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尹伟伦(兼)

双月刊

1000-1522

bldxeb@bjfu.edu.cn

010-6233767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林业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林学基础理论、造林经营、森林经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林业经济、林业机械、木材加工、家具与室内设计、林产化学、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综合评论、学术问题讨论、书刊评价及学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林业院校师生,林业生产、科研管理等部门的科技或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基于2011-202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王敏郭广钰
    10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交互关系,旨在探索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区域协同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方法]从"人口-社会-经济-空间"和"规模-压力-治理-效率"8个维度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大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以其涵盖的9个城市及上海市16个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城市和上海市辖区两个层面,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定量揭示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1)2011-2020年,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呈现出从"基本协调"向"优化协调"演进的积极态势,但各地区发展水平和步调不均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差异性。(2)城市层面,以上海中心城区、苏州-无锡-南通以及舟山3个片区为中心辐射同步发展,呈现多片区发展的空间格局。(3)上海市辖区层面,上海市中心城区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优于上海市郊区,呈两极分化格局。[结论]2011-2020年,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但各地区差异较大,且空间分布不均衡。面对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错位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系统耦合协调视角的差异化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协同发展策略,为都市圈的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都市圈协同发展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

    壳聚糖/明胶/植酸复合阻燃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曾令顺李承禹雒翠梅徐文妍...
    11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提高木材的阻燃性能,扩展生物基阻燃材料在木材中的应用,制备壳聚糖/明胶/植酸全生物基可膨胀复合阻燃涂料,并且探索其在木材上的应用性能。[方法]以壳聚糖和明胶为成膜物质,水为溶剂,按照壳聚糖、明胶和植酸质量比3∶2∶(0~1。5)制备可膨胀复合阻燃涂料;将其涂覆于木材表面后制备木材的阻燃涂层(CGPx)。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观察涂层的形貌结构以及元素分布;使用铅笔硬度仪和附着力检测评估涂层的硬度以及附着力;采用热重测试、可燃耐火测试和锥形量热测试综合评估处理材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最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残炭的形貌结构和元素分布,并分析阻燃机理。[结果]CGPx在木材上表现出优良的附着力和硬度,其中CGP1。5组附着力等级达到1级,铅笔硬度达到7H。CGPx木材表现出优良的热稳定性,其中CGP1。5组残炭率达到44。2%。在可燃耐火测试中,CGPx木材表现出优异的耐火性能。在锥形量热测试中,CGP1。5组热释放速率峰值下降了34。3%,速率峰值出现时间推迟至284 s,总热释放量下降了15。5%,CO和CO2释放速率也有所降低,同时火灾指数为0。189,火焰增长指数为0。708。木材的阻燃性能得到增强。[结论]使用全生物基阻燃涂料涂覆木材的处理方法,有效提高了木材的热稳定性与阻燃性能,丰富了绿色可持续的木材阻燃体系。

    阻燃涂料壳聚糖明胶植酸生物基阻燃涂料速生杨木

    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对表面矿化木材性能的影响

    谢晨张扬
    12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解决木材矿化改性渗透难、矿化位点少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低共熔溶剂(DES)预处理速生杨木、打开木材渗透通道、构建活性位点,研究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对表面矿化木材性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DES预处理杨木构建矿化位点,诱导SiO2在木材表面实现原位矿化,再通过热压制备表面矿化木材,分析DES预处理对表面矿化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作用;以较优条件制备表面矿化木材,并分析其微观结构形貌和热性能。[结果](1)表面矿化木材的密度、质量增长率和表面硬度均随DES预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预处理为2 h时,较未处理材分别提高了35。25%、16。35%和51。53%;表面矿化木材的疏水性大幅提高,预处理0。5 h时初始接触角增大了74。08%。(2)DES预处理可以显著改善表面矿化木材力学性能;当DES预处理时间为2 h时,表面矿化木材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升了20。53%和214。55%。(3)表面矿化处理向木材内引入SiO2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结构,提高木材阻燃性能;DES预处理2 h时,表面矿化木材的质量残余率相较于未处理材提高了70。81%,热释放速率降低了69。9 kW/m2,总热释放量降低了27。3 MJ/m2。[结论]速生杨木经DES预处理和表面矿化联合改性后物理力学性能提升,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良好。

    木材化学物理力学性能阻燃速生杨木低共熔溶剂表面矿化

    基于语义分割和融合算法的草坪杂草定位

    郭朋李文彬徐道春白效鹏...
    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多算法融合的草坪杂草精准定位算法,为草坪杂草的自动识别和清除机器人的除草作业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的多算法融合的草坪定位算法。首先,通过PSPNet网络分割草坪和非草坪轮廓。其次,针对分割出来的非草坪轮廓提取感兴趣的区域,去除非杂草轮廓,保留杂草轮廓。然后,利用Zhang-Suen细化算法提取杂草轮廓骨架线,并获取骨架交叉点数量和坐标位置。最后,利用融合算法依据交叉点数量选择不同的定位策略,实现杂草根部的精准定位。[结果]融合算法定位的杂草坐标与真实杂草根部中心坐标的均方根误差为83。17像素,相比平均质心法减少了14%,相比最小外接圆减少了22%。换算到实际场景之下,融合算法定位的杂草坐标与真实杂草根部中心坐标的均方根误差为12。48 mm,误差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融合算法提高了杂草根部中心的定位精度,降低了杂草定位的误差。[结论]基于语义分割和融合算法的草坪杂草定位方法提高了杂草根部中心的定位精度,降低了单一方法的定位误差,可以为草坪杂草自动识别和除草作业提供技术支持。

    图像处理语义分割算法草坪杂草定位融合算法Zhang-Suen细化提取平均质心法最小外接圆

    天然混交林林分发育阶段划分方法的比较

    徐德鹏许芳泽孙海龙陈美晴...
    13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长白山云冷杉针叶混交林为例,比较林分不同发育阶段划分的方法,确定最适宜长白山云冷杉针叶混交林发育阶段划分的方法,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发育阶段的森林经营策略,为天然林发育阶段的科学划分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天然云冷杉针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共收集2589个样地样本,采用种间联结-最优分割法(A)、林相特征判别法(B)、TWINSPAN双向指示物种分析法(C)、MRT多元回归树法(D)和基于TWINSPAN的判别分析法(E)5种方法,对云冷杉针叶混交林发育阶段进行划分。通过多重比较检验,验证不同发育阶段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使用吻合系数来评估不同方法划分结果间的一致性。最后,从树种组成和林分特征(包括样地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公顷蓄积量、公顷株数、公顷生物量、公顷断面积、针阔比、物种多样性和径级大小多样性9个指标)方面,对5种方法的划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用于描述林分特征的9个指标在不同发育阶段间基本存在显著差异,这表示结果较为可靠。方法D和方法E的吻合系数较高,表示这两种方法的划分结果较为一致;而方法B与其他方法的吻合性均较低。从林分的发育趋势来看,5种方法的划分结果大致相同。随着林分的逐渐发育,林分特征指标普遍增大,多样性指标降低,树种组成趋于简单。主要区别体现在公顷株数和树种组成指标,并且在不同方法的划分结果中,各个阶段之间指标的差异程度和每个阶段的样本量也有所不同。方法E的划分结果更符合林分的生长发育规律。具体来说,第1阶段云冷杉针叶混交林形成期,林分迅速生长;第2阶段林木间竞争加强期,个体显著分化;第3阶段林分发展为近自然林状态,即达到森林经营的目标状态。[结论]基于TWINSPAN的判别分析法能更好地划分林分的发育阶段,并将长白山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的发育过程划分为建群阶段—竞争阶段—近自然林阶段,为森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发育阶段划分云冷杉针叶混交林最优分割法判别分析TWINSPAN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