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车晴

半月刊

1673-4793

gongkexuebao@cuc.edu.cn

010-65779491

100024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30号信箱)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SSCDCSSCI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广播电视领域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传播广播电视新技术为宗旨。主要刊登广播电视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录音电声技术、通讯技术、管理科学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无监督技术的中文新闻事件数据构建与分析

    元方卢伟沈浩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面向媒介和传播学研究的中文新闻事件数据构建任务进行探索,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和无监督聚类等技术,构建了一套开放性的新闻事件提取框架.构建中文新闻事件数据库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将原始的新闻文本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句法分析和语义角色识别,从中提取三元组,再提取动词并转换为向量表示,之后通过降维和聚类结合人工标注形成结构化数据,最后提出了事件重要性得分以评估新闻中事件的分布情况.利用《人民日报》的新闻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新闻事件事件数据无监督学习

    智能传播环境下互联网使用对乡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昝廷全闫关正刘哲周恒基...
    10-1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CGSS2017(2017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研究在智能传播的社会背景下互联网使用频率对乡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运用SPSS软件,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乡村居民幸福感就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乡村居民幸福感就越高;性别、健康状况、参保情况和地区都对乡村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的结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评估和乡村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智能传播环境互联网乡村居民幸福感

    一种结合ViLBERT和多模态知识图谱注意力网络的新闻推荐方法

    李泽宇王紫欣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荐系统在解决新闻准确呈现的问题上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现有的新闻推荐系统大多只考虑新闻文本,忽略了新闻图片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但新闻图片也是用户决定点击新闻的重要因素.本文将ViLBERT与多模态知识图注意力网络相结合,利用多模态知识提高新闻推荐系统的准确率,使用多模态图关注技术在多模态知识图关注网络上传播信息,将生成的图像和文本聚合嵌入推荐的表示,以有效地表征目标,缓解推荐系统中用户行为稀疏和冷启动的问题.通过在两个不同的真实中英文新闻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新闻推荐的准确率.

    新闻推荐多模态图卷积网络ViLBERT

    基于二阶差分MFCC深度学习的声景基调声分类方法

    邓志勇张万亿刘爱利
    26-3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技术的二阶差分MFCC特征,尝试解决声景学中基调声与非基调声二分类这一具有"人文色彩"的主观分类任务.以老北京中轴线的声景样本数据集为例,根据本文设计的网络模型结构,使用该二阶差分MFCC特征训练的二分类器对于声景基调声的识别准确率达到80.23%,远优于单独使用RMS和Mel频谱特征,以及联合使用RMS与二阶差分MFCC特征的准确率.

    声景基调声卷积神经网络二阶差分MFCC

    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AI导演电影风格迁移方法

    高锐张丽君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电影风格迁移方法,以及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其中的作用.首先介绍了电影风格迁移的基本概念和现有研究,然后分析了人工智能如何实现电影风格的迁移,包括使用的算法、技术和方法,以及评估的指标和标准.接着,探讨了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如何提高电影风格迁移的效率和质量,拓展其范围和可能性,以及创造新的电影风格和表达方式.最后,批判性地分析了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AI导演电影风格迁移方法所面临的伦理、技术和评价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方向.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导演电影制作大数据机器学习

    财政科技支出和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周泽炯余越
    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探讨财政科技支出和科技创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以2012-2021年全国30个省份相关数据为样本,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支出和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再次,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科技支出和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财政科技支出和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对财政科技支出有中介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给出政策建议:增加财政科技支出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降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科技支出科技创新逐步回归模型

    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视频超分辨率方法

    陈雅玲朱永贵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视频帧间信息特征,提出了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循环残差注意力网络,将连续的低分辨率视频帧、前一时刻输出帧和隐藏态作为输入进行特征提取,在隐藏态中引入残差连接和注意力机制,增强网络特征提取能力,经过亚像素卷积层重建出高分辨率视频帧.然后将本视频超分辨率网络模型在Vid4、UDM10、SPMCS视频数据集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超分辨率方法相比,本方法能利用帧间特征信息较好地恢复高频特征信息,恢复的视频图像PSNR和SSIM值都比其他主流方法要高,同时取得了较好的主观视觉效果.

    视频超分辨率循环神经网络残差块注意力机制

    论电磁学中的负波速和超前波

    黄志洵
    6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波动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波动力学具有独特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其概念和内涵都和经典力学有重大区别.例如,波速度(无论相速或群速)都是标量,"负波速"并不表示运动方向反了过来,而是一种从表面上看与因果性不相符的特殊现象.无论如何,最近几十年的研究已证明,负波速不仅在理论上可行,在实验中也多次证明其存在.而且,负波速是超光速的一种特殊形态.……本文指出,具有负波速的波动是超前波.它对应电磁场与电磁波基本方程的超前解;过去的做法是抛弃超前解,这是不合适的!关于超前波,虽然早就有这一概念,但从未有人明确指出这个波是真实存在的.本文认为已有的许多负群速实验正是超前波存在的证明.有人用"违反因果律"作为理由,说超前波不可能存在.但是,中国科学家已经对因果性作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解释,这对波动力学和量子光学都是重要的贡献.众所周知,在量子力学中经典的因果律已丧失其合理性和至高无上的地位.2022年的Nobel物理学奖被授予Alain Aspect等3人是很不平常的,因为Aspect的关于Bell不等式的实验完成于1982年,今天来看它仍然是一个证明Einstein的EPR论文错了、而量子力学正确的关键性实验.2022年对Aspect的授奖表明,主流物理学界已不得不承认量子纠缠确实存在,而狭义相对论中的"光速极限论"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本文深刻地阐明了负波速与超光速的关系.2013年本文作者提出"电磁波负性运动"这一概念,指出它不仅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负波速、负折射、负GH位移;甚至扩展到负物理参数(ε<0、µ<0)的研究.这是过去的电磁理论中前所未有的概括和总结,对未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指出,电磁波负性运动是自然界固有的一种反映对称性的物理现象.另外,对天线的近区场,文章作了深刻分析和阐述,指出天线近场区就有负速度和超前波现象,这应引起重视.本文创造性地把消失场理论和消失波理论引入到天线近场的分析中,这在过去无人做过.此外,论文对Einstein的负速度理论作了批评;对Sommerfeld-Brillouin的经典波速理论作批判性的继承,指出其不足之处.最后,本文对时间旅行有新的见解,指出其在经典理论中的不可实现性,以及在量子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

    负波速超前波超光速近区场因果性时间旅行

    第四届文化科技国际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尚玉珊
    77-80页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