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尹伟伦(兼)

双月刊

1000-1522

bldxeb@bjfu.edu.cn

010-6233767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林业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林学基础理论、造林经营、森林经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林业经济、林业机械、木材加工、家具与室内设计、林产化学、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综合评论、学术问题讨论、书刊评价及学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林业院校师生,林业生产、科研管理等部门的科技或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永定河水生态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北京门头沟段为例

    邸林栓窦婷婷伦小秀马伟芳...
    10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永定河作为北京西北部水源涵养区河流主脉,经过近年来一系列修复措施后,河流生态状况恢复显著.但由于对河流生态本底模糊不清,导致河流目前仍存在河道断流、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影响了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为摸清其生态本底状况和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开展了永定河北京门头沟河段本底调查,并对河流水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方法]基于分区分类分级的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涵盖水文、生境、水体、水生物和社会服务5方面14项指标的水生态质量评价体系.针对山峡段和平原段指标间重要程度的差异,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赋予了两套权重值,来对河流水生态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本底调查结果表明:永定河门头沟段存在个别地区水质指标超标、底泥营养物质含量普遍较高的情况.其中下游雁翅−三家店段、三家店−卢沟桥段在一年内断流时间较长,分别达到324和309 d;上清水−斋堂段处于全年无水的状态.评价结果表明:各有水河段均处于"较健康"状况,河流整体生态状况较好.[结论]山峡段基本满足生态涵养功能区的要求,平原段在维持其基本生态功能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整体来看,河流水生态质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变异特征,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变差.

    永定河水环境水质量调查生态评价

    基于D8与NSGA-Ⅱ耦合算法的浅山区绿地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陈泓宇董宇翔林辰松
    11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雨洪问题已经成为浅山区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绿地低影响开发是解决浅山区雨洪问题的重要手段.构建一套面向径流控制效果、建设成本等多元目标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布局优化方法,能够为浅山区雨洪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有助于浅山区的未来高质量发展.[方法]从浅山区绿地规划设计特征与径流特点入手,耦合D8与NSGA-Ⅱ算法,构建基于栅格数据的低影响开发布局优化平台,实现协同径流控制效果与建设成本优化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类型、规模空间量化布局,并将石家庄西山郊野公园作为实验对象,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分别在重现期5、10和20年2 h降雨模拟情景中,得到实验对象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优化解集24、30和30个,并识别得到各模拟情景LID设施建设的"理想投资上限点"为7514.1万元、6634.4万元和6065.1万元;在ArcGIS中可视化各模拟情景所得"理想投资上限点"对应的LID设施布局方案,发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调蓄水体呈散点状分布,植草沟呈分散的小规模线性分布.[结论]D8与NSGA-Ⅱ耦合算法能够良好地匹配浅山区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情景,简化了传统绿地低影响开发繁琐的设计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径流峰值流量与LID设施成本存在边际效益递减效应,且随着降雨重现期增大,边际效益递减效应加剧;相对其他LID设施,透水铺装与雨水花园的建设性价比更高;实验对象的可视化模拟结果基本符合设计原理与真实设计情景,能够良好地指导规划设计;未来应重点探究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优化与绿地规划设计的协同方法,同步规划设计方案以置入必要的约束条件,从而提升设施布局结果的合理性和指导性.

    浅山区低影响开发多目标优化方法NSGA-Ⅱ风景园林

    浙江舟山群岛彩化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园林应用评价

    饶显龙何田恬王冰彦刘华红...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浙江舟山群岛属于典型的海岛地理格局和地貌特征,分布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本研究对舟山主要海岛的自然植被和城市绿地中的本地彩化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构建评价模型,筛选出适合应用于舟山园林绿地彩化的植物资源.总结和分析彩化植物在舟山园林绿地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舟山乃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相对科学的舟山海岛植物资源依据.[方法]本研究应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舟山本地彩化植物资源进行相对客观的定量评价,从风景园林学和生态学的视角,建立美学价值、生态适应性、栽培管护特性、生态价值(效益)等4方面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在征求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根据舟山的气候和环境特点确定了本地彩化植物的18个评价指标,对其进行权重赋值和模型评价.[结果]在对舟山城市绿地和自然植被进行详实调查的基础上,根据6大原则,共筛选出花、叶、果或枝(皮)具有色彩变化的本地彩化植物66种,隶属于38科,56属.其中,综合评价结果为Ⅰ类(Tj ≥ 3.5)的有15种;Ⅱ类(3.5 > Tj ≥ 3.0)的24种;Ⅲ类(Tj < 3.0)的27种.[结论]由于舟山本地土地资源紧张,可对66种综合评价相对较高的本地彩化植物资源进行开发生产,建议重点开发利用和推广应用综合评价为Ⅰ类的15种本地彩化植物资源;综合评价为Ⅱ类的24种本地彩化植物,可作为丰富舟山城市色彩和植物多样性加以开发和利用;综合评价为Ⅲ类的27种彩化植物资源,可向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的长三角地区推广生产和开发利用.

    舟山群岛本地彩化植物资源评价园林应用层次分析法(AHP)

    砂光处理对芦苇刨花板粉末涂饰性能的影响

    韩祎昀代孟元唐睿琳张扬...
    137-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芦苇刨花板表面特性及其对于环氧聚酯粉末涂料涂饰效果的影响作用,为芦苇刨花板的粉末涂料涂饰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依据.[方法]选用环氧聚酯粉末涂料,采用静电喷涂方式涂布于砂光处理的芦苇刨花板基材表面,在130 ℃条件下固化3 min制备了粉末涂料涂饰的饰面芦苇刨花板.在表征涂料固化行为和芦苇刨花板表面性能基础上,研究了砂光处理对板材表面性能与粉末涂料涂饰效果的影响.[结果]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平均粒径为31.5 μm,在130 ℃条件下固化良好;砂光处理可以有效除去芦苇刨花板表层的预固化层和劣化物质,随着砂带目数的提高,芦苇刨花板表面的粗糙度和润湿性均有所改善,实验所选的范围内,240目砂光处理的效果最好;随着砂带目数的提高,粉末涂料在基材表面的流动性得到改善,所形成的涂层也更加平整,涂层平均厚度为125.4 μm,漆膜附着力为0级,铅笔硬度可达3H以上.[结论]芦苇刨花板基材经过80目、120目、180目、240目砂带逐级砂光处理后与环氧聚酯粉末涂料结合性能良好,外观质量较优,该方法可以用于芦苇刨花板的粉末涂料涂饰.

    芦苇刨花板粉末涂料砂光处理涂膜性能

    金佛山方竹细胞构成、形态及细胞壁层构造变异性

    刘文娟王滔赵福泽林剑...
    14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究金佛山方竹细胞构成、形态及其细胞壁层构造特征,揭示其随竹龄、竹秆轴向部位的变化规律以及与环境气候因素的相关性,从而丰富其基础解剖数据,促进金佛山方竹秆材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方法]以1 ~ 5年生金佛山方竹天然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切片法和富兰克林离析法制得永久横纵切片和离析单根纤维,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并测量其组织比量、维管束、纤维细胞、基本组织薄壁细胞以及细胞壁壁层结构等特征.[结果]金佛山方竹基本组织占比(体积比)最大,为56.16% ~ 65.92%;纤维组织占比次之,为27.69% ~ 34.18%;输导组织占比最小,为6.40% ~ 9.85%.维管束类型为开放型和半开放型,维管束密度、径向宽度和弦向宽度随竹龄、竹秆轴向变化差异均显著,宽度径弦比几乎一致,介于1.2 ~ 1.3之间.纤维细胞长度在1.7 ~ 2.1 mm之间,长宽比为110 ~ 133,属于长纤维等级.薄壁细胞形态多样,存在显著的竹壁径向差异.纤维细胞次生壁层数为奇数层,最高达9层,呈现出宽窄交替的特征;薄壁细胞次生壁层数也为奇数层,最高达9层,每层厚度近似相等,呈现出松紧相间的特征.竹壁不同位置的细胞壁层数存在差异性,但细胞壁最高层数随竹龄与竹秆轴向部位变化差异不显著.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影响金佛山方竹的输导组织比量,呈负相关关系;气温显著影响维管束尺寸和薄壁细胞次生壁厚,前者呈负相关关系,后者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金佛山方竹显微构造特征在竹龄和竹秆轴向部位两个变化模式下存在一定的构造差异性,但没有明显变化规律,3 ~ 4年生金佛山方竹显微构造特征相对趋于稳定.此外,环境气候因素与金佛山方竹解剖构造特征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与输导组织比量、维管束尺寸和薄壁细胞次生壁厚等存在显著相关性.

    金佛山方竹显微构造竹龄竹秆纤维细胞薄壁细胞

    竹集成材水性漆涂饰工艺及附着机理研究

    林欣雨张秋昊黄艳辉皇权飞...
    158-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竹集成材性能优异,常被用于家具、建筑等行业.涂饰水性漆能有效保护竹集成材,目前竹集成材水性漆涂饰面临水性漆渗透困难、附着力差的问题.因而探究涂饰工艺及清漆和色漆对竹集成材水性漆的漆膜性能和附着机理的影响,有助于解决竹集成材水性涂装的难题.[方法]以竹集成材为基材,采用简易的多次喷涂底漆的涂饰工艺将水性清漆和色漆进行涂饰,并对漆膜硬度、附着力、光泽度、表面粗糙度进行测试,进一步利用电镜和红外分析探究漆膜在竹集成材上的附着机理.[结果]清漆漆膜硬度为1H,附着力为0级,而色漆因含有颜料,硬度更高为2H.颜料颗粒的存在影响了成膜的交联程度,使得色漆的附着力较差为1级,表面粗糙度高于清漆.说明本涂饰工艺能保持较强的附着力与漆膜硬度,能够对基材进行较好的保护.经过水性漆涂饰后的竹集成材表面光泽度显著增加,纵向的光泽度提高了5倍以上,大大提高了其装饰性能.且清漆涂饰前后总色差值较低,说明清漆能较好地保持竹集成材本身的颜色.水性漆中的成膜物质与基材之间产生了物理和化学结合,有助于水性漆更好的附着.[结论]本研究探明了竹集成材水性清漆和色漆的影响以及水性漆漆膜的附着肌理,为竹材的水性化涂装及性能提升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竹材水性漆水性色漆漆膜性能附着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