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尹伟伦(兼)

双月刊

1000-1522

bldxeb@bjfu.edu.cn

010-6233767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林业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林学基础理论、造林经营、森林经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林业经济、林业机械、木材加工、家具与室内设计、林产化学、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综合评论、学术问题讨论、书刊评价及学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林业院校师生,林业生产、科研管理等部门的科技或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永定河流域北京段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高娜姜雪郑曦
    10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流域城镇化进程加快,自然资源的开发及城镇用地扩张,导致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随之减弱.构建生态网络对于改善和修复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进一步实现流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永定河流域北京段为例,对流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境质量3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利用Getis-Ord GI*热点分析法识别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最终构建生态网络.并使用网络闭合度(α指数)、线点率(β指数)和网络连接度(γ指数)评价其生态网络完善程度,进一步探讨绿色生态发展目标下的生态网络优化策略.[结果]研究表明:永定河流域内共识别出16个生态源地,23条生态廊道,19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源及生态节点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及中部,主要由林地、耕地组成;生态廊道总长度为52.03 km,成网状沿农田、林地及河流分布.基于对生态网络分析评价,设置生态源及生态廊道的生态缓冲区,并识别生态节点盲区,对生态网络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结论]本文通过对永定河流域北京段生态网络的构建与优化,明确了流域内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区域,以期为流域未来的生态建设及修复规划提供空间指引.

    生态系统服务Getis-Ord GI*热点分析生态网络生态廊道永定河流域

    基于渐进DS证据理论的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孙俏张彤王新阳陈志泊...
    11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科学地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对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常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了多种大气污染物来评价空气质量,但评价结果往往低于我国空气质量指数(AQI)标准等级,弱化了多种污染物同时超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DS证据理论在处理模糊或不确定等问题时具有很大优势,但是目前较少有DS证据理论评价空气质量的研究.DS证据理论的关键问题是基本概率分配(BPA)和证据冲突可能引起反直觉的结果.[方法]因此本文首先利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确立了高可信度的非线性BPA函数,并提出渐进式DS证据理论策略(Pro-DS)避免了冲突证据的融合问题,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实际应用于2019年天津市空气质量评价,并以国家标准AQI为评价指标,与主因素型与加权型常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比.最后本文提出了综合污染相对系数(CPRC)量化了多种污染物对总体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以AQI为评价指标,本文模型F1-score比常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少提高了4.58%,最大提高了27.46%,验证了本文模型的优越性.由于AQI标准空气质量评价取决于某个污染物而不是综合多个污染物,几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F1-score都低于50%.以CPRC为评价指标,AQI评价结果的F1-score超过99.1%,几类模糊综合评判模型F1-score都超过89.0%,验证了CPRC的有效性.而Pro-DS模型F1-score为93.1%,综合评价空气质量的模型最优,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结论]Pro-DS模型的综合评价结果低于或高于AQI评价级别,更好地体现了多种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综合影响.相比AQI评价方式,本文Pro-DS模型得出了综合空气质量级别的概率值,CPRC指标能够对综合空气质量日排名,为相关部门预防治理空气污染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提供实质性参考.

    DS证据理论AQI模糊综合评判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原位聚合酯化改性欧洲赤松的尺寸稳定性

    王璇王明枝曹金珍
    12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木材在环境温湿度变化时易发生干缩或湿涨,导致木材尺寸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以柠檬酸−山梨醇混合溶液作为改性剂,通过真空加压浸渍和高温固化改性木材.探究柠檬酸与山梨醇在木材内部原位聚合酯化对木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进而优化改性工艺.[方法]以欧洲赤松为原料,改性剂质量分数、固化温度、固化时间为考察因素,改性材的吸水抗胀率和改性剂的水溶流失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建立工艺与改性材性能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同时求解拟合方程获得柠檬酸−山梨醇原位聚合酯化改性欧洲赤松的优化工艺水平.并对改性材的尺寸稳定性、微观形貌和化学组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固化温度对试样的吸水抗胀率影响极显著(P <0.01),溶液质量分数和固化温度的交互作用对试样的吸水抗胀率影响显著(P < 0.05);固化温度对改性剂的水溶流失率影响极显著(P < 0.01).根据回归模型,结合可操作性和成本,提出最佳工艺条件−溶液质量分数30%、固化时间16 h、固化温度160 ℃.此条件下,改性材的吸水抗胀率为58.47%.电镜结果表明聚酯润胀了细胞壁,填充了部分细胞腔.红外光谱显示有酯键生成.[结论]利用柠檬酸−山梨醇原位聚合酯化改性木材,可大幅提升木材的防水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这种改性方法对改善木材天然缺陷,实现木材高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欧洲赤松木材改性柠檬酸山梨醇尺寸稳定性响应面优化

    毛竹材径向篾抗拉和抗弯性能研究

    杨欣张方达黄艳辉费本华...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目前对于径向竹篾的相关研究较少,且未有竹节对径向竹篾性能影响方面的研究.研究随高度变化径向竹篾的结构特征、抗弯和抗拉性能变化规律,以及竹节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可为径向竹篾在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应用中的结构设计和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技术参考.[方法]采用4年生不同高度毛竹制备的径向竹篾,分析不同高度等级的径向竹篾尺寸大小、通直度和竹节等结构特征,并研究其抗拉和抗弯性能随竹筒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竹节的影响.[结果]由地面向上沿竹竿方向,上部径向竹篾的结构规整度最差,中部竹篾的通直度高且两端厚度偏差小,下部竹篾的竹节数最多.径向竹篾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抗弯强度和模量随高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竹节影响径向竹篾的力学强度,虽然使上、中、下部径向竹篾的抗拉强度分别降低了28.9%、28.4%和10.5%,但却使上、中、下部径向竹篾的抗弯强度分别提高了27.8%、26%和42.4%,这极大提升了集装箱底板的多点负载和抗变形能力.[结论]中部径向竹篾厚度偏差小,通直度高于上、下部竹篾.随高度方向的增加,径向竹篾的抗拉性能逐渐增强,抗弯性能先减小后增大.竹节会影响径向竹篾的结构规整度,虽会降低其抗拉性能,但却能提高其抗弯性能.

    毛竹径向竹篾竹节结构特征力学性能

    辐射松层板抗弯性能的指接参数优化及无损检测研究

    叶琦管成张厚江龚迎春...
    14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辐射松层板指接工艺的研究,优化指接过程中的参数,提高指接层板的力学性能;基于应力波方法,开展对指接层板抗弯性能的无损检测研究,提高指接层板的强度稳定性.[方法]通过预试验过程确定端压,选择4种不同指长的铣刀,设定3种不同嵌合度大小,研究3因素对指接层板抗弯性能的影响,进而从中选出较优指接参数组合并与标准比对;采用应力波方法检测试件动态弹性模量,并分析密度与动态弹性模量两种无损检测参数与静态弹性模量、抗弯强度两种抗弯性能参数的关系,通过检测层板的密度、动态弹性模量对其抗弯性能进行评估.[结果]指接参数对抗弯强度存在较大影响,其中指长与嵌合度对抗弯强度存在一定影响,端压对抗弯强度影响不大;本试验范围内,较优指接参数组合辐射松层板抗弯强度均值可达到29.80 MPa,标准值为20.64 MPa,静态弹性模量为8533 MPa;试件动态弹性模量与静态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和层板密度与静态弹性模量、抗弯强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使用动态弹性模量评估层板抗弯性能的预测模型要显著优于基于密度的预测模型.[结论]基于端压–位移曲线理论,本研究给出的辐射松结构集成材较优指接参数组合为指长15 mm、齿顶宽0.8 mm、齿底宽0.7 mm、齿根宽3.3 mm、斜度1/12.90、嵌合度0.1 mm、端压11~17 MPa.基于应力波检测动态弹性模量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估指接后辐射松层板的抗弯性能.

    辐射松指接工艺弹性模量抗弯强度无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