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边疆经济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边疆经济与文化
边疆经济与文化

孙松滨

月刊

1672-5409

bjjjywh@vip.sina.com

0451-86373434 88067468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

边疆经济与文化/Journal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繁荣边疆经济,激活边疆文化的需要,荟萃百家睿智,让世人了解中国边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态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情怀的形成、内涵及价值研究

    杨丽曹雅琪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多次发表关于"三农"问题的系列重要论述,彰显了其爱农、重农、兴农的"三农"情怀。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情怀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优良的革命家教、知青岁月和地方工作实践,其深邃的思想精髓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实践中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赋予"三农"情怀鲜明的时代内涵。厚植"三农"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为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习近平"三农"情怀形成历程核心内涵当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的认识生成、实践进路及价值意蕴

    张勇张彪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作为第二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对守正创新的认识源自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革命精神的优良基因,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变之道,脱胎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举,发展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实践。坚持守正创新必须正确把握何为正、何为新,如何守正、如何创新,以及守正创新内在的辩证关系。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理念与实践品格,容纳着新时代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原则指归,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理论,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本质要求。

    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事求是

    "城市治理"与"智慧城市"的交互文献计量及发展思路进路

    荆玲玲李晓旭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城市治理与智慧城市的研究进展,探究我国城市治理与智慧城市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演变,对中国知网内城市治理与智慧城市相关中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目的在于深入探究中国城市治理与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的城市治理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既是城市治理的必由之路,也是城市治理的必然结果;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超高速迭代创新;特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创新引擎和未来范本;夜间旅游与智慧应急成为城市治理与智慧城市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城市治理智慧城市交互文献计量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疆实践与优化路径

    刘娜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是构建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新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不仅是充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也是推动基层治理向纵深推进,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实践。以新疆为例,选取介绍具有代表性的试点地州市在市域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性做法,总结提炼出当前新疆市域社会治理取得的初步成效。通过分析发现,目前新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还面临市域社会治理理念亟须强化、治理体系有待完善、治理能力存在差距的现实困境。最后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进一步加快推进新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提高新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五治新疆

    非营利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的方式与路径研究

    陶韬赵辰光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养老服务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并且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仅仅依靠政府无法全面有效地解决农村养老服务所面临的问题。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基层性和强大的适应性等优势在参与农村养老服务上发挥着独特且无可代替的作用,能弥补政府在农村养老服务领域中的局限与不足。

    非营利组织农村养老服务参与方式

    问题、原因与变动:企业参与产业振兴政策的关键议题

    翟一鑫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参与是维持长期脱贫效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模式之一。围绕企业参与模式下产业振兴政策嵌入贫困地区后,会给政策本身及贫困地区社会样态带来何种影响这一研究问题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回顾。研究发现,从企业经营者角度来看,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模式目前面临经营管理能力欠缺、创业融资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对返乡创业生活的满意度较低、贫困地区金融支持缺失、农民工素质较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而且,产业振兴政策在贫困地区会产生政策执行偏差,其原因涉及行政体制、地区文化等因素。最后,产业振兴政策经由企业参与产生政策执行偏差后,贫困地区的社会基础会在文化、社会等级秩序和贫困户脱贫能力等三个方面发生变动。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政策企业参与政策执行偏差

    西藏生态环境、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牛延莹巩艳红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绿色金融的本质是规避环境风险、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融资行为。绿色金融能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进而推动西藏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西藏自治区2000-2021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压力、状态、治理等三个方面结合西藏自治区的产业特色建立西藏生态环境指数;从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绿色信贷、碳金融等五个维度建立了西藏绿色金融指数;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个维度建立了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三个指数构建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表明,生态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具有双向显著正向影响,绿色金融与生态环境之间具有双向显著正向影响。绿色金融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经济高质量发展未能显著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原因可能是西藏自治区金融业规模小、金融机构数量少、市场化程度低和绿色金融相关统计数据缺失等。

    西藏生态环境绿色金融经济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探析

    季琳欢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们对实现共同富裕更加憧憬,而实现这一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成为农村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文章将乡村振兴战略放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讨论,阐释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关系,探讨黑龙江省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和挑战,将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具体任务、发展特点与共同富裕目标相对接,提出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农业农村现代化黑龙江省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经济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乔婉婷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奋斗,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的艰巨任务,其落实可以有效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乡村振兴离不开经济发展,推动"三农"经济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新形态下的关键内容,"三农"经济的发展问题会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率。立足"三农"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以"三农"经济发展同乡村振兴工作之间的衔接点作为切入口,探究"三农"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成效的重要影响,探索当前"三农"经济出现的重点问题,提出推动"三农"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措施。

    "三农"经济乡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

    新疆乡村振兴县域差异及空间相关性研究

    赛比哈·卡玛力丁阿布来提·依明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建立新疆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域为研究尺度,用熵权法测算了新疆 2015-2020 年的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又通过泰尔指数、莫兰指数分析了新疆乡村振兴水平的区域差异和空间相关性。研究结论:新疆乡村振兴战略效果显著,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在区域差距上,区域内差异远远大于区域间差异。进一步分解后,北疆地区区域内差异最大且呈现逐渐扩大趋势。从空间相关性来看,新疆乡村振兴水平有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关系,北疆地区以HH型集聚为主,南疆地区以LL型集聚为主,但LL型集聚数量逐年减少。

    乡村振兴县域差异空间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