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郑进保

双月刊

0476-0301

jbnuns@bnu.edu.cn

010-62207851

100875

北京新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和技术科学、环境科学、交叉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其中属省部级以上各种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占90%左右。正努力实现“国内第一源、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学术刊物”的办刊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973-2015年年楚河上游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分析

    班春广徐宗学苟娇娇彭凯锋...
    748-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藏高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敏感且不确定性最大的地区.本文选取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年楚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流域两气象站(江孜和帕里站)1973 2015年逐日气温、降水数据,以及江孜水文站月流量数据,采用Mann Kendall检验、线性趋势法等多种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气温、降水、径流的年际和年内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影响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年楚河上游流域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增加速率为0.02℃·a-1,降水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减少速率为0.39mm·a-1;2)流域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 10月,年均径流量整体呈减少趋势,但在1973-2000年表现为增加趋势,2000年之后呈减少趋势;3)流域内冰川和积雪面积在2006年后呈明显减小趋势,但降水变化仍是流域径流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全球变暖引起年楚河上游流域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径流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将进一步加剧流域水资源短缺,影响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配置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径流变化趋势突变雅鲁藏布江年楚河

    基于Copula淮河流域水文干旱频率分析及影响研究

    姚蕊孙鹏张强温庆志...
    75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游程理论识别水文干旱特征变量,基于马尔科夫蒙特卡洛等方法选出最适合的概率分布函数,分析淮河流域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联合频率特征,并对引起水文干旱特征频率变化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淮河干流上游的干旱次数大于干流中游,干流上游的干旱历时小于干旱中游.淮河支流的干旱次数和干旱历时介于干流上、中游之间,其中淮河南岸的史灌河流域干旱发生次数高于其他2条支流.淠史杭灌区水利工程等导致蒋家集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相关性较低.2)广义帕累托和广义极值分布函数是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拟合最优单变量分布函数,Joe Copula是干旱特征拟合最优的多变量Copula函数.在重现期小于30 a一遇的干旱历时从长到短依次呈现干流下游、支流、干旱上游,随着重现期的增加,淮河北岸阜阳的干旱历时增加趋势最显著,其次是蚌埠站和班台站.干旱烈度与流域面积呈显著负相关.3)干流站点的联合重现期要大于支流,支流站点在遭遇长干旱历时或强的干旱烈度的干旱事件的概率要大于干流.干流站点的同现重现期却小于支流站点,这反映了干流在遭遇长干旱历时且强干旱烈度的干旱事件的概率要大于支流,干流上游站点与干流下游站点存在同样的规律.

    水文干旱频率分析Copula函数淮河流域

    2013-2017年北京市地闪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张文慧贾梁贺晓冬岳栖鹤...
    764-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ADTD-2C型VLF/LF三维闪电定位仪对北京市2013-2017年地闪的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北京市地闪活动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5-2017年,北京市地闪频次及电荷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年地闪时间及频次显著增加,正地闪比例大幅提高,负地闪比例相应降低;2)2013-2017年北京市地闪活动年内分布不均,显著集中于6 9月份,白天比夜间活跃,午后至傍晚最频繁;3)一天内正、负地闪的小时强度变化相反,正地闪活动白天比夜间强度略高,而负地闪强度夜间显著高于白天,正地闪强度均值显著高于负地闪,危险性增加,地闪小时频次与小时强度均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日间地闪密度高值区受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影响分布不均,5年间北京市密云区和平谷区地闪密度降低,其余14个区县密度增加,南部增幅显著大于北部.研究成果以期充实对北京市对流天气事件气候规律的认识,为北京市雷电预报预警及防雷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云地闪正地闪负地闪北京市时空分布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及空间类型研究

    徐州林孝松罗朝杨
    772-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及空间类型,可指导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老年友好城市相关政策制定.基于第5、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以重庆市为研究范围,以乡镇街道为最小空间尺度,以10 a为时间尺度,构建由老年人口数量、比例和密度组成的综合老龄化指数,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重庆市老龄化集聚性及集聚位置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空间类型划分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重庆市老龄化程度加剧,并由主城区向郊区扩张,老龄化集聚效应减弱,分布格局由“中心边缘”向“圈层结构”转变;2)都市经济发达圈以自然老化和集聚稀释为主,虽有大量年轻人涌入,但老化型乡镇街道数量仍多于年轻化型;3)渝西经济走廊呈现以年轻人大量流失为主的残留老化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以自然老化型为主,重庆市老龄化整体呈现一种主城区和边缘地区低于近郊地区的夹层结构.

    老龄化综合老龄化指数时空演变空间类型重庆市

    气候变化对大盈江流域径流的影响

    窦小东李蒙易琦张万诚...
    780-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大盈江流域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基于SWAT模型,通过设置不同情景,定量分析了气候要素对流域内径流的影响,并结合RCP4.5、RCP8.5这2种气候情景对流域未来径流的变化进行了预估.结果显示:1)SWAT模型在大盈江流域径流模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用SWAT模型进行流域的径流模拟,率定期模型参数R2、CEns分别为0.68、0.66,验证期R2、CEns分别为0.69、0.67;2)流域内径流的变化趋势与降雨量变化趋势成正比,与气温变化趋势成反比,1995-2015年间,大盈江流域内降雨的减少和气温的升高导致月均径流量下降3.58 m3·s-1;3)在RCP4.5和RCP8.5这2种气候情景下,2021-2050年大盈江流域径流均呈减少趋势,减少的速率分别为15.43亿和6.48亿m3·(10a)-1,这与1976-2015年间,流域实测径流减速为1.87亿m3·(10 a)1的变化趋势一致,但这2种情景下,径流的减少趋势明显增强,分别达到1976-2015年减速的8.26、3.47倍.

    SWAT模型大盈江流域气候变化径流模拟

    六个全球历史土地覆盖数据集数据来源的对比分析

    叶瑜李俊卢钰洁方修琦...
    786-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从源数据角度分析了当前存在的6套全球历史土地覆盖数据集是如何发展和改进的,并对比了这些数据集的数据来源的继承性及其在空间覆盖范围和分辨率上的差异.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HH数据,SAGE和HYDE2.0不断地添加亚国家尺度的数据并将土地利用统计数据进行网格化;HYDE数据集的不同版本,通过不断搜集亚国家人口数据和人均土地利用估计而进行不断提高和完善;LSCAN数据集改进了欧洲殖民国家的土地利用分配;LUH数据集以HYDE和SAGE/H YDE为输入情景,模拟了年土地利用转化率;KK10数据集似乎是与HYDE相独立的一套数据集,其假定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人均土地利用逐渐降低.2)HYDE2.0的数据源主要包括Ramankutty等、Richard等、Richard、Goldewijk等,其耕地数据源的空间分辨率存在差异:美国为州尺度,南亚和东南亚为国家尺度,其他区域为大洲尺度,且大洲尺度的耕地数据均已通过假定区域内各国家耕地与该区域变化趋势相同的方法而降尺度到了国家尺度.HYDE3.2的源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已与HYDE2.0没有差异,所有区域都通过历史人口和人均土地利用而获得国家尺度或亚国家尺度的耕地数据估计.3)未来改进数据可靠性的可能的途径有2个:一是补充人均土地利用估计和改进其可靠性;二是采集和补充国别以下尺度的耕地和牧草地面积数据.

    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数据源空间覆盖分辨率

    华北克拉通北缘承德下板城盆地三叠系二马营组凝灰岩夹层SHRIMP锆石U-Pb定年及源区分析

    辛补社
    796-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目前对华北克拉通北缘承德下板城盆地三叠系二马营组的时代归属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以该盆地二马营组上段一厚层火山凝灰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精度的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以准确厘定其沉积时代与来源区.定年结果显示,该凝灰岩层的沉积年龄为(243.5土3.3)Ma.依据定年结果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盆地二马营组的沉积时代应为中三叠世早期,即中三叠世安尼期,而不是一些学者认为的晚三叠世或中-晚三叠世.对年龄较为集中的锆石进行了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表明其具有较低的εHI(t)值(-7.7~-6.1)和较老的二阶段模式年龄(1.66~1.76 Ga).结合凝灰岩定年结果中所携带的继承锆石信息,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表明火山凝灰岩应来源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内蒙古隆起,而非其北邻的兴蒙造山带.

    华北克拉通北缘下板城盆地二马营组凝灰岩锆石SHRIMPU-Pb定年Lu-Hf同位素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