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郑进保

双月刊

0476-0301

jbnuns@bnu.edu.cn

010-62207851

100875

北京新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和技术科学、环境科学、交叉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其中属省部级以上各种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占90%左右。正努力实现“国内第一源、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学术刊物”的办刊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序列遥感降水产品在黄河流域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评估

    孙彤李艳忠陈力成硕...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983-2019年流域298个气象站点插值得到的格网降水(CMA)为标准,采用相关系数、相对偏差和均方根误差等统计指标,评估了 3种降水产品对月、季、半年、年4种时间尺度(SPI1、SPI3、SPI6、SPI12)干旱特征的表征能力.研究发现:PERSIANN-CDR在监测干旱年际(SPI12)波动情况和量化干旱面积方面,总体估算结果偏大,但仍明显优于其他2种产品;多源集成产品MSWEP在估算降水量和捕捉降水空间分布格局方面,优于其他2种产品,但在气象站稀疏、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上游区,其一致性具有较大地区差异;PERSIANN-CDR和CHIRPS产品适用于表征中期干旱,而MSWEP适用于表征短期干旱;MSWEP能较好地捕捉CMA的SPI值变化趋势以及典型干旱事件的空间分布情况,但总体上3种产品对典型干旱事件识别方面(降水量及其空间捕捉)均需进一步改进.

    遥感降水干旱监测适用性SPI黄河流域

    基于生态原则的青藏高原行政区划调整思考

    潘峰华刘紫星葛岳静宋长青...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传统行政区划原则和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实践对生态因素考虑不够,甚至与生态治理产生了冲突.本文提出行政区划要注重生态原则,要以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开发作为行政区划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出发点.在生态意义重大的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应该成为提升生态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依据生态原则调整和优化行政区划,要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区划的指导作用.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行政区划的分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治理,重要生态项目的规划建设也对现有的行政区划格局提出了挑战.未来应该考虑将行政区划调整作为促进青藏高原生态治理的手段,通过发挥行政区划的资源效应,提升青藏高原的空间治理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行政区划生态原则空间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青藏高原

    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任书义宋长青叶思菁刘晨钰...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为研究区,从土壤性状和技术条件评价耕地质量,识别其主导限制因子,探索其宏观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耕地生产力、保障高原地区粮食安全提供支撑.基于主观和客观综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引入随机森林(RF)方法探索区域宏观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影响.结果显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耕地主要以中等地为主,面积占比为44.6%,中等地多为青海省的湟水谷地地区的坡耕地,较高的田面坡度制约了耕地高效利用.海拔和距城镇距离对于高原地区整体耕地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多数地区,海拔与耕地质量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距城镇距离对于耕地质量的影响存在空间差异;在藏中南和边疆带区,受到技术条件影响,高质量耕地往往布局在城市周边;在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邻近城市周边的耕地土壤质量更低,土壤退化更易发生.

    耕地质量青藏高原土地利用随机森林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能值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减贫关系分析——以雅江县食用菌产业园为例

    高雅董孝斌张玉芳牙茜葭...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雅江县食用菌产业园区的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能值分析方法构建生态减贫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产业园区建设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贫困户减贫的效果,综合评估产业减贫模式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园区的食用菌产业系统比传统农田系统更具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更高的供给功能和文化功能能值服务量,其减贫效果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提供同等生态系统服务的情况下,食用菌产业系统提供的生态减贫能力强于农田系统,一定程度上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生态系统服务能值分析减贫产业可持续发展

    森林蓄积量的碳达峰行动目标与经济发展期望对福建省土地利用/覆被的权衡影响

    高怡凡杨志衍彭荣开孙子芸...
    129-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CLUMondo模型,探究福建省在生态预期目标(生态效益最大化且森林蓄积量不低于目标值)、经济预期目标(满足经济发展目标且林地面积不减少)以及常规协调预期目标(生态、经济目标均按现状稳定发展)下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研究表明:1)CLUMondo模型适用于福建省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2)福建省若要在未来尽可能保持现有林地面积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森林管理水平,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3)福建省应在未来优化城镇规划开发格局,加强城市、生态等主题功能区的集约高效发展,保证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为促进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助力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土地利用变化CLUMondo模型情景模拟碳达峰GEP福建省

    青海省北川河径流量与水文地貌特征的关系分析

    董晋鹏赵霞陈东升
    138-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北川河流域5个水文站径流量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30 m分辨率的DEM数据提取了与径流量相关的水文地貌特征因子,通过对多年平均径流量与水文地貌特征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经过共线性诊断筛选水文地貌特征因子,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北川河流域从上游到下游地形趋于平坦,水系发育程度更高,汇流能力更强;影响多年平均径流量主要的宏观地形因子贡献率分别是地形湿度指数(50.66%)和地表粗糙度(44.33%),主要的微观地形因子贡献率分别是剖面曲率(36.25%)、高程(27.26%)和坡向变率(24.31%),主要的水系形态指标贡献率分别是节点连接率(54.16%)和面积高程积分(32.95%).上述结果为深入理解北川河流域的水文地貌关系提供依据,为研究其他小流域的不同水文节点,特别是上下游的水文地貌特征以及径流量与水文地貌特征的关系分析提供思路参考.

    水文地貌特征径流量多元线性回归共线性诊断相关性

    基于不同因子筛选方法的LightGBM-SHAP滑坡易发性研究

    陈丹璐孙德亮文海家辜庆渝...
    148-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选取23个评价因子构建滑坡致灾因子数据库,利用地理探测器与皮尔逊-主成分分析2种因子筛选方法选择因子最优组合;基于Bayesian-LightGBM-SHAP混合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分析影响黔江区滑坡发生的主导因子.初始模型的AUC值为0.801,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Bayesian-LightGBM模型AUC值为0.824,GeoDetector-Bayesian-LightGBM模型AUC为0.835;由因子重要性可知,多年平均降雨量、高程、POI核密度与距河流距离是滑坡发生的最主要因子,而输沙指数、水流动力指数与坡位对滑坡的发生影响较弱.因子筛选法-Bayesian-LightGBM相结合的混合模型能够提高模型的准确性,为构建合理因子数据库提供参考框架;通过与因子重要性的结合分析,验证了地理探测器能够准确探测各因子对滑坡发生的贡献值,突出各滑坡地理因子组合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探究各因子与滑坡之间的关系.

    滑坡易发性区划地理探测器皮尔逊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贝叶斯优化LightGBMSH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