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规划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规划建设
北京规划建设

马良伟

双月刊

1003-627X

bjghjs@263.net

010-68023417;68039431

100045

北京市复兴门外南礼士路60号

北京规划建设/Journal Beijing Planning Review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首都规划建设成就,探讨北京规划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宣传政府有关规划、设计、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推广规划管理经验,介绍国内外规划、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普及划科学知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卫生防疫与城镇分区管制溯源——英国《公共健康法1875》评述

    周剑云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瘟疫作为一种灾难性公共事件,与地震等自然灾害过程不同,以人为载体的瘟疫扩散过程是可防可控的.一系列的医学调查和社会调查报告显示,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与工人阶级及其居住环境有关,健康问题表现为环境卫生问题,而更深入地认识瘟疫的严重危害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地方治理模式与工业社会的城市环境结合的结果,只有通过立法来组织和整合国家力量从根本上来防治疾病发生与传播和提高城镇健康水平.1875年的《公共健康法》是十九世纪公共卫生运动的结果,该法案的实施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系统评述《公共健康法1875》的法律文本,借鉴英国法治规定和比照中国的卫生健康制度及武汉防疫工作,建议我国的分级医疗服务体系转型为卫生健康分区管制体系;还应充分认识到城市是一个社区,是特定社会形态与具体物质空间的结合,社会治理方式应当跟上城乡物质空间发展的步伐,通过物质空间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进步.

    公共健康法卫生法分区管制

    以品质提升为导向的空间规划应对思考

    石爱华赵迎雪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主要特征就是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以空间扩张和土地财政为重要支撑;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则需要以为人民提供美好生活的空间品质提升为核心目标.自然资源部设立所推动的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将系统地解决“多规不合一”的问题,但要全面提升空间品质,仍需完善相应规划.本文主要从国家层面规划、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乡村规划、规划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思考和应对.

    空间品质乡村振兴文化保护规划管理

    自下而上:引导居民参与社区营建案例分享

    汤羽扬杨柳溪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结合近几年老城保护与复兴规划设计工作经历,分别介绍了通过沟通式设计方法、故事化叙事方法、可视化设计方法引导居民参与社区营建的生动案例,旨在说明城市历史保护历程及观念的变化,以及城市历史的保护不仅仅是传统街巷、建筑等物质留存,最具有生命力并能够延续城市记忆的应当是在居住者、家庭、邻里、社区之中.

    自下而上居民沟通式设计方法故事化叙事方法可视化设计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重大疫情安全韧性视角下:传染病医院城市配建指标探究

    矫雪梅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元月,面对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国家紧急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卫事件一级响应”.本文从城市安全韧性视角,研究传染病医院床位数千人指标和配建标准,在规划前期为城市预留足够的传染病医疗用地,面对瘟疫等突发事件时,城市可迅速启动应急救助系统并快速回归正常运转.

    安全韧性传染病医院床位数千人指标城市配套建设标准

    北京门头沟王平镇河北村:国土空间规划智慧管理平台助力人口管控防疫工作

    杨端万强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 18号)中关于信息化工作要求,门头沟区在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数据融合及信息平台应用场景上积极探索,于201 9年初完成国土空间规划智慧管理平台1.0版本的建设并上线使用,为实现金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全域全要素智能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疫情突发,面对大量的信息汇总及管理反馈等工作,传统的表格化管理显得力不从心,门头沟王平镇河北村借助区级智慧平台,通过精准完善数据,实现人口的智能化管控,降低人口流动传播病毒的风险,开创乡村防疫新模式.

    智慧信息平台人口防疫管控智慧城市

    运用GIS技术支持杭州工业用地规划决策

    施仲添罗翔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分利用GIS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可对现状和规划工业用地的空间分布和布局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工业用地整合模式,为规划决策提供强有力数据支撑.本文以杭州市区为例,运用GIS工具针对工业用地空间布局开展规划决策研究,针对城市工业用地存在的规模结构偏大、空间布局混乱、低效使用情况突出等问题,提出盘活存量、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以促进工业用地高效的空间布局,进而释放创新活力与集聚效应.

    工业用地GIS技术规划决策杭州

    基于使用者行为活动的北京展览馆南广场更新改造研究

    岳天琦欧阳文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今很多城市广场都存在缺失人文关怀的问题,如何高质量地塑造人性化的城市广场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使用者行为活动入手探索建成广场的改造策略,以北京展览馆南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广场使用者行为活动的调研,深入观察并分析了人的活动与空间、时间、设施的关系,并以此为指导对北京展览馆南广场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造策略.亦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强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创造满足多样化活动需求的城市广场提供思路.

    行为活动北京展览馆南广场以人为本更新改造

    基于街区开放的社区医疗卫生设施补充配置研究——以北京某片区为例

    柴铭刘帅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提升城市品质重要举措,同时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为居民提供了在日常生活和发展中所必不可少的资源和服务.而对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覆盖范围分析和补充配置研究,需要落到中微观层面的分析中,且随着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综合考虑的影响因素也不断增多,街区的开放性、路网结构的通达性、人的行为特征等因素均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产生影响.本文依托ArcGIS空间分析,讨论数据在不同精度下对空间分析的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并基于ArcGIS构建空间数据分析模型,以北京某片区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为例,探讨片区内社区医疗卫生设施补充配置的方法研究.

    ArcGIS社区医疗卫生设施街区开放补充配置

    北京重点风貌保护区公共卫生间更新策略——以草厂地区为例

    徐华宇吴芋韬段炼陈琼...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北京老城区更新的进行,卫生间更新问题渐渐显露并占据重要地位.当下老旧城区公共卫生间普遍存在数量稀缺、卫生条件差、责任分配不健全等问题.改造老城老旧公共卫生间,增加舒适性、合理性、便捷性,使当地居民能够更好地解决如厕问题,是当下老城区更新改造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公共卫生间的区域规划、空间设计、绿色建筑设计、经营管理、生态技术应用、视觉传达系统六个方面,采用北京前门草厂地区作为分析案例,有针对性地对公共卫生间更新策略进行分析.

    公共卫生间北京老城技术策略草厂地区

    哥本哈根单车指数对北京自行车交通的评价

    苏毅王轩王晗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哥本哈根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座城市的汽车出行量始终在稳步下降.城市的自行车基础设施是哥本哈根名列自行车最友好城市排行榜榜首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哥本哈根单车指数来解读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建设,并以单车指数评价北京自行车的交通发展与设施建设,探讨其中的不足与未来的提升目标.

    哥本哈根单车指数哥本哈根自行车友好城市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