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边疆经济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边疆经济与文化
边疆经济与文化

孙松滨

月刊

1672-5409

bjjjywh@vip.sina.com

0451-86373434 88067468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

边疆经济与文化/Journal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繁荣边疆经济,激活边疆文化的需要,荟萃百家睿智,让世人了解中国边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态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族地区城乡融合的功能、空间及治理研究

    陈文烈唐立峰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社会稳定的风向标,乡村地区作为我国应对风险挑战的压舱石,均对我国社会平稳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既推动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也凸显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下城乡功能不协调、空间布局待优化以及协同治理不完善等问题。进入新时代,上述发展模式固化衍生的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及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困境,是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短板,然而重塑城乡空间关系的前提是二者要对等。因此应在以空间正义为价值导向基础之上,通过共融共享、合理有效的空间规划和空间善治促进和推动城乡互动与交流,彰显城乡空间各自价值,促进功能互补,构建城乡双向赋能的空间结构,对于民族地区实践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夯实共同富裕发展基础,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价值。

    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功能互补空间治理乡村振兴

    内蒙古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于亚娟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数理统计、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手段探究内蒙古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不论从绝对数量还是从相对数量角度看,各盟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从等级角度看,在数量规模上占比由小到大,在质量规模上呈"倒金字塔"形分布格局;空间分布呈集聚类型,空间布局呈"一极突出,多点散发"特征;经济发展、教育程度、人口规模、文化氛围等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了空间分布;各驱动因素交互作用发挥了更为显著的影响力。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地理探测器

    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商业空间重构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信息评价研究

    赵丹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生产要素发生巨大变化,数字化资源的重要程度不断提升。商业空间布局是数字经济变革的典型代表和缩影,影响和改变着国家治理模式、企业运行机制、组织管理模式以及社会生活方式。无论在工业经济时代还是在数字经济时代,城镇化进程中的商业空间重构已成为一种重要变革。本文结合传统商业空间布局理论,构建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商业空间重构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15—2019年面板数据,结合中国省域实际情况,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城市商业空间布局互动发展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商业空间布局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数字经济商业空间重构城镇化融合发展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新时代东北振兴探赜

    王力力谢银莉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提供了科学指南,其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辩证法、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为东北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建立在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科学辩证地把握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方向和战略后,人就是东北振兴的重要因素。从国家大局出发,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化解东北地区旧有思维模式和经济困局,从社会发展规律、辩证法、人学理论等三个方面,对东北振兴发展中几个重点问题进行把握,推动东北地区跨越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东北振兴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辩证法人才

    近代黑龙江农业经济的兴衰与启示

    陆静越周凤娇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几百年间,黑龙江的农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又几经兴衰更迭,经历了河流式的起伏变化。本文以"窝堡"为视角,试探究农业经济兴衰的原因,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希望对当今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同时为振兴黑龙江农业经济,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黑龙江区域窝堡农业经济当代启示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农业实践研究

    邹涛吕洋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农业发展脉络,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农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探索阶段、起始阶段、推广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下,内蒙古自治区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功能,选择适宜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现代技术向生态农业有机融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各民族成员交往交流交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历程提供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农业实践启示。

    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农业

    基于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的我国西部地区低碳物流效率研究

    刘鹂园李梅陈嘉鑫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碳排放的影响,建立西部地区物流效率指标体系,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低碳物流效率进行测度,结合Malmquist模型分析低碳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实证表明,西部地区低碳物流效率水平较低,且受城镇化率、科技创新水平、地区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从静态视角看,西部地区低碳物流效率水平偏低,主要原因是物流业规模有待发展;从动态视角看,技术进步是影响低碳物流效率的主要因素。建议西部地区应加大对低碳物流的政策支持,调整产业规模,搭建低碳物流绩效测量系统,推动低碳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密切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西部地区三阶段DEA模型Malmquist模型低碳物流效率

    老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以老字号上市公司为例

    刘权康黄祥芳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字号企业是集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于一身的重要主体,其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熵值法,以2016—2021年36家老字号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效益、效率、绿色、传承和创新等五个维度综合构建老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首先,对整体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发现老字号企业发展稳定但整体状态欠佳,整体呈现出略微上升的发展趋势。然后,对五个子目标进行分维度评价,发现效益发展指数最高、传承次之、创新发展指数最低。同时,按企业类别、所属地区及股权性质对老字号发展状况进行差异评价,分别发现酒类企业发展最好、其他类次之、医药类最差;东部地区企业发展最好、西部次之、中部最差;国有老字号企业发展最好、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基本持平。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老字号企业整体发展路径和差异化发展路径。

    老字号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熵值法路径

    民族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为例

    王兰张梦竹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家对旅游的重视以及各种政策的推动,发展民族旅游不仅可以适应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的旅游需要,而且是推动人与自然社会高度和谐的关键举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民族旅游这一旅游形式因其集民族性、异域性、神秘性、资源独特性、休闲性和文化体验性于一体,日益受到旅游者推崇。以旅游人类学理论为指导,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方面对围场地区进行分析,探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民族旅游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潜力,以此提出进行全域可持续旅游的措施。

    民族旅游木兰围场SWOT分析开发思路

    数字经济时代西江流域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何里文李隆燕邓敏慧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文旅融合可以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数字经济和文旅融合角度出发,探究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来推动西江流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对西江流域文旅融合的现状分析和数字经济对其影响研究,依托西江流域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提出了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加强数字化基础建设,推动数字化产业发展,拓展数字化文旅应用场景,优化旅游产品供给链,打造全要素、全链条的文旅融合产品体系,增强西江流域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经济文旅融合西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