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边疆经济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边疆经济与文化
边疆经济与文化

孙松滨

月刊

1672-5409

bjjjywh@vip.sina.com

0451-86373434 88067468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

边疆经济与文化/Journal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繁荣边疆经济,激活边疆文化的需要,荟萃百家睿智,让世人了解中国边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态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法治思想视域下优化黑龙江法治化环境的思考

    吴玲朱治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法治,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黑龙江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法治,必须建设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化环境。目前,黑龙江省法治化建设进程缓慢,面临地方法治建设进程迟缓、部分干部作风不良、崇尚人情而非法治等现实困境。对此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弥补认知与践行不足,深刻揭示法治化环境对经济、政治、公平正义等领域的强大驱动作用,大力推动践行"法治龙江",持续优化黑龙江法治化环境,使得人人尊法、学法、用法,让法治观念入脑、入心、入行,把法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习近平法治思想黑龙江省法治化环境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

    许川川于晴冯艺璇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缜密的理论体系。从理论主题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从理论方法来看,"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理论要义来看,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持续推进"两个结合"是文化建设的通达路径、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文化建设的世界视野。理论体系、理论方法、理论要义等三者有机结合,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是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维度。

    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依据六个必须坚持

    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要素配置效率视角

    王琴雷俐丁可可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2011-2020 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估计了数字经济、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融合发展等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正向作用,且在经过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2)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其占比达 38。63%。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其在城市规模等级越大、传统基础设施水平越高、科技发展水平越强的城市更大。为此,提出构建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及因地制宜地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政策等建议。

    数字经济要素配置效率城乡融合发展中介效应

    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的演化升级研究

    何里文章文勤邓敏慧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诞生了一大新的业态——数字文化产业,在数字赋能下,文化产业传统集聚模式发生改变,传统以文化产业园区为主的集聚行为逐渐转变为依托互联网技术的虚拟集群模式。虚拟集群不仅是文化产业集聚的一种全新载体,也为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为优化虚拟集群,促进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将以生态系统为出发点,对数字文化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类比研究,以全面、系统、可持续化的视角全面分析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的生态结构特征,从该角度探究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目前发展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升级路径。

    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集群生态系统

    数字经济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刘付静徐妍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21年中国 30 个(除港澳台及西藏外)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利用熵值法和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探究数字经济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东部地区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U"型非线性特征。提出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去的建议,积极引导数字经济与工业绿色创新发展相融合,推动传统工业加快向现代工业绿色转型的步伐,致力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数字经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域的边疆治理现代性建构策略探赜

    陶磊李秉哲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经济学理论与边疆治理具体实践是构建边疆治理现代性的一体两面,从政治经济学视域建构边疆治理的现代性,既是对实现边疆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索,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验证。边疆治理现代性是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然状态,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它具有边疆经济治理现代化、边疆政治治理现代化、边疆文化治理现代化、边疆社会治理现代化、边疆生态治理现代化等五个主要特征。以政治经济学为视角考察边疆治理,对边疆治理现代性中所应包含的人民性、劳动性、公共性和公平性特质进行揭示,从而提出建构边疆治理现代性的策略:其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疆治理现代性建构的基石;其二,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边疆治理现代性建构的目标;其三,"共建共治共享"的"三位一体"治理格局是边疆治理现代性建构的力量;其四,各种文明协同发展是边疆治理现代性建构的方法。

    政治经济学边疆治理现代性

    青藏高原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路径述要

    彭泽军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藏高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既具有自然地理、现实基础等优势条件,也面临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建设投入经济约束大、绿色发展水平不高等困境,需以生态保护为首要、以绿色发展为基础、以体制机制为保障,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构筑高原绿色经济体系,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路径青藏高原

    新疆林果业产销失衡状况与一体化建设提升路径

    肖建飞阿依吐兰·阿布都拉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世纪以来新疆林果业发展迅速,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产品滞销、效益下降问题随之而来。研究发现,产销失衡的首要原因在于市场饱和、供过于求,同时缺乏名品优品、销售业发展滞后等因素亦有影响。新疆地方政府与林果企业启动产业重组、质量溯源、扩展营销网络等措施,但尚未走出失衡状态。提升产销一体化体系建设水平,应在确定短中长期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吸纳更多企业加入,加强质量监控与品牌建设,打造多元销售平台,培养营销人才。

    新疆林果业产销失衡产销一体化

    西南区域生态、经济与文化耦合协调与预测研究

    梁福玲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南六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统称为省)既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边境地区,该区域的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和边境稳定的有力举措。文章基于西南区域 2011-2022 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生态、经济与文化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测算西南六省各子系统的贴近度、整体的耦合协调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西南区域生态、经济、文化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三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并且三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具有高度的空间相似性;未来几年,研究区域内三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将不断上升,实现新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持续推进该区域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耦合协调发展。

    西南六省耦合协调时空演变预测分析

    南疆基层群众法治意识提升对策

    赵雪军褚海东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南疆基层群众对法治的关注度有所提高、法律知识学习途径增多、法律纠纷解决途径逐步拓宽,整体法治观念逐步增强。提升南疆基层群众法治意识面临的挑战在于:法治观念培育缓慢、部分群众对法治信赖度不高、南疆基层普法宣传主体的协调性有待加强。在新阶段,要不断加强和提高南疆基层群众法治观念。应该加强法治宣传,增强群众规则意识;提升基层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水平,增强群众权利保障意识;推动法治保障服务改革,强化群众法治认同。

    法治意识法治宣传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