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尹伟伦(兼)

双月刊

1000-1522

bldxeb@bjfu.edu.cn

010-6233767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林业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林学基础理论、造林经营、森林经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林业经济、林业机械、木材加工、家具与室内设计、林产化学、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综合评论、学术问题讨论、书刊评价及学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林业院校师生,林业生产、科研管理等部门的科技或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穿透雨减少对红椎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化学组分的影响

    王晖王健杨予静陈琳...
    102-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格局改变下,通过研究穿透雨减少(减雨)对南亚热带红椎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化学组分的影响,为准确预测气候变化对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的潜在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在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9年生红椎人工林内随机布设了 3个减雨处理样地和3个对照样地,每个样地面积为20m × 20 m.减雨处理第6年,分别测定了干季(3月)和湿季(7月)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化学组成、凋落物总量及其组分、细根生物量、土壤微生物量及功能基因丰度,分析了减雨对红椎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和主导因素.[结果](1)减雨显著降低了干季土壤含水量和干、湿季细根生物量,而减雨对干、湿季的凋落物总量、凋落物各组分和土壤微生物量无显著影响.(2)干季,减雨显著降低了土壤烷基碳比例和烷基碳/氧烷基碳的值,但显著增加了土壤芳香碳比例和芳香碳/烷基碳的值;湿季,减雨对土壤有机碳及其化学组分均无显著影响.(3)凋落物量对土壤有机碳化学组分的改变起主要作用.[结论]经过6年的减雨处理,虽然土壤有机碳含量没有明显改变,但是在干季显著降低了稳定性高的土壤烷基碳比例,并提高了土壤有机碳芳香化程度.因此,南亚热带地区未来降水减少情境有可能降低红椎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的化学稳定性.

    穿透雨减少土壤有机碳有机碳组分南亚热带人工林

    山西太岳山油松林土壤质量与有机碳稳定性随林龄的演变特征

    周志勇徐梦瑶王勇强高雨...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土壤质量和有机碳稳定性随林龄的变化特征,为合理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进程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山西太岳山区域4种林龄(20年、40年、80年和110年生)的油松林,分析其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及其组分、黏粒含量、根系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等理化指标,以有机碳与黏粒含量的比例表征土壤的物理质量,以惰性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比值表征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结果]土壤的水分含量、土壤酶活性、铁铝氧化物含量都随着林龄的增长呈现增大趋势:土壤质量和有机碳稳定性都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大,在0~10 cm 土层,以40年生林地的土壤质量最低,为0.12,110年生林地的最高,为0.40,有机碳稳定也是在40年生林地最低,为2.69,110年生林地最高,为6.72,土壤质量与有机碳稳定性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络合态铁、铝氧化物含量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土壤水分、根系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则对土壤质量的改善发挥的作用更强一些.

    林龄油松林土壤质量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铁铝氧化物

    杉木人工林碳汇木材多功能经营的最优轮伐期

    臧颢黄锦程刘洪生欧阳勋志...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碳汇木材多功能经营的最优轮伐期及收益的变化,为杉木人工林多功能经营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西省崇义县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31块固定样地的多期调查数据,以Faustmann-Hartman模型为基础,设计了 3种模拟情景,情景1只考虑木材收益,情景2和3分别在情景1的基础上依次纳入地上生物量碳汇收益和死亡有机质碳汇收益,不同情景分析了不同碳价格、利率和立地质量对杉木人工林的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的影响.[结果]基准条件下(地位指数15 m、利率5%和碳价格77元/t),林地期望值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情景1和情景2的最优轮伐期均为21年,情景3为20年,最优轮伐期下情景2和3的林地期望值对比情景1分别增加了 23%和35%.随着碳价格的增加,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分别呈现缩短和增加的趋势;同一碳价格下,3种情景的最优轮伐期最多相差达4年,且随着碳价格的增加,最优轮伐期的差异也在逐渐增大.随着利率的增加,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均呈现减小趋势;当利率增至7%时,林地期望值大幅降至10%以下,情景1甚至出现了负数.随着地位指数的增加,3种情景下林地期望值均显著增加,最优轮伐期则逐渐缩短.[结论]当前杉木经营的环境下,碳汇收益的增加对最优轮伐期的影响不明显,但能显著增加林地期望值,因此有利于增强经营者从事人工林多功能经营的积极性.碳价格、利率和立地质量可显著影响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

    杉木人工林最优轮伐期多功能经营Faustmann-Hartman模型碳库

    中国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及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张颖孟娜姜逸菲
    12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为相关管理决策、生态治理和资源环境管理等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方法]利用1989-2018年间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模型、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度模型和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1992-2018年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耦合度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和ARIMA模型分析森林碳汇影响因素和滞后性,并采用自回归和ADF检验等预测我国2019-2030年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度,研究也对中国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及长期变化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1)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GDP和林产品进口额对森林碳储量有显著影响,林业产业总产值、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林产品出口额对森林碳汇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对二者的影响都最大.(2)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等因素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作用滞后性为2年,对森林碳汇量的影响滞后性为1年.在森林碳汇投资时,应提前做好部署,并做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时间优化.(3)1992-2018年,我国森林碳储量、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度协调度是逐步上升的,中间虽有所波动,但森林碳储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度协调度年均增长9.24%,耦合协调程度由1992年的"严重失调",上升到2018年的"优质协调";1993-2018年,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度协调度年均增长9.63%,稍快于森林碳储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增长速度.协调等级也由1993年的2级上升到2018年的10级.(4)预测表明:2019-2030年,森林碳储量、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都是增加的,二者的耦合协调度D值均接近于1,协调等级也长期为10,耦合协调程度也长期保持在"优质协调"水平上.[结论]森林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多重效益,森林碳汇仅仅是一种效益产出,开展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长期耦合分析是多重效益分析的一个关键.研究分析认为我国森林碳汇的溢出效应、协同进化效应明显,1992-2018年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耦合协调度是逐步上升的.预测分析也表明,2019-2030年,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将长期保持在"优质协调"水平上.因此,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并维持目前的森林资源增加态势,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森林碳储量森林碳汇耦合协调度林业经济发展长期趋势

    基于碳汇和游憩服务协同提升的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空间布局优化

    葛韵宇李雄
    14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导致全球变暖、游憩空间缺失等一系列生态及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地处城市边缘地区的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进行基于碳汇和游憩服务协同提升的郊野公园环空间布局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研究基于RS与GIS技术,首先利用CASA模型计算区域提供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用以表征区域内生态空间可提供的碳汇量的时空分布趋势;其次,应用核密度分析模型与邻域分析探究区域综合游憩功能的时空分布强弱,利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帮助识别潜在游憩廊道;最后,应用CA-Marcov复合模型预测2023年区域生态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全面支撑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的优化选址.[结果]综合不同区域所提供的碳汇服务及游憩潜力的差异,结合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现状生态空间分布情况以及2023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模拟结果,共筛选出59处以碳汇和游憩服务协同发展为导向的郊野公园拟建用地范围.[结论]协同提升碳汇与游憩两类功能的郊野公园选址方法具有一定的空间定量化研究优势,相关评价结果可为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的空间布局优化和其他生态空间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碳汇服务游憩服务郊野公园环布局优化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

    纪念北京林业大学建校70周年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