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尹伟伦(兼)

双月刊

1000-1522

bldxeb@bjfu.edu.cn

010-6233767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林业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林学基础理论、造林经营、森林经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林业经济、林业机械、木材加工、家具与室内设计、林产化学、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综合评论、学术问题讨论、书刊评价及学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林业院校师生,林业生产、科研管理等部门的科技或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坝上高原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下土壤水分含量对降雨的动态响应

    党毅王维张永娥王渝淞...
    10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土壤水是连接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关键因子,在地表径流、降雨入渗和植被蒸腾等生态水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坝上高原地区不同雨量降雨事件中各植被类型覆盖下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响应过程及差异,将有助于深入探讨该区土壤水分含量的补给效应特性,对优化区域植被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的意义.[方法]选取河北省张北县草地、柠条灌木林、杨树乔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 2019 年 4-10 月连续土壤水分含量和降雨数据,分析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下土壤水分含量对大小降雨事件的动态响应过程及差异.[结果](1)研究区主要降雨事件由小雨和中雨构成,但主要降雨量由大雨提供.小雨和中雨发生次数占比为 81.58%,其贡献的降雨量仅占年总降雨量 42.66%;大雨发生次数占比仅为 18.42%,却提供了年总降雨量的 57.34%.(2)4-10 月杨树乔木林土壤水分含量均值显著高于草地(P<0.05),而柠条灌木林波动最为强烈.各植被类型覆盖下土壤水分含量均值分别为杨树乔木林(13.99±2.04)%>柠条灌木林(12.63±0.93)%>草地(10.67±2.77)%,土壤水分含量变异系数均值呈柠条灌木林(26.22%)>杨树乔木林(20.51%)>草地(13.89%),均为中等强度变异.(3)草地20~4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0~20 cm及40~100 cm的 4个土层(P<0.05);柠条灌木林在 20~40 cm和 80~100 cm土层之间、0~20 cm和 40~60 cm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且 20~40 cm和 8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 3 层(P<0.05);杨树乔木林 80~1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 4个土层(P<0.05).(4)在不同雨量降雨作用下,除某些特殊情况外,柠条灌木林对降雨响应的各指标常与其他两种植被类型呈显著差异(P<0.05).各植被类型覆盖的土壤水分含量开始响应速度均值、补给量均值、补给速率均值为柠条灌木林最大而杨树乔木林最小.小雨、中雨只能使 3 种植被类型 0~20 cm土层做出响应,补给较为有限;而大雨作用下草地响应土层为 0~60 cm,乔、灌木均为 0~80 cm.3 种植被类型覆盖下土壤水分含量响应速度、达峰速度、补给量、补给速率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变弱,上层土壤对于降雨的响应总是快于且幅度大于下层土壤.[结论]在当前降雨条件下,柠条灌木林对降雨响应最为敏感且响应效应最为强烈,而杨树乔木林响应速度最慢且响应效应最弱.此外,只有在大雨作用下,3种植被类型所覆被的中下层土壤水分含量才会得到明显的响应与补充.本研究结果为该地区未来营造防护林过程中改变重乔木轻灌木的传统观点,合理调整灌木比重,实现生态水文功能的整体提高等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土壤水分含量降雨植被类型坝上高原

    干扰和氮沉降对空心莲子草入侵湿地植物群落的短期影响

    姜帆阿斯哈蔡竟芳孙凯...
    11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干扰和氮沉降是影响植物入侵的重要环境要素.目前,干扰和氮沉降如何协同影响空心莲子草入侵湿地植物群落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探讨了干扰、氮沉降和湿地植物群落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短期影响,为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的物理控制及湿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方法]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 4种湿地植物粉绿狐尾藻、水葱、黄花鸢尾和千屈菜组成的湿地植物群落,设计干扰(无干扰、模拟采食、刈割)、氮沉降(无氮添加和氮添加)以及有无湿地植物群落竞争(仅空心莲子草单种模式和空心莲子草与湿地植物群落混种模式)的三因素控制试验.[结果]模拟采食和刈割两种干扰显著降低了空心莲子草的生长繁殖指标,且刈割相较于模拟采食影响更大.刈割处理下空心莲子草生物量、茎长和节数的相对生长率为负值,同时,刈割处理下空心莲子草生物量、茎长和分枝数的补偿系数均显著小于模拟采食处理,但存在欠补偿生长;湿地植物群落显著影响了空心莲子草根、叶、总生物量、叶片数、茎长和分枝数等指标;而氮沉降仅显著影响了空心莲子草分枝数补偿系数.除叶片数和分枝补偿系数,干扰与氮沉降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湿地植物群落并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模拟采食和刈割两种干扰一定程度上抑制空心莲子草的入侵,且随着干扰强度增加,对空心莲子草生长恢复抑制效应越强.氮沉降对空心莲子草综合指标影响不显著.本地湿地植物群落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空心莲子草入侵.而干扰与氮沉降的交互作用仅对空心莲子草叶片数和分枝数补偿系数有显著影响,对其入侵的湿地植物群落并无显著作用.

    空心莲子草补偿模拟采食刈割相对生长率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以及对抗药性菌株的初筛

    陈汝婷陆翰文庄宇彤杨云朝...
    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对乐果(有机磷类)、高效氯氰菊酯(菊酯类)和吡虫啉(新烟碱类)有抗药性的优势菌株,探究上述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人为施药筛掉敏感菌,采用稀释涂布法和连续划线法分离纯化对农药有一定抗性的优势细菌进行表型特征和 16SrDNA的鉴定.[结果]从农药处理后的土壤中筛选到的优势细菌主要为芽孢杆菌属、金黄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 4类:芽孢杆菌属中的C3 菌株在高质量浓度 4.000 g/L乐果和 0.100 g/L的吡虫啉处理的土壤中不存在其菌落;不动杆菌属中的C5 菌株在 0.120 g/L和 0.040 g/L的高效氯氰菊酯以及 0.100 g/L吡虫啉处理组中均未发现该菌生长;假单胞菌属中的C6 菌株在 4.000 g/L的乐果及 0.050 g/L和 0.100 g/L的吡虫啉处理的土壤中无此菌株生长.不同质量浓度农药对土壤菌落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土壤中细菌和真菌菌落的抑制率与质量浓度之间呈正相关,且随时间推移,抑制率呈递减趋势,第 14 天仅有 0.100 g/L吡虫啉处理组中的土壤细菌和真菌菌落数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真菌中乐果和吡虫啉处理组间,第 14 天低质量浓度的土壤真菌菌落数显著(P<0.05)高于高质量浓度的土壤菌落数.[结论]土壤中存在对乐果、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农药有一定抗药性的优势细菌,为后续定向培育优良菌株提供理论基础;各农药的种类不同对土壤真菌和细菌菌落数量的抑制程度也有差异,其抑制程度为:吡虫啉>乐果>高效氯氰菊酯,且吡虫啉对土壤细菌数量抑制程度最高,对土壤真菌影响较小.

    乐果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土壤微生物优势菌株鉴定抑制率真菌菌落数量

    金中都水关遗址木结构含水率及其影响因素

    周浩宇彭林张厚江宗圆圆...
    14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金中都水关遗址现存的木结构面临腐朽的威胁,含水率是决定木材是否发生腐朽的关键因素,研究水关遗址木结构自身的含水率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旨在为金中都水关遗址木结构以及同类型地下木结构的保护和修缮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于 2021年 9月 26日检测木结构不同位置的木材含水率,监测 2021 年 9 月-2022 年 9 月全年木结构不同位置木材、土壤含水率及环境温湿度变化,探测地下水,进行木材在土壤中平衡含水率实验等.汇总所得数据,分析影响木结构含水率的因素及其影响作用.[结果]遗址木结构露出地面的部分,含水率处于 14.6%~23.6%;遗址木结构埋在土壤中的部分,含水率处于 30.0%~183.3%;空气温度、湿度全年变化范围分别为 13~24℃、27.0%~80.0%,受四季影响明显;遗址土壤含水率在1.5%~18.0%之间,深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地下水水位低于遗址过水道地面10.0 m以上;遗址木材在土壤中的平衡含水率与土壤含水率线性正相关,决定系数达到 0.9399.[结论]遗址木结构露出地面的部分,含水率处于木材腐朽发展停止的范围,含水率变化主要受空气的四季温湿度变化影响;遗址木结构埋在土壤中的绝大部分,含水率处于木材腐朽发展的范围,影响其含水率的因素主要为土壤含水率;地下水对遗址木结构含水率几乎无影响.

    金中都水关遗址木结构木材腐朽土壤含水率木材含水率平衡含水率

    半导体制热实木复合地板的传热性能评价

    刘霄于志明张扬郭晋...
    15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物理力学性能达标为前提,研究不同材料与结构组成的半导体制热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电热性能,为电热地板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电热地板的构效关系角度出发,以地板断面密度为核心,采用材种优选、正交组坯和结构对称等方式设计出 4种不同的电热地板结构方案.通过分析不同结构地板断面密度对传热效果的影响,比较评价其电热性能和使用能耗.[结果]为保证传热效率,半导体电热层应置于基材和面板之间,功率密度应设置在 200~300 W/m2 的范围内,更为科学合理.经综合评价电热地板的传热效率、保温性能和能耗等指标,基材为混合树种的C结构,即表层为 2层桦木,芯层为 3层桉木的对称结构为设计方案中的最优结构.C结构电热地板在功率密度为 300 W/m2时表面平衡温度达到 47.3℃,电-热辐射转换效率为 76.7%,平均自然降温幅度为 29.3%.达到目标温度 45.4℃所消耗的电量为 1877.4×10-3 kW·h.[结论]不同材种与结构的地板断面密度差异较大,对导热系数、传热过程与电热性能有显著影响.在制备电热地板基材时,采用密度高、导热系数高、强度大的材种作外层,密度低、导热系数低、强度小的材种作芯层,形成"夹芯"结构可在保证电热地板尺寸稳定性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有效改善电热性能与能耗.

    半导体制热实木复合地板结构设计电热性能能耗电-热辐射转换效率

    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