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尹伟伦(兼)

双月刊

1000-1522

bldxeb@bjfu.edu.cn

010-6233767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林业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林学基础理论、造林经营、森林经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林业经济、林业机械、木材加工、家具与室内设计、林产化学、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综合评论、学术问题讨论、书刊评价及学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林业院校师生,林业生产、科研管理等部门的科技或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可达性的北京市海淀区绿色开放空间供需关系分析和优化方向研究

    孟露李倞
    10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由于城市土地空间有限,城市绿地与人口的供需不匹配、不公平等问题日益显现.目前关于绿地供需关系的量化研究主要将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城市中山林、滨河绿地、绿道等居民使用更频繁的绿色开放空间.而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供需平衡是提升居民日常游憩空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关键,对未来城市绿地规划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定义和分类,优化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利用高精度人口栅格数据与公园兴趣点(POI)数据,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从人口需求、可达性等级、供给盲区、空间自相关等方面分析海淀区绿色开放空间供需关系及其空间配置状况.[结果]海淀区东南部中心城区需求量最大,但供给量最小;西北部需求量最小,但供给量最大;在可达性水平上,全区整体偏低,67%的区域内居民的游憩体验达不到平均水平,分布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两极分化趋势,其中西北部与中部地区可达性最高,东南部可达性最低.全区存在23%的供给盲区空间.西部和东南部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需与供不应需的空间配错现象.[结论](1)海淀区的可达性整体偏低,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其中可达性指数的高值区域集中分布在香山街道、温泉镇;可达性的低值区域集中在清河街道、西三旗街道、上地街道、中关村街道.(2)资源配置与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其中供不应需的空间主要集中在东南部;供大于需的空间主要集中在西北部.(3)相较于公园绿地、小微绿地,城市中山林、绿道、滨河绿地对城市绿色空间供需关系影响更大.(4)在供给盲区分布上,针对各地区供给盲区形成的原因,提出挖掘潜力空间、利用腾退空间、建立便捷交通、利用社会力量等完善绿色开放空间供需平衡的未来优化方向,为城市绿地建设以及居民生活福祉提升提供依据.

    绿地公园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可达性供需关系两部移动搜索法

    苦水玫瑰中49项营养及活性成分指标分析与评价

    颜子曦李永慧孟德豪张跃斌...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苦水玫瑰营养及活性成分进行全方面分析,确定其营养利用价值,为苦水玫瑰的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研究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以原产地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苦水玫瑰和引种产地甘肃省庆阳市的玫瑰为实验材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等技术手段,对苦水玫瑰中的总多糖、总黄酮、维生素C、矿质元素、脂肪酸和氨基酸等营养及活性成分进行了表征,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49项营养及活性指标进行分析判定.[结果]苦水玫瑰花瓣中总黄酮、总多糖、粗蛋白含量相对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苦水玫瑰花瓣中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重高于饱和脂肪酸;所含氨基酸种类丰富,鉴定出了7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原产地苦水玫瑰的总黄酮、总多糖、天冬氨酸、亚油酸、维生素C、谷氨酸、α-亚麻酸等37项指标的含量均高于引种产地玫瑰.总黄酮、粗蛋白是组成苦水玫瑰营养及活性成分的主要物质.[结论]苦水玫瑰营养和活性成分含量高、种类齐全,满足现代人对低脂肪、必需氨基酸摄入以及增加功能活性因子及微量元素的需求,利用价值高.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的苦水玫瑰在各项指标中的含量要高于甘肃省庆阳市,品质较好.研究结果为苦水玫瑰产品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苦水玫瑰营养及活性成分全方面分析差异性分析营养利用价值

    巨尾桉木材气味化合物分析

    王敬贤沈隽曾彬
    129-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巨尾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成分和气味特征,阐明其来源和释放机理,为巨尾桉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GC-MS-O)技术,测试不同含水率下巨尾桉心材和边材释放的VOCs成分、气味化合物气味特征和气味强度等指标.[结果]巨尾桉共释放41种VOCs,其中13种是气味化合物,桉叶油醇、樟脑、莰烯是巨尾桉释放的主要单体气味化合物,且巨尾桉心材和边材释放的萜类气味物质差异显著,龙脑和γ-松油烯仅存在于巨尾桉心材.木材含水率显著影响巨尾桉气味化合物中萜类、醛类、烃类和醇类等组分的释放,随着含水率的降低,边材气味化合物释放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心材气味化合释放量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受含水率的影响边材释放物中质量浓度变化显著的组分是萜类和醛类化合物,而心材释放物中变化明显的组分是萜类和醇类.含水率高于30%时,心材气味化合物释放量显著高于边材,含水率10% ~30%时则释放量明显低于边材.萜类是构成VOCs和气味化合物的最大组分,释放出樟脑气味和松香味.醛类化合物是第二大组分,主要贡献果香味.樟脑和果香气味是巨尾桉的主要气味特征,甜花香、杏仁油、松香、皮革等气味起修饰作用.随着含水率降低,巨尾桉边材和心材的气味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边材受含水率影响波动幅度最大的气味特征是果香,而心材受影响最大的则是樟脑味.相较于刚采伐的巨尾桉释放出强烈的樟脑味,干燥处理后,樟脑味减弱,与果香相辅相成.[结论]巨尾桉释放出了丰富的萜类化合物,可以有助于抗炎杀菌,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干燥后木材散发出的气味可以使居住者感到轻松愉悦、精神饱满,适合应用于室内和康复景观中.

    巨尾桉含水率边材心材气味化合物气味特征

    基于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的古建筑残损木构件可靠度研究

    孙荧戴璐漆楚生
    139-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随时间变化的古建筑残损木构件多因子强度退化模型,验证基于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对残损木构件进行可靠度分析的适用性,提高古建筑残损木构件可靠度分析的计算精度和效率,为古建筑保护中构件力学性能的量化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考虑长期荷载、腐朽、虫蛀和干缩开裂对木材损伤的影响,借助已有模型和理论,建立木构件多因子损伤时变模型并推导出强度退化模型.以某古建筑木结构的典型柱为例,根据强度退化模型确定影响参数,对残损影响参数进行灵敏度计算及排序,通过设定阈值确定影响构件残损的关键参数,将非关键参数常数化以实现参数的初步降维.通过拉丁超立方法在关键参数的参数域内选点得到1000组代表点,基于强度退化模型计算残余强度变化率,根据概率密度守恒构建概率密度演化方程,利用差分法求解得到残余强度比与随机参数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在随机参数域内积分求得残余强度比随时间变化的概率密度函数,最后将概率密度函数在安全域内积分得到构件可靠度;同时基于蒙特卡罗法随机抽样产生10000组参数数据对残损木柱进行可靠度分析,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计算出木柱服役时间为1~1000 a时的失效概率.[结果]随服役时间增加,木柱损伤变量逐渐增大,服役时间为1000 a时1000组不同参数值的构件几乎都达到失效界限;概率密度演化曲面中概率最高的残余强度比逐渐减小;构件失效概率随时间增大,即可靠度降低;服役时间为100、300、500、700、900 a的5个节点,蒙特卡罗法和概率密度演化方法计算所得的木柱失效概率差值分别为9.48%、3.92%、6.10%、8.40%、4.40%,在蒙特卡罗法参数取样量更多、计算用时更长的前提下,两者计算所得失效概率差值不超过10%.[结论]建立的多因子强度退化模型可用于木柱残余强度的评估和预测,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修正.基于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对残损木构件进行可靠度分析是可行的,与蒙特卡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

    残损木构件强度退化模型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可靠度评估

    基于敲击声MFSC特征CNN模型的古建筑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评估

    柯栋方辛振波张厚江彭林...
    14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我国有大量的木结构古建筑,在现场对古建筑木构件正常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给予方便的检测评估,是古建筑木结构日常保护、修缮和安全评估的刚性需求.本研究对敲击声信号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处理,力图将便捷的敲击方式应用于古建筑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无损检测.[方法]以北京某皇家古建筑拆修下来的4段落叶松旧木构件为原材料,加工无疵试件,首先探究木试件尺寸、密度对敲击声信号的影响,试验测定木试件的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参数;然后对试验采集的敲击声信号进行梅尔频率谱系数(MFSC)特征提取,以敲击声MFSC特征为输入、试件物理力学性能为输出,构建古建筑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卷积神经网络(CNN)评估模型.[结果]试件尺寸对敲击声信号没有影响,密度较高试件的敲击声信号的主峰频率较高;失活层对模型性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失活层失活率为0.2时的拟合效果最佳;所建立的模型对古建筑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评估效果良好,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评估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873、0.819、0.746、0.86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敲击声MFSC特征CNN模型,对古建筑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检测评估是可行的.

    古建筑木构件物理力学性能敲击声梅尔频率谱系数(MFSC)卷积神经网络(CNN)

    征稿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