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杨桦

月刊

1007-3612

BJTD@chinajournal.net.cn

010-62989268

100084

北京海淀区信息路48号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的体育综合性学术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发表教学、训练、科研的最新成果,刊登学术论文、研究简报、文摘、科研动态、科技简讯等文章。辟有“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生物科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栏目。被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录。论文学术水平高,学科领域广,信息容量大。发行到澳、日、美、东南亚等国和港台地区。读者对象是国内外体育科技工作者、教练员以及体育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氧运动通过降低孤独症小鼠心肌损伤提高心功能

    刘纽薛亚奇王世娇甄志平...
    11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诱导的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小鼠心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42只4周龄C57/BL6雌性和雄性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CTL),VPA 诱导孤独症组(valproic acid,VPA),VPA+有氧运动组(VPA+Exercise,VPE),每组 7 只.采用VPA对胚胎第(E)12.5怀孕小鼠进行单次腹腔注射制备孤独症小鼠模型,VPE组雌雄小鼠进行为期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运动结束后进行空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的行为学检测;采用心动超声检测心功能.Elisa试剂盒检测心肌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评价心脏抗氧化能力;乳酸脱氢酶(LDH)、脑钠肽(BNP)、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评价心脏损伤;采用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孤独症雌雄小鼠自由活动度显著降低,焦虑情绪显著增加并存在显著认知功能缺陷;8周有氧运动干预后雌雄小鼠自由活动度显著增加,焦虑情绪和认知功能缺陷显著改善(P<0.01,P<0.05),表明孤独症造模成功.与CTL组比较,VPA组雌雄小鼠 FS%和 EF%显著降低(P<0.01),LVEDV、LVESV、LVIDd、LVIDs 和 E/e'显著增大(P<0.01),心肌局部和血清T-AOC和SOD均显著下降(P<0.01,P<0.05),MDA、LDH、BNP、CK和CKMB均显著上升(P<0.01,P<0.05),TUNEL染色阳性颗粒显著增加(P<0.01);与VPA组比较,VPE组雌雄小鼠EF%和FS%均显著升高(P<0.01),LVEDV、LVESV、LVIDd、LVIDs 和 E/e'显著降低(P<0.01,P<0.05),心肌局部和血清T-AOC 和 SOD 均显著上调(P<0.01,P<0.05),MDA、LDH、BNP、CK 和 CKMB 均显著下降(P<0.01,P<0.05),TUNEL染色阳性颗粒显著下降(P<0.01).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可严重损害雌雄小鼠自由活动量和认知功能,增加焦虑情绪,损害心肌抗氧化能力,增加心肌损伤,降低心功能.有氧运动干预可改善孤独症雌雄小鼠心肌抗氧化能力,减轻心肌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提高心功能,改善孤独症行为.推测,缓解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有氧运动改善孤独症心功能的重要靶点.

    有氧运动孤独症心肌损伤心功能

    北京体育大学与新中国体育外交:三则影像史料的解读与启示

    夏天
    12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影像史学理论,以北京体育大学与新中国体育外交的三则历史影像为研究对象,从影像生产、影像语言、视觉叙事和表意功能4个维度对历史影像进行深入解读,探析了北京体育大学在新中国体育外交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总结了体育历史影像研究的一般性规律.研究发现,北京体育大学作为"新中国体育橱窗",在展示新中国体育成就、促进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推动国家外交关系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历史影像在体育研究领域展现出多重价值,不仅具备视觉直观性和现场感,还通过情感共鸣和代人感有效再现历史场景.它推动了体育史研究方法的创新,促进了体育史研究从学术领域走向公众视野,并成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纽带.然而,这一研究领域也面临着影像本身的片面性、创作的主观性以及保护与应用等挑战.尽管如此,体育历史影像作为体育史研究的新载体,不仅为体育史的重构与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也为其理论与实践开辟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可能性.

    影像史学体育历史影像体育口述史体育史体育外交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武术"内搏外搏"的历史本质发微——基于明中后期武术古籍的考论

    蒋德龙蒋愿望
    14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传统小学、文献学、武术史学角度,深化对中国武术的历史本质的探讨和认知.论证以明中后期武术古籍刻本、抄本的原件或影印件为中心,以明朝首辅大臣沈一贯《搏者张松溪传》之"搏"的考证为切入点,将"搏"归置于中国武术发展史当中,纵贯前后、对比分析,得出结论:1)《搏者张松溪传》之"搏"是古代繁体"搏"(tuán)的异体字,简体为"抟",是流行于明中后期的武学概念,体现出了静气、凝聚、凭借这几层独特含义,显现为"修习者气质的'静省'、招势的'转圆'、内在精气神锻炼及'搏穴'秘技修炼"等内容.2)"搏"的武学内涵在明朝万历时期凸显,且融入到了中国武术界官方和民间的各个层面;中国武术历史进程在这一时期升华到了内在超越性的搏(术以至道),形成了"内搏外搏"的本质特征.3)"搏"的武学内质在武术发展历程中薪火相传,以"推手"之名延续至今;讨论中国武术的发展,不应只围绕"技击之争",需要把握其"内搏外搏"的历史本质,回归到"搏搏相合"的修炼路径上.

    中国武术张松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