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苏杰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次实验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手足显微外科患者在手术之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手足外科的患者,总共88例患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首先就要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随时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再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患者在手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以及经过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缓解疼痛的情况.结果:比较不同时间段患者的疼痛情况可知:患者在经过手术之后的12:00-16:00和20:00-24:00这两个时段疼痛的程度是最大的,而且持续时间最长,且明显地高于其他的四个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手足显微外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之后,一般开始疼痛的时间是在中午以及夜间,如果在半个小时之类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缓解疼痛的效果比较好.

    手足显微外科患者疼痛情况护理干预效果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齐银风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属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手术联合化学药物、放疗是目前临床中的常用治疗方式,然而为提升患者的康复水平,则需要对其予以良好的护理配合.在目前的护理技术条件下,综合围术期护理模式为常用模式.本文将论述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相关措施.

    乳腺癌手术放疗综合护理

    阶梯性镇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状况的影响分析

    胡陆波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阶梯性镇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诊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镇痛护理,观察组40例,采取阶梯性镇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依从性(95.00%)高于对照组(67.50%),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镇痛缓解率(92.50%)高于对照组(65.00%),组间对比,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49.16±5.38)分、SDS评分(49.36±5.78)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对比,P<0.05.结论:阶梯性镇痛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患者镇痛依从性,增加镇痛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阶梯性镇痛护理恶性肿瘤负性情绪疼痛状况

    以心理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不良心理状态影响

    刘文慧余忠香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借助以心理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策略,就胫腓骨骨折患者手术之后所出现的不良表现,尤其是心理层面的对应问题开展探析,为科学调控患者心理状态,有效优化心理问题而提供指导与帮助.方法:利用随机筛选的方式,在2019年1月-2020年4月进入我院,开展胫腓骨骨折手术的治疗的患者中选取样本病例22例,对其术后心理情况开展探析.借助不同护理方式,选取常规组患11例,干预组病患11例.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至常规组,将心理支持策略应用至干预组,通过对组别病患所出现的不良心态改善情况、膝关节评分以及主观评分等作为对比和评价标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心态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膝关节评分以及主观评分更佳,P<0.05,差异明显.结论: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在常规功能锻炼康复的基础上联用心理支持,能够进一步带动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实现病患问题的高效优化与深度改进,并将这一研究成果在今后类似病患问题护理中应予以推广.

    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膝关节评分主观评分量表

    重症急性胰腺炎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进展分析

    余丽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急性全身消耗性疾病,病死率比较高.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营养治疗作为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抑制胰液和胃酸分泌、禁食以及胃肠减压均为关键.在营养治疗中肠内营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除有营养支持作用外,对肠蠕动功能恢复还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机体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改善.本次研究笔者就急性重症胰腺炎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鼻空肠管

    脑卒中患者应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的口腔护理效果观察

    区露媛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应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1月-12月间收治的脑卒中昏迷患者60例,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球擦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冲洗刷牙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整个护理期内,是否出现牙龈出血、牙龈磨损、口臭、口腔溃疡、炎症等相关并发症,并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对护理人员的劳累程度进行评价,有护理人间自行选择0-10分,其中0分表示不劳累,5分为劳累,10分为非常劳累.对患者的护理全程进行时间评价,包括准备时间与操作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未发并发症12例,观察组未发并发症26例,两组患者对比x2=14.067,P<0.01有意义.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劳累程度评分为6.65±0.71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劳累程度评分为2.32±0.12分,两组护理人员的劳累程度评分对比t值=32.9362,P<0.01有意义.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准备时间为3.18±0.17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准备时间为0.71±0.02分,两组护理人员的劳累程度评分对比t值=79.0358,P<0.01有意义.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为8.18±2.18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为6.42±0.03分,两组护理人员的劳累程度评分对比t值=4.4216,P<0.01有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护理人员的劳累程度,缩短护理全程进行时间,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脑卒中冲吸式口护吸痰管口腔护理

    产前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的影响评价

    金慧敏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开展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将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应用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孕产妇进行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2019年1月到12月本院妇产科接诊的孕妇80名,用随机数表法划分成研究、常规组,每组40例产妇.常规组完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产前提供个性化护理.总结对比两组产妇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心理指标以及分娩结局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产妇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相对于常规组产妇而言更高,对比有意义,P<0.05;产前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负面情绪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产后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及其家属的负面情绪指标差异突出,对比有意义, 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为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提供个性化护理具备较高应用价值,可以显著提升产妇分娩质量,提升产后康复效益,值得普及.

    产前护理个性化护理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临床影响

    1例结核性脑膜炎昏迷患者的护理

    潘威岐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了1例结核性脑膜炎昏迷患者的护理措施.护理要点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一般护理、管道护理、高热护理、气道护理、降低颅内压、健康指导等.经精心护理后,护理效果良好,患者由昏迷状态转为清醒状态.

    结核性脑膜炎颅内高压护理

    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应用的价值研究

    何兆梅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09月至2019年09月新生儿96例,将新生儿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及新生儿依从性.结果:对照组在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差异不显著,研究组在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差异显著.对照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为(4.07±0.22)分,研究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为(1.22±0.19)分,数据对比差异显著,t=67.926,P<0.05.新生儿依从性比较中,对照组为77.08%,研究组为93.7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x2=0.021,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给予疼痛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新生儿疼痛感,保持新生儿舒适状态,提高新生儿依从性.

    新生儿护理疼痛护理干预依从性

    探讨预见性与针对性护理用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汤文红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与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20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根据不同护理分为2组,对照组(n=28)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28)接受预见性与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次数.结果: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HAMA、HAMD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与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治疗依从性提升,降低出血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针对性预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