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边疆经济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边疆经济与文化
边疆经济与文化

孙松滨

月刊

1672-5409

bjjjywh@vip.sina.com

0451-86373434 88067468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

边疆经济与文化/Journal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繁荣边疆经济,激活边疆文化的需要,荟萃百家睿智,让世人了解中国边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态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毛升杨璐毛雪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党为实现共同富裕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非凡成就。从科学内涵上看,共同富裕是不断完成国家独立、制度变革、体制完善、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从价值意蕴上看,共同富裕既是推动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富裕,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富裕。从实现路径上看,实现共同富裕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高质量发展、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不断健全社会制度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鲜明特质

    黄德雄梁发右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文件,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的生成既赓续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指导,又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汲取,同时是对历代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中国式现代化长期探索和世界现代化实践进程中的省思与超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和精心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战略高度而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文章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继承性、实践性、人民性和系统性的鲜明特质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理论层面思考。

    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特质党的二十大

    小传统与大社会:一个江南村落的家祭仪式变迁研究

    张景明管佳钰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传统"的家祭仪式变迁是管窥乡土社会转型的一个文化视角。祭祖文化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祭祀活动对祖先表达崇拜与尊敬之意的家祭仪式,并非单纯是仪式过程中祭品的堆设、虔诚的祈语以及特定人群在特定时空的必经程序,而是反映外部物质世界的缩影写照与承载人类精神世界的内在生命力量。以江苏省常州市石子街村为个案,研究该村家祭仪式过程及其在物、人、功能等三个方面的变迁内容,探析该村在生计方式、人口流动、思想观念这三大不同维度的社会变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代农村改革背景下石子街村面临的发展境遇。

    家祭仪式传统文化文化变迁社会变迁现代化

    长城沿线传统技艺打树花的传承困境与纾解路径

    王玉扩席永平刘博浩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护和传承长城沿线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张家口地域长城沿线打树花传统技艺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视角,就传统技艺打树花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加大传承人培养、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融合节庆活动、丰富国家政策工具、丰富文化宣传途径、打造旅游文创品牌等发展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树花文旅融合传承

    西藏跨境民族形成与发展

    倪芷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跨境民族有藏族、珞巴族、门巴族、未识别民族夏尔巴人、未识别民族僜人,具有西南地域的特色。本文论述了跨境民族在西藏的分布情况,跨境民族之所以跨境的原因有历史渊源、主动或被动迁徙、不同国家之间的政策等。党和国家在推动西藏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这些少数民族发展,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藏自治区跨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元宇宙语境下花山岩画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播路径与展望

    黄晓瑜徐祥伍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技术作为数字技术发展的新形态,将元宇宙数字化技术媒介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花山岩画的场馆资源进行结合,有助于实现花山岩画文化资源具身体验向数字场域的虚拟化演进。在数字化传播过程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需认识到元宇宙技术对花山岩画文化资源数字转译的重要性,进而实现对元宇宙语境下花山岩画文化资源从传统路径到数字路径转变,其依托系统搭建、平台推广、交互体验、情感传承等四点路径尝试,为花山岩画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与展望提供借鉴。

    元宇宙语境花山岩画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传播途径

    彝寨地权习惯法的演进及其现实意义探析——基于滇中北部地区武定县S村的考察

    徐建平杜心怡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定S村为古老的彝族村落,对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和村公共用地的使用权习惯规则,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土地权利习惯规则,既有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影响,又具鲜明的区域特点,对周边地区其他民族的土地利用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中,其传统的土地权利习惯规则历经发展与变迁,仍然保留了一些较有特色的习惯。通过总结这些土地使用的习惯内涵与特点,探讨其对国家法律的补充功能,对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土地使用权习惯法民族文化彝族

    前四史先秦两汉人物自立自信自强人格品质研究

    姜徐淇丁敢真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先秦两汉众多人物自立自信自强人格品质。修身自立的先秦两汉人物既有优秀的帝王也有崛起自平民中的优秀分子。修心自信的品质主要表现为"自恃自知,知人善用""不惧磨难,自知坚毅"。修业自强的品质主要表现为"坚韧不拔,意志坚定""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折而不挠,终成大业"。发掘和弘扬自立自信自强品质,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有助于家庭教育不断改进,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自立自信自强前四史先秦两汉

    柯柯牙精神生成的三重逻辑、内涵意蕴及时代价值

    曹建萍宁玲玲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柯柯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阿克苏人民在长期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在新时代征程上,"自力更生、团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柯柯牙精神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是新时代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文化润疆"的精神动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南疆地区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是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论的典范。

    柯柯牙精神生成逻辑时代价值

    共担、共建、共享:扎实推进新时代富民兴疆

    兰军师陶祥凤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担、共建、共享强调新疆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新疆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离不开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取得的成果。脱贫攻坚的胜利、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以及新疆建设发展取得的成果成效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诠释,并为推进新时代富民兴疆奠定了坚实基础。共担、共建、共享不仅能够进一步形塑和谐共生的民族关系,而且能够引导新疆各族人民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新疆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推进新时代富民兴疆,需要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共担、共建、共享,注重激发新疆各族人民的奋斗意志、强化责任担当、共享发展成果。

    富民兴疆共担、共建、共享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