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理护理干预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价值研究

    程妍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耳鼻喉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在阳煤总院耳鼻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术后疼痛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痛感指数0级10例,占本组人员23.26%;痛感指数Ⅰ级28例,占本组人员65.12%;痛感指数Ⅱ级5例,占本组人员11.63%;痛感指数Ⅲ级0例,该组患者疼痛率11.63%.对照组中痛感指数0级3例,占本组人员6.98%;痛感指数Ⅰ级15例,占本组人员34.88%;痛感指数Ⅱ级20例,占本组人员46.51%;痛感指数Ⅲ级5例,占本组人员11.63%,该组患者疼痛率58.14%.观察组患者疼痛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耳鼻喉患者术后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疼痛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

    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

    黄春曼邱艳琴廖海迪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浅析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本单位于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间收治的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划分为2组各25例,均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比较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满意度高、焦虑评分低,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满意度,缓解焦虑情绪.

    人性化护理颅内动脉瘤血管栓塞围术期焦虑脑梗死脑出血手术微创并发症

    对肺炎儿童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对缩短降温耗时和住院治疗耗时的影响分析

    唐斐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对肺炎儿童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对缩短降温耗时和住院治疗耗时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100例肺炎儿童患儿,以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2组肺炎患儿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肺炎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00%,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体温复查、住院等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高,缩短降温耗时以及住院治疗耗时,意义重大.

    针对性护理肺炎降温耗时住院耗时

    护理配合在住院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中的作用分析

    孟娜娜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配合在住院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中的作用.方法:筛选2019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住院核磁共振检查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护理干预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未开展护理干预,探究组63例进行全程护理配合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配合度、检查并发症发生状况和检查时间数据.结果:数据结果:探究组心理评分为(28.9±5.6)分,对照组心理评分为(37.4±6.2)分,t值为8.075,P值为0.000;探究组检查时间为(20.8±2.7)min,对照组检查时间为(23.6±2.8)min,t值为5.713,P值为0.000;探究组检查配合50例,较配合11例,不配合2例,对照组检查配合38例,较配合13例,不配合12例,卡方值为8.035,P值为0.004;探究组未发生造影剂外渗与坠床,发生1例搬运损伤,总发生率为1.59%,对照组造影剂外疝3例,坠床2例,搬运损伤4例,总发生率为14.29%,卡方值为6.957,P值为0.008;数据分析:探究组心理评分较低,配合度较高,检查并发症发生率较小,检查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患者核磁共振检查中采用全程护理配合干预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提升检查配合度,降低检查并发症发生率,减短检查时间,临床中的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护理配合住院患者核磁共振检查

    无痛人流术后关怀护理干预实施价值研究

    程杏梅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无痛人流后关怀护理干预的实施价值.方法:对2019.01-2019.12于本院行无痛人流的571例患者资料开展回顾分析,结合术后不同护理方法划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286例和观察组(予以关怀护理干预)285例,比较两组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89%比对照组80.42%更高(P<0.05).结论:无痛人流后实施关怀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出现,提升其满意度,值得采用.

    关怀护理干预无痛人流焦虑抑郁护理满意度

    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营养干预与护理探究

    杨冰玲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营养干预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4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骨折好转程度、一年内复发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骨折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一年内的(0.00%)疾病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7.69%);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增加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促进患者的骨折快速愈合,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骨质疏松护理营养干预

    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分析

    陈莉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中心与所辖区域120网络医院院前急救护理的86例患者,根据其接受的护理方式划入质控组与参照组(n=43).参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质控组在成立院前急救质量控制小组,且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及素质培养的基础上行院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及救治成功率.结果:质控组的急诊出诊时间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病患,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是97.67%,参照组患者的救治成率是83.72%,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救护技术,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及与患者沟通的方式.规范化的质控急救护理模式可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急救的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院前急救护理人员质控救治

    无缝隙护理对无痛内镜麻醉恢复期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付玲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对比无缝隙护理对无痛内镜麻醉恢复期护理质量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期间进行无痛内镜检查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其中,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后各项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总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17.86%,平均检查时间比较,观察组为14.39±3.13min,低于对照组的20.47±3.84min,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率为92.86%(52/56),对照组为82.14%(46/5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应用于无痛内镜麻醉,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检查用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无缝隙护理内镜检查麻醉恢复期护理质量临床效果

    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下肢骨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意义

    师令霞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下肢骨手术患者的优质护理中开展外科快速康复护理的重要意义.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进行下肢骨手术的60例患者,以其采取的不同护理方式为分组依据,分别采取外科快速康复优质护理的研究组、采取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各30例.组间对比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结论:为下肢骨手术患者采取外科快速康复优质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其康复速度.

    外科快速康复理念下肢骨手术优质护理临床意义

    探究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的效果

    张莉莉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的56例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护理模式的不同当作分组依据.采取常规护理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护理前,2组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吞咽障碍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