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尹伟伦(兼)

双月刊

1000-1522

bldxeb@bjfu.edu.cn

010-6233767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林业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林学基础理论、造林经营、森林经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林业经济、林业机械、木材加工、家具与室内设计、林产化学、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综合评论、学术问题讨论、书刊评价及学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林业院校师生,林业生产、科研管理等部门的科技或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水分条件下氨基酸添加对温带暗棕壤碳氮含量和甲烷排放的影响

    李颖郭亚芬崔晓阳
    10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析土壤pH值与土壤氮以及CH4排放速率与土壤碳氮含量间的相互关系,为明确碳氮转化及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优化温带森林暗棕壤的水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温带森林暗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设置水分条件为土壤饱和持水量(WHC)的40%、60%、90%,通过向温带暗棕壤中添加两种不同性质的氨基酸,探讨其对土壤碳氮含量及CH4排放的潜在影响,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土壤碳氮含量、pH值及CH4排放速率间的相关性。[结果](1)氨基酸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铵态氮(NH4+-N)含量及CH4排放速率。亮氨酸处理使DOC、NH4+-N含量分别升高21。39%、45。10%,CH4排放速率较CK升高3。20倍,甲硫氨基酸使DOC、NH4+-N含量分别升高21。39%、72。71%,CH4排放速率较CK升高7。00倍;(2)不同氨基酸对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亮氨酸处理使土壤NO3--N含量升高了8。41%,但其对于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性,而甲硫氨基酸能够显著抑制土壤硝化作用,NO3--N含量显著降低了37。90%;(3)土壤不同水分条件对土壤DOC、NH4+-N、NO3--N含量及CH4排放速率均存在显著影响。90%WHC使DOC含量升高11。95%~19。91%,使NH4+-N升高19。83%~35。46%,使NO3--N降低10。05%~23。79%,使CH4排放速率升高至另外两种水分条件的1。48~2。06倍。60%WHC条件使NH4+-N升高13。05%,使NO3--N含量升高24。62%。60%WHC可能是温带暗棕壤硝化作用的最适含水量,90%WHC条件有利于DOC积累,同时对NO3--N的产生存在明显抑制作用;(4)土壤pH与NH4+-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O3--N含量呈正相关。CH4排放速率与NO3--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NH4+-N含量呈负相关,与DO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性质氨基酸添加在温带森林暗棕壤碳氮含量及CH4排放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一定范围内,土壤水分含量的升高有利于土壤NH4+-N、NO3--N、DOC的积累及CH4的排放,但土壤高含水量条件对NO3--N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研究温带森林暗棕壤碳含量、CH4排放及氮转化机制时,建议关注不同氨基酸的差异性作用,同时考虑水分的变化。

    土壤水分氨基酸态氮碳氮含量甲烷温带暗棕壤

    蚂蚁筑巢对纳帕海面山土壤碳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刘攀陆梅吕晶花杨志东...
    11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纳帕海面山森林蚁巢与非蚁巢土壤总有机碳储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配特征,为阐明蚂蚁活动对森林土壤有机碳沉积影响的过程及机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方法]以纳帕海面山云杉-冷杉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比较蚁巢和非蚁巢2种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储量、活性碳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及其碳分配(微生物生物量碳/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总有机碳)的差异,并分析蚂蚁筑巢活动引起土壤理化环境改变对总有机碳储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蚂蚁筑巢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及活性碳组分分配(P<0。05)。其中,蚁巢土壤有机碳储量是非蚁巢的5。7倍;蚁巢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3。8、2。7、4。0、3。5倍;蚁巢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总有机碳均值大小比蚁巢高出1。50%,而非蚁巢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总有机碳均值分别比蚁巢高0。43%、3。30%、3。21%;不同处理和土层仅对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分别解释了96。45%、96。35%、95。13%、94。27%的总有机碳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密度、全氮和速效磷是总有机碳储量的主控因子,而速效氮、速效磷、土壤密度等是活性碳组分积累的主要驱动因子;全钾、含水量分别是颗粒性有机碳与可溶性有机碳分配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蚂蚁筑巢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紧实度、氮磷养分条件等环境因子,进而调控纳帕海面山森林土壤总有机碳储量与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配,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高原湿地面山土壤碳积累过程的土壤动物学调控机制。

    蚂蚁筑巢土壤有机碳储量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分配纳帕海面山森林

    桉木表面构建层状双氢氧化物仿紫光檀颜色

    穆雨晴何林韩王浏浏罗玉芬...
    126-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人工林速生桉木材色较浅、表面色调单一的问题,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对其进行材色调控,仿制名贵木材紫光檀的黑棕色效果。[方法]将与木材高度亲和的钴基金属有机框架(Co-MOF)作为模板和前驱体,利用MnCl2在木材表面发生水解反应,在桉木单板表面制备钴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Mn-LDH);探究桉木单板分别在0。016、0。032、0。064 mol/L MnCl2溶液和20、40、60、80℃条件下表面颜色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探究LDHs与桉木单板表面的结合机理;通过接触角和耐光老化测试评估改色木材的耐水性和耐光老化性。[结果](1)在40℃下,利用0。032 mol/L MnCl2溶液制得的钴锰双氢氧化物涂层桉木单板实现了紫光檀颜色效果,两者的色度值和紫外光谱均相近。(2)MnCl2水解诱导Co-MOF和木材的OH-交换形成金属氢氧化物,生成CoMn-LDH;SEM显示CoMn-LDH具有微纳米复合结构,XRD和XPS分析表明钴和锰分别以Co2+和Mn2+的形式存在,CoMn-LDH为典型的钴锰双氢氧化物;其红外光谱呈金属-羟基振动模式。(3)调色木材的接触角由36。2°增大至49。5°;光照120 h后色差在3~6范围内,属于中质量分辨率下可见色差;表明制备的钴锰双氢氧化物涂层桉木单板表面疏水能力和耐光老化性能均得到提升。[结论]本研究所用调色处理条件温和,能有效改善桉木颜色,提高产品装饰效果和附加值,促进人工林木材的高效利用。

    桉木钴锰层状双氢氧化物紫光檀颜色调色机理耐光老化性木材染色

    无损检测指标与木材横纹局部抗压强度和密度的相关性

    王忠铖杨娜李久林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不同类型和数量的无损检测(NDT)指标与木材横纹局部抗压强度和密度的相关性差异,确定最优NDT指标组合,为基于无损检测手段评估木材横纹局部抗压强度和密度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某典型藏式古建筑木结构梁构件为研究对象,锯解得到横纹局部抗压无疵试样。通过物理力学试验和NDT试验,获得无疵试样的密度ρ、横纹局部抗压强度flc,以及顺纹应力波速vl、横纹应力波速v和微钻阻力F,计算不同NDT指标或指标组合与ρ、flc的线性相关系数,进而对比讨论。[结果](1)使用单一NDT指标预测ρ时,vl效果较好,两者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662,补充微钻阻力均值Fm后可提高15。56%,达到0。765;使用单一NDT指标预测flc时,Fm效果较好,两者相关系数为0。526,在此基础上补充横纹应力波速均值vm,二者相关系数提升26。80%,达到0。667,进一步补充vl后相关系数继续提升7。20%,达到0。715。(2)当两组NDT指标中的基本指标构成一致时,即便基本指标的形式存在差异,两组NDT指标与被预测参数的相关系数也近似。(3)当两个与被预测参数相关性较好的NDT指标组合时,相关系数可能进一步提高;当相关性较好的指标与较差的指标组合时,相关系数接近于前者;当相关性较差的指标与不相关指标组合时,相关系数可能大幅提升,也可能仍然较低;当两个均不显著相关的指标组合时,指标组合与被预测参数仍不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确定合理的NDT指标比一味增加指标数量对相关系数的提高影响更大。综合考虑相关系数提升效果以及由此可能增加的测试工作量,预测木材密度和横纹局部抗压强度时建议分别使用"vl,Fm"和"Fm,vm"的NDT指标组合。

    木结构无损检测木材密度横纹局部抗压强度线性相关性指标预测

    不同构造尺寸下山毛榉木榫旋转焊接SPF基材连接节点的抗剪性能

    马瑞煜王宁高颖孟鑫淼...
    14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明确构造尺寸对木榫旋转焊接节点抗剪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究节点的群栓组合效应。[方法]采用山毛榉木榫旋转焊接SPF(spruce-pine-fir)基材,通过单剪试验,首先研究了端距、间距和行距对节点抗剪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研究了不同直径下的单木榫和双木榫连接节点的抗剪承载性能。[结果]节点的抗剪承载性能主要取决于端距和间距,行距的影响较小。木榫剪切是最主要的节点破坏模式,但当端距≤4d(d为焊接后木榫直径)、间距≤3d时,基材发生了块剪和开裂,承载力大幅降低。随着端距、间距和行距尺寸的增大,节点的峰值荷载先增大后减小。当端距6d、间距5d、行距3d时,木榫旋转焊接节点的抗剪承载性能最优,其峰值荷载分别为3。36、6。68、6。97 kN。木榫旋转焊接连接节点中会存在明显的群栓组合效应,随着木榫直径的增加,节点的群栓组合系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木榫直径≤10 mm时,群栓组合系数大于1。00。[结论]当选用山毛榉木榫旋转焊接SPF基材时,为保证节点的抗剪性能,节点的端距应不小于5d,间距应不小于4d,行距应不小于2d。推荐节点设计时参考端距6d、间距5d、行距3d。木榫旋转焊接节点的群栓组合系数受直径的影响明显,直径范围8~10 mm节点的群栓组合系数更大。

    木榫旋转焊接抗剪性能构造尺寸群组效应

    移动式激光雷达在人工林样地调查中的路径规划方法

    关天蒴王春博王蔚闫飞...
    154-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林业调查规划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利用移动式激光雷达实现森林样地建图与量测过程中,全局一致性地图的准确性与扫描轨迹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对样地观测路径进行合理规划尤为必要。[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结合即时定位与地图创建(SLAM)技术,利用手持式激光雷达对样地进行扫描,根据SLAM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并结合林业样地特点规划出3种手持移动式激光雷达在样地内扫描路径方案并利用LeGO-LOAM算法实现点云地图构建,分析比较各路径建图效果及拟合量测的立木胸径、位置的精度差异。[结果]逐行式路径1拟合的样地立木胸径估计值偏差为2。18 cm,相对偏差为7。74%,均方根误差为2。74 cm,精度高于其他两种路径;在立木位置拟合精度方面,逐行式路径1与多环式路径3整体拟合效果较好,路径1精度略优于路径3,x轴估计值均方根误差(RMSE)为0。077 m,y轴估计值均方根误差在0。157 m,最大误差方向的协方差值为0。124 m,小于其他两路径。[结论]在使用32线激光雷达进行数据采集并基于LeGO-LOAM算法对森林样地进行点云建图进而实现单木因子进行拟合量测中,近似于航空摄影测量航线的路径方案的逐行式的路径1整体建图效果、量测精度相对优于其他路径,为地面移动式激光雷达外业数据采集提供一种合理的路径方案参考。

    林业调查激光雷达SLAM技术精度验证

    功能作图的混合效应模型开发

    王子健叶梅霞张涵邬荣领...
    163-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大肠杆菌菌株丰度和功能作图模型为研究基础,通过在功能作图模型中引入群体的固定效应和个体间亲缘关系造成的随机效应,探究混合效应对功能作图模型性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功能定位框架基础上,使用大肠杆菌动态培养的生长数据作为实际案例,将亚群和SNP基因型作为固定效应的来源,将固定效应因素融入定位模型,提出了Q矩阵模型的扩展;在保留使用方差-协方差模型对随机残差建模的前提下,使用Legendre模型对随机效应建模,开展了固定效应加一般性的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模型1);利用限制性似然估计的方法推导其方差-协方差参数、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开展了固定效应和亲缘关系造成随机效应的混合模型(模型2)分析;利用Zwald检验法推导各标记位点p值的计算方法。[结果](1)2种模型中,95%的标记呈现出p值与期望值相吻合的特点,p值分布在QQ图中的上翘结果满意。(2)模型2相比模型1检测到了更多的SNP位点,表明模型2对亲缘关系造成的随机效应解释性更强。(3)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样本量较小、遗传力较低时,模型假阳性率为4。77%;当样本量为800,遗传力为1%时,模型对QTL的发现率可超过70%;或当样本量为400,遗传力超过1。5%时,QTL发现率也可超过70%。[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在功能作图模型中引入固定效应和亲缘关系造成的随机效应的混合模型的方法较好地完善了功能定位理论,对固定效应中的协变量因素具有较好的校正功能,可有效剖分随机效应与剩余残差;为后续完善功能定位,开发固定效应加亲缘关系(Q+K)模型的软件包奠定了良好基础。

    功能作图关联分析混合效应限制性最大似然估计数量性状位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