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林业大学

吴斌

季刊

1671-6116

wenjunli@bjfu.edu.cn

010-62337919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宣传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奉行“双百”方针,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刊主要刊登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高等教育、语言与艺术、新闻与出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垃圾分类意愿的关系:环境价值观和垃圾分类经历的作用

    淡乔韩慈洁金灿灿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了821名大学生对其大五人格、环境价值观、垃圾分类经历以及垃圾分类意愿进行测量.结果表明:①大五人格中的责任心、宜人性和外向性均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垃圾分类意愿.②环境价值观可以在大五人格的外向性、责任心、宜人性对垃圾分类意愿的预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③垃圾分类经历能够调节环境价值观在外向性与垃圾分类意愿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但不能调节责任心和宜人性的中介模型,具体来说,垃圾分类经历促进了高外向性大学生的环境价值观的形成.结论提示,高责任心、宜人性和外向性不仅直接促进大学生垃圾分类意愿的形成,也可以通过塑造环境价值观来提升垃圾分类意愿,过去的垃圾分类经历会加速这一结果的形成.

    大五人格垃圾分类意愿环境价值观垃圾分类经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人文社科视角下杉木研究回顾与思考——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张鸿李莉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人文社科视角出发,借助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对1949年以来中国知网中杉木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思考.结果表明:杉木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研究机构涉及农林类、综合类、师范类、民族类高等院校;研究涉及的历史时期包括明代至当代,主要集中于清代;研究区域主要聚焦我国出产杉木的南方省份;研究经历了1992年以前的发端阶段、1992—2007年的兴起阶段以及2008年至今的拓展阶段,并且呈现紧跟国家政策和服务地方发展的阶段特性;杉木研究热点内容集中于杉木经营、林业契约、木材贸易、森林碳汇四个主题.进一步提出人文社科视角下杉木研究可以结合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不同层面继续推进.

    杉木人文社科视角CiteSpace知识图谱

    基诺族森林利用与保护的二元一体思想

    刘荣昆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时期基诺族在生态、物质层面对森林的利用程度较高,然而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诺山到20世纪50年代末仍然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森林利用与保护的二元一体是其森林保持状态较好的重要原因.基诺族森林利用与保护的二元一体思想在技术层面主要包括错位、适时、适用及防火,精神层面为敬先用后,制度层面主要包括权属明确、滥伐则罚.森林利用与保护表现出较强的整体性,形成以护林为轴心的"用林—护林—用林"双向循环运转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林人共生格局.

    用林护林二元一体基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