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尹伟伦(兼)

双月刊

1000-1522

bldxeb@bjfu.edu.cn

010-6233767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林业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林学基础理论、造林经营、森林经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林业经济、林业机械、木材加工、家具与室内设计、林产化学、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综合评论、学术问题讨论、书刊评价及学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林业院校师生,林业生产、科研管理等部门的科技或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苏南生境质量与生态红线评估

    赵柄婷王维枫阮宏华宁卓...
    10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和模拟快速城镇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为优化生态红线区和生态敏感区调整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和加强生态空间管控。[方法]以江苏省南部为例,基于PLUS模型、InVEST模型和热点分析等方法,评估2000、2010、20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生境质量与退化度的时空演变、预测 2030 年的变化趋势,并综合定量评估生态红线区生境质量。[结果](1)2000-2020年,苏南地区土地利用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向建设用地和水域转移;生境质量均值呈下降趋势,空间上形成了东西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生境退化度呈现"中心低-外部高"的圈层分布。(2)2030年 3种土地利用模拟情景中,城镇发展情景下,耕地面积减少最多;生态保护情景下,森林和湖泊得到严格保护;可持续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规模得到控制。生境质量均值的排序为生态保护情景>可持续发展情景>城镇发展情景。(3)热点分析得出,2020年苏南地区乡镇尺度的生境质量和退化度呈集中分布,城镇中心为冷点区域,热点主要分布在森林和山脉,水域为生境质量的高值区。(4)生态红线区域内的生境质量整体高且相对稳定;在未来预测中,生态保护情景会扩大错位面积,可持续发展情景会降低错位面积。[结论]快速城镇化和人类活动剧烈是导致苏南地区和部分生态红线区内生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生境质量苏南地区InVEST模型PLUS模型生态红线

    基于MSPA-MCR模型与ROS理论的首都森林生态旅游区规划

    李绍芃杜庆章宋跃朋李运远...
    11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耦合分析提出科学的规划策略,以促进北京森林生态旅游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为例,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识别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积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并使用重力模型对廊道进行分级。同时,通过文献阅读和问卷调查确定研究区内影响游憩活动的自然、社会和现象因子,构建游憩机会谱并划分游憩分区。最后,耦合生态廊道与游憩分区的结果,提出针对不同游憩分区的具体规划策略。[结果](1)研究区内生态源地面积 147。19 km2,占比 56%,识别出潜在生态廊道 15 条,总长度 63。88 km。(2)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林地,生态廊道联通西部与东部生态源地,对维护研究区生态环境发挥关键作用。(3)基于游憩机会谱划分出原生区、半原生区、介入区、自由区 4 类游憩分区,分别占比 19。7%、40。9%、31。2%、8。2%。(4)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针对不同游憩分区的具体森林生态旅游规划策略,包括群落植物配置、群落结构、生态廊道宽度、交通布局 4方面。[结论]研究从生态保护和游客需求两个角度出发,强调应围绕重点区域进行多角度生态型保护开发。研究不仅丰富了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内容,还为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质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有助于加快北京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的进程。

    城市林业林下经济树种配置森林生态旅游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游憩机会谱(ROS)

    R程序包ForestStatTool在林学单木和林分因子统计中的应用

    何潇雷相东周超凡段光爽...
    125-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实现林学中单木和林分指标的快速、准确计算,开发了通用的R包ForestStatTool,并通过具体示例介绍其在单木和林分因子统计计算中的应用。[方法]在R语言环境中,编写了 12 个实用函数,涵盖重复标签处理、重复坐标处理、样地分割、空间结构指标计算、竞争指标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标计算和林分因子统计这 7 大类。以北京十三陵林场的侧柏纯林 0。06 hm2 圆形样地和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 1 hm2 方形大样地的数据为例,介绍了ForestStatTool包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结果]ForestStatTool包通过分析各类样地数据,成功计算了林木的空间结构、竞争指数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结果表明:ForestStatTool包可有效识别林木的空间分布特征,量化林木的竞争压力,并揭示了林分结构和多样性分布的特征;还能够满足大样地和复杂林分的快速统计分析需求,适用于多种林业应用场景。[结论]ForestStatTool包可方便、快速、准确地完成样地数据检查与预处理,并完成林学单木和林分因子的相关统计计算。ForestStatTool包可应用于森林经理、森林培育、森林生态等领域。

    数据分析统计R程序包ForestStatTool单木因子林分因子样地调查数据

    酶解木质基分级多孔碳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赵涵王明杰何林韩陈瑶...
    136-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酶解技术调控木质碳分级多孔结构,以制备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碳材料,进而拓展多孔生物质碳材料的应用范围。[方法]采用亚氯酸钠和纤维素酶酶解椴木,经高温碳化制备分级多孔碳材料。通过表征分级多孔碳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石墨化程度、表面元素和官能团,揭示纤维素酶用量和酶解时间对其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酶解后椴木内部呈现出丰富的微孔/介孔结构,形成了分级多孔结构。多孔碳的比表面积随纤维素酶用量和酶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无序度提高。当纤维素酶用量 200 mg、酶解时间 48h时,比表面积达到 978。925 m2/g,平均孔径达到 2。285 nm;在 0。1 A/g的电流密度下,质量比电容为 300。8 F/g,等效串联电阻为 0。47 Ω。[结论]本研究制备的酶解木质基分级多孔碳具有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分级孔隙结构,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多孔碳生物质孔隙结构电化学木质碳纤维素酶

    计算机断层扫描马尾松缺陷及其图像解译

    刘晨君杨淑敏薛紫荞尚莉莉...
    14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解译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获取马尾松原木的缺陷类型、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以实现目标缺陷的三维重建,为CT技术在木质材料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置合理的扫描参数快速完成马尾松原木扫描。针对CT扫描获取的马尾松原木缺陷图像,采用曲率各向异性扩散滤波去除噪声,选取合理阈值进行阈值分割,实现裂纹、虫眼的分割;采用参数形变模型算法,实现节子的分割。利用Mimics软件,通过三维区域生长法建立裂纹、虫眼的三维模型;基于MITK Workbench软件,通过VTK三维可视化面绘制中的移动立方体算法建立节子的三维模型。[结果]阈值分割法、参数形变模型法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原木内部缺陷并提取缺陷特征信息,具有较高的识别效率和精度,相对误差较小,在 3。63%~10。36%范围内波动。三维区域生长法和移动立方体算法实现了原木内部裂纹、虫眼和节子的三维重建,能够快速获取缺陷的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并量化特征信息。[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缺陷的图像分割和三维可视化,可以获取缺陷在马尾松原木中的空间分布位置与特征参数,缺陷检测准确率高。研究结果为木材保护和木材利用的改进提供了技术支撑。

    缺陷断层扫描节子图像分割三维可视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