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吉妮环取出技巧的临床观察

    刘瑞霞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注意取环技巧,使用简单、常用、普通手术器械,一次性成功取出吉妮环的方法,减少患者痛苦,降低手术费用.方法:将60例要求取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普通取环钩、大号血管钳,取出吉妮环.对照组使用大号血管钳,钳夹尾丝,牵拉取出吉妮环.对比两组患者的取环成功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取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意手术技巧,使用普通取环钩、大号血管钳,取吉妮环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手术费用低,普通常用器械即可完成,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值得推广.

    取环技巧取环钩吉妮环

    临床重型颅脑外伤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张莉莉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临床重型颅脑外伤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2组:对观察组(30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MSE、NFD、B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的MMSE、NFD、BI评分显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MMSE、NFD、BI评分显示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优(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示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临床重型颅脑外伤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临床重型颅脑外伤护理过程优质护理服务效果

    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

    王新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替普瑞酮药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乡镇1级医院2016年5月-2019年12月的60例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联系患者入院编号情况分组,分为甲组入院编号单数、30例,乙组入院编号双数、30例.甲组采取替普瑞酮实行治疗、乙组使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比较甲组乙组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乙组(P<0.05).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和乙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前,甲组、乙组心理评分比较不存在统计学的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病例心理评分情况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应用替普瑞酮药物的效果显著、有效,同时能保证患者治疗安全、不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不良心理情绪,所以值得在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应用、推广.

    替普瑞酮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

    60例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通嘎拉嘎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择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否出现斑块以及血脂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中医证型分布,结合中医诊断方式,对患者进行辨证分析,研究患者临床特点.结果:60例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男12例,占比20.00%,女48例,占比80.00%,女性患病率明显更高,其中28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占比46.67%,其中颈动脉内膜可见斑块形成患者35例,占比58.33%,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25例,占比41.67%,在中医证型中,脾肾两虚证患者28例,占比46.67%,肝郁阴虚证患者20例,占比33.33%,其他征型患者12例,占比20.00%.结论:在老年人群中,出现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女性患者更多,应当注重对老年女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测,对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血脂水平进行评价,出现脾肾两虚证较多,在治疗在过程中应当注重对脾肾的调理.

    老年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特点

    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根管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高志强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析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根管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我诊所2017年04月-2019年04月间的急性牙髓炎患者,共120例,经计算机筛选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60例,前组开展多次根管治疗,后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比对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PLI(牙周菌斑指数)[观察组(1.09±0.60)<对照组(1.60±0.52)]、GI(牙龈出血指数)[观察组(1.71±0.97)<对照组(2.69±0.88)]、VAS(疼痛)[观察组(2.89±0.69)<对照组(2.08±0.42)],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70.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3.33%)>对照组(16.67%)],P<0.05.结论:在急性牙髓炎治疗管理中,一次性根管疗法效果更佳,可减少牙周菌斑,改善牙龈出血情况,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推荐推广.

    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多次根管治疗效果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晓峰张洁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给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8例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改良绝经综合征症状评定量表(Kupperman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具有镇静安神、疏肝解郁、调和阴阳的作用,根据患者症状辨证加减可有效改善失眠症状,长期用药安全,值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选用.

    阴虚火旺型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围绝经期失眠临床治疗效果

    脑出血患者治疗中3D打印引导支架穿刺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钟立行邓智峰雷鉴潮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3D打印引导支架穿刺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11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行常规开颅清除血肿治疗与3D打印引导支架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58.9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0%、37.50%,复发率分别为1.79%、12.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3d及5d的残余血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引导支架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减少残余血肿,值得临床推广.

    脑出血患者治疗3D打印引导支架穿刺引流术

    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

    孙飒毛亚楠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穴位埋线在过敏性鼻炎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过敏性鼻炎患者48例,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口服氯雷他定与穴位埋线开展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穴位埋线治疗应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提升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观察

    混合型肝癌的临床及超声造影特征分析

    唐潇赵琪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混合型肝癌(cHCC-CC)的临床及超声造影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经活检或手术证实的19例cHCC-CC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造影表现.结果:19例cHCC-CC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5.63±9.35)岁.19例均为单发病灶,病灶平均直径(7.63±2.43)cm.18例(18/19,94.7%)患者均有AFP升高或CA19-9升高或两者同时升高.所有病例超声造影均具有典型恶性肿瘤表现,其中16例(16/19,84.2%)患者在动脉期有环状增强或不均匀增强表现,12例患者(12/19,63.2%)均有AFP和CA19-9升高指标与超声造影模式不符.结论:cHCC-CC患者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动脉期环状增强和不均匀增强,增强模式与肿瘤标记物结果不符.因此,将超声造影与肿瘤标记物结合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cHCC-CC的诊断准确性.

    肝脏混合型肝癌超声造影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分析

    张健孙成龙吴超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4月,研究开始时从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84例进行分析.将所有的患者根据1:1的比例分为两组,组名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的42例患者接受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中的42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对其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因此要记录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比如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过程中发现,对照组相对于观察组手术时间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然而在进行手术其他指标数据比较时发现,对照组相对于观察组较差,存在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在进行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中发现,对照组相对较高,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结论:使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恢复有着良好作用.

    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