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边疆经济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边疆经济与文化
边疆经济与文化

孙松滨

月刊

1672-5409

bjjjywh@vip.sina.com

0451-86373434 88067468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

边疆经济与文化/Journal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繁荣边疆经济,激活边疆文化的需要,荟萃百家睿智,让世人了解中国边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态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认知透镜模型分析海南文化形象的途径研究

    陆嘉陈芙高延宏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新媒体传播的语料分析,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时代背景下,以海南的文化形象为研究对象,以"认知滤镜理论"和"镜像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增强文化自信达到文化认同为研究目的,通过对新媒体视频信息传播构建海南文化形象,提高海南地区人民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提升海南地区的声誉、旅游和文化产业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文化自信的最终目标。

    新媒体传播文化形象城市形象

    新时代雷锋精神在青年中的弘扬路径研究

    辛立章刘泳彤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是时代发展下被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普遍认可和接受并广泛运用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也是引导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对新时代传承雷锋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结合青年自身特点和培养目标,探索新时代雷锋精神弘扬的多元路径,对于在青年中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雷锋精神青年弘扬路径

    以文化认同铸牢新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维度

    杨会萍林江玲李雪琴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新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为大学生培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理论指引,提供了丰富资源。以文化认同铸牢新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归、历史逻辑、学理内容为研究起点,进一步探索文化认同铸牢新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文化认同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西北回族汉语方言语音分析

    牛香兰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语言接触的视角来研究西北回族汉语方言,与西北方言的整体特点进行比较,结合西北汉语方言规律,系统、深入地分析其汉语方言的演变规律,力图展现演变的原因.其中,通过有目的的方言点调查,取得能够体现西北回族汉语方言的典型语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西北回族汉语方言的形成以中原官话、兰银官话两大官话为背景,加之西北特有的多语系共存的语言生态,还要结合历史上西北地区经过的人口大迁徙,将关中方言作为主流方言而带动的方言接触,使得西北地区的回族汉语方言同中存异.

    语言接触西北回族汉语方言声母韵母声调

    哈尼族迁徙史诗中的自然崇拜及生态价值研究

    陈娟扈志东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尼族迁徙史诗中的自然崇拜是哈尼族共同的社会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深刻的哲学性,是一部关涉哈尼族从敬畏自然、认识自然到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史料。自然崇拜产生之后,就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层土壤之中,在建寨选址、开田种稻和节庆祭祀中都得以表达和升华。利用人类敬畏自然的朴素认知,可以强化其尊崇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社会心理。自然崇拜作为哈尼族潜在的生态意识,在协调水资源合理分配、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动植物保护中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在维系人与人真诚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团结稳定中发挥着巨大的生态价值。

    哈尼族迁徙史诗自然崇拜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