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尹伟伦(兼)

双月刊

1000-1522

bldxeb@bjfu.edu.cn

010-6233767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林业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林学基础理论、造林经营、森林经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林业经济、林业机械、木材加工、家具与室内设计、林产化学、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综合评论、学术问题讨论、书刊评价及学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林业院校师生,林业生产、科研管理等部门的科技或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温模型和基于阻抗蒸散发模型的整合与模拟分析

    邢宇华张大鹏李思颖王佩...
    11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整合消除阻抗的三温模型和基于阻抗的双源模型,开展蒸散发(ET)和蒸腾(T)的模拟及对比分析,实现不同模型的融合与蒸散发的动态模拟。[方法]本研究基于已有的双源阻抗模型框架、干土壤和干叶片能量平衡,结合数值模拟技术模拟了参考温度的季节动态,并将其与三温模型整合开展蒸腾和土壤蒸发的模拟。[结果]与涡动实测值相比,三温模型和双源模型对大满站日尺度ET模拟,R2 分别为 0。85 和 0。72,对温带草地站小时尺度ET模拟,R2 均为 0。89。在小时尺度模拟效果更好。并且,三温模型和双源模型对植被蒸腾的估算结果较为一致(R2 分别为 0。67、0。68)。以上研究表明该研究框架对三温模型中参考温度的估算,提供了理论方法支撑,较好地量化了参考温度的时空动态。(2)模型情景试验分析表明:两个模型对 2个站点的ET和T的预测结果相似,前提是冠层可利用能量(如净辐射)和地面土壤可利用能量(如净辐射和地热通量)受到能量平衡的限制。相反,由于输入驱动因子(温度和辐射)在干湿情景下的系统不匹配,三温模型对T和ET的模拟精度显著下降。因此,在能量平衡的框架内,干湿土地条件下输入的温度和辐射系统匹配时,三温模型的效果更好。(3)参考温度具有一定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动。[结论]在白天,叶片和土壤参考温度普遍高于实际温度,而在夜晚低于实际温度,呈现出较大的日变幅。就日均值而言,参考温度普遍高于实际模拟温度。本研究的结果提供了一种新的温度梯度计算方法,可用来监测冠层水分胁迫及动态。

    数值模拟参考温度三温模型双源模型蒸散发植物水压力能量平衡

    干旱胁迫下环境与生理因子对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树干液流的影响

    王彪陈立欣吴应明胡旭...
    12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揭示干旱胁迫下环境和生理对刺槐蒸腾耗水的调控机制,为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和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降雨拦截试验(整个生长季减雨 50%),连续监测刺槐的树干液流变化,并同步监测环境因子和水分生理变化,分析环境和水分生理对树干液流的影响。[结果](1)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刺槐的液流速率(Js),干旱处理下平均 Js(0。92 g/(cm2·h))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下的平均Js(1。87 g/(cm2·h)),但其变化规律相似。(2)干旱处理影响了刺槐的枝、叶相对含水量,且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枝、叶相对含水量降低。不同处理条件下,刺槐枝、叶水势和水容均呈"V"字型变化,干旱处理下的枝、叶片水势(-1。22 MPa、-0。72 MPa)低于对照处理(-1。15 MPa、-0。60 MPa)。干旱处理下枝、叶水容降低,分别为 0。52 g/(cm3·MPa)和 1。05×10-2 g/(cm2·MPa)。(3)刺槐树干液流的变化受气象因子、土壤水分条件和水分生理因子的共同影响,不同处理条件下蒸散的主控因子均为太阳总辐射,干旱处理下枝、叶水容对刺槐树干液流速率的影响减弱,表明相较于干旱处理,对照条件下刺槐更依赖于组织水容储水来满足蒸腾耗水。[结论]研究揭示了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刺槐液流速率,但未改变其液流活动规律。刺槐人工林树干液流变化受多种因子的共同影响,主导因子依次为气象因子、土壤水分和水分生理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干旱条件下人工林的蒸腾耗水过程的变化特征,对评估气候变化条件下黄土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水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树干液流水分生理干旱处理结构方程模型刺槐人工林

    基于TCN-BiLSTM与LSTM模型对比预测北洛河径流

    张梦凡丁兵兵贾国栋余新晓...
    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TCN-BiLSTM耦合模型与传统LSTM模型在径流模拟预测中的性能,为洪水风险管理和区域水资源规划提供准确有效的径流预测模型。[方法]以北洛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时域卷积网络(TCN)建立一种新的径流预测耦合模型TCN-BiLSTM。利用相关性分析,筛选预测径流的输入因子,确定4种不同的输入方案应用于TCN-BiLSTM耦合模型和传统LSTM模型,每个模型分别预测 1、2、3 d的径流量。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和拟合优度(R2)来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1)TCN-BiLSTM耦合模型整体预测性能优于LSTM模型,TCN-BiLSTM模型R2 达到 0。91,高于LSTM的 0。89。相比于LSTM,TCN-BiLSTM对于峰值和突变点的捕捉能力更强,对于波动大的复杂数据预测效果更优;(2)在针对未来 1~3d径流量预测中,随着预见期的延长,4种方案下 TCN-BiLSTM和 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均有所下降,相较于预测 1d,预测 3d的 TCN-BiLSTM和LSTM模型的R2 分别平均下降了 0。17 和 0。14,RMSE分别平均增大了 4。59 和 4。40,MAE分别平均增大了1。26和 1。31;(3)在 4种输入方案里,日累积降水量和日径流量作为输入变量时,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降水数据的加入使得TCN-BiLSTM和LSTM模型相较于单一日径流数据作为输入变量时,1、2、3 d径流量预测的R2 分别提高 15%、14%、6%和 18%、14%和 1%。[结论]TCN-BiLSTM耦合模型和LSTM模型R2 均能达到 0。85 以上,TCN-BiLSTM模型R2 较LSTM提高了 2%。对比来看,TCN-BiLSTM模型在拟合洪水过程中表现更为优异,对于汛期的预测性能优于非汛期。输入变量对模型的影响较大,有效且高质量的气象数据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

    水文模拟TCN-BiLSTM日径流预测北洛河流域

    自褶皱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木制品涂层的低光泽及抗指纹性能

    孙英纯刘如龙玲陈明贵...
    149-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褶皱结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我们的生活中,受这类天然结构的启发,人工制备的表面褶皱结构可以赋予材料低光泽度和抗指纹等一系列特殊性能。为了探究褶皱结构在木制品涂层上的应用,从褶皱形貌的变化来系统解释褶皱对涂层宏观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LED灯-准分子灯-UV汞灯分段固化系统,制备了一种可以在木制品表面自发形成褶皱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涂层,并进一步调节固化系统中的辐照能量,使涂层具有可控的光泽度和抗指纹性能。[结果]当LED灯-准分子灯-UV汞灯辐照能量分别为 200、15 和 300 mJ/cm2 时,涂层在 85°时的光泽度为 5。2;此时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指纹性能,表面的指纹可以在 30s内消失;涂层的机械性能也有一定提高,磨耗量达到最低为 0。05 g/100 r,硬度由H提升为 4H,附着力由 2级提升为 0 级。同时对自褶皱涂层的耐久性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涂层在经过500次抗指纹测试后仍然能保持较低的光泽度。另外,由于褶皱表面的存在,涂层表面具有较好的耐黄变性能。[结论]通过调节辐照能量可以改变自褶皱结构的波长和振幅,对聚氨酯丙烯酸酯涂层表面结构进行简单、高效和大规模的调控,褶皱表面使涂层具有低光泽和抗指纹的性能,同时提高了涂层的力学性能。

    自褶皱聚氨酯丙烯酸酯木制品涂层低光泽抗指纹灯辐照

    基于抚育整枝目标的毛白杨枝条冲击切割性能适应性分析

    吕坤班以琛坝仕宏刘洋...
    158-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毛白杨枝条冲击切割效率并改善切割效果,通过研究枝条内部因素对切割性能的影响,对毛白杨枝条的冲击切割性能进行适应性分析。[方法]以我国华北地区林场广泛种植的速生林品种毛白杨的枝条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枝条切割平台进行枝条切割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方法,通过试验和理论研究枝条直径、含水率和分枝角度 3个内部因素对峰值切割力和断裂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1)建立了毛白杨枝条冲击切割性能的切割机理模型;(2)通过对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枝条直径 14。7 mm、含水率 14。0%、分枝角度 90°,该组合下的峰值切割力为 370。48 N,断裂效果评分为 4。6 分,峰值切割力和断裂效果分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 5%;(3)峰值切割力与枝条直径呈线性增长关系,随枝条含水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分枝角度的增大而小幅增大。[结论]选择树龄为 7 年时进行修枝作业,作业的季节选择秋冬季,可以获得较优的修枝质量,该研究可为速生林修枝装备的研发与林木抚育方式的优化结合提供数据支撑。

    机械化抚育整枝冲击切割毛白杨枝条切割适应性切割质量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