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中的效果及GIQLI评分观察

    李红杨宇林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中的效果及GIQLI评分观察.方法:将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的8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从2018年4月开始观察,为期2年.实验期间,使用双盲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一组中40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为观察组;另一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记录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并分析不同干预措施下患者的GIQLI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要更优,并且两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的结果均为P<0.05,差异显著.同时,检测到护理前患者的GIQLI评分均较高,身体状况不理想,组间比较的结果为P>0.05,差异不大;护理完成后,患者的GIQLI有所降低,病情改善,观察组的GIQLI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后得到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病痛困扰,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临床推广价值高.

    个体化护理胆结石手术效果GIQLI评分

    优质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中的应用对满意度的影响

    邓飞飞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对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价值.方法:抽取12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5月-2019年10月期间,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个小组,每组60例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的情况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的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消除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提升,缓解我国当前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优质护理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满意度

    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高妍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吞咽功能障碍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内接收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9例(早期康复护理)与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对比吞咽功能以及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更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预后价值理想.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吞咽功能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及早期泌乳的影响研究

    丁慧凤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运用.方法:将132例剖宫产产妇分成对照组、干预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泌乳始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泌乳不足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剖宫产产妇,可促进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保证产妇早期泌乳,并减少泌乳不足问题的发生.

    护理干预剖宫产胃肠功能泌乳

    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葛方英曾田勇王丽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于探讨建立全面细化的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体系,以提升工作效能.方法:请各专业护理组长将专科手术名称重新进行全面收集整理,根据手术复杂难易程度先行给出合理量化分值,由质控组对手术带教分值、连台分值、时间分值和夜班分值、后勤辅助工作分值进行量化,再提交护士长审核并对考核分值占绩效比例做出合理界定,科内挂网公示通过后执行,同时报护理部备案.结果:通过汇总分析可以得出建立全面细化的工作绩效量化考核之后,护理工作量明显增加,但护士抱怨显著下降,缺陷率明显降低,工作积极性也明显提高.结论:全面而细化的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体系,对于提高护理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改善手术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手术室护理工作全面细化的量化考核体系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陈梦珍
    16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选患者共计62例,采用抽签法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未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为组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的患者,综合分析研究组、参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存在可比性;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高达96.77%,而参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仅为77.42%,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临床参考价值和对比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的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有显著提高,还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护理管理效果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李璐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意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在我院选取进入手术室治疗的患者88例,收治时间为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采用抽签方式平均分成两个小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44例予以风险意识的护理模式,参照组患者44例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及并发症和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为(32/44)72.72%,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为(43/44)97.72%,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2/44)4.54%,参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15/44)34.09%,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意识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并发症显著降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此方法可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广泛使用.

    应用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意识临床效果急诊手术

    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曾洋
    16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病患,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况积分、VAS评分值、满意问卷分数、手术、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心理情况积分、VA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满意问卷分数高于对照组,手术、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病患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

    精神科护理安全预警工作实践

    郝晶晶崔瑶孙宇郝玲...
    16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预警工作的临床实践成效,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在各试点科室建立安全预警监控网络,实施安全预警评估,制定安全预警工作标准,优化安全预警工作流程,综合分析安全预警工作成效.结果:安全预警工作成效显著,试点科室与非试点科室相比,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安全宣教知晓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672、19.910,P值分别小于0.015、0.000),经问卷调查,安全预警工作得到的好评率达95.56%.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安全预警,可以早期迅速识别安全风险、高效控制风险因素、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护患在院安全品质.

    精神科住院患者预警机制安全管理风险管理

    CT与磁共振成像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效果观察及检出率影响分析

    张铁杜蕊张燕霞王振威...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采用CT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完成疾病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5月-2020年04月收治的5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针对所有患者合理采用磁共振成像以及CT方法进行股骨头坏死疾病诊断,就最终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以及疾病分期情况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磁共振成像组股骨头坏死检出率(98.15%)高于CT组(85.19%)明显(P<0.05);磁共振成像组诊断后Ⅰ期患者19例(35.85%),Ⅱ期患者15例(28.30%),Ⅲ期患者10例(18.87%),Ⅳ期患者9例(16.98%);CT组诊断后Ⅰ期患者17例(36.96%),Ⅱ期患者12例(26.09%),Ⅲ期患者9例(19.57%),Ⅳ期患者8例(17.39%);磁共振成像组股骨头坏死各分期检出率同CT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同CT诊断方法比较,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使股骨头坏死疾病诊断检出率获得显著提升,最终实现股骨头坏死疾病的早期确诊、治疗以及有效预后.

    CT磁共振成像股骨头坏死检出率疾病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