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ICU导管留置相关感染影响因素及短期干预效果分析

    韩杰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导管留置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短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2340例,分析患者感染患者导管留置及感染情况,对其感染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指定干预措施.结果:重症监护室住院感染患者中有93例(96例次)存在导管留置及相关感染.其中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1例次(1.00%);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液感染5例次(5.21%);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90例次(93.79%).病原体分布显示,革兰氏阴性菌构成比前三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21.87%)、铜绿假单胞菌(13.54%)大肠埃希菌(11.46%);革兰氏阳性菌构成比前三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4.58%)、表皮葡萄球菌(10.42%)、溶血性链球菌(6.25%).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周岁、导管留置时长≥7d、使用抗菌药物、基础疾病、住院时间≥14d、血清白蛋白≥30g/L、侵入性操作患者发生导管留置及相关感染的比例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周岁、导管留置时长≥7d、使用抗菌药物、基础疾病、住院时间≥14d、血清白蛋白≥30g/L、侵入性操作是ICU患者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管理,提升感染干预效果.

    ICU导管留置感染影响相关因素短期干预效果

    丁苯酞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观察

    晏天娥万松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应用在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资料共78例,均为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各39例,对照组行注射用血栓通联合乙酰谷酰胺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价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高,生活质量评分均较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改善更好,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76.6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神经功能改善,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丁苯酞急性期脑梗死临床疗效神经功能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的短期疗效观察

    李清张忠民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的短期疗效.方法:以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1月到2019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平分为每组各43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胃癌根治术及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大小.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大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加以治疗,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腹腔镜小切口胃癌根治术进展期胃癌疗效

    肠造口术后患者周围皮肤炎症的预防护理分析

    刘瑶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肠造口术后患者周围皮肤炎症的预防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肠造口术的直肠癌患者102例,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参照组(采纳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纳预防性护理)各51例,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就周围皮肤炎症的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9.8%vs.35.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70.59%vs.94.12%],x2=7.541,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护理应用于肠造口术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对于降低术后患者周围皮肤炎症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借鉴及推广.

    肠造口术周围皮肤炎症预防护理

    胰腺癌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分析

    顾启红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胰腺癌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1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患者55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6.36%和94.5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胰腺癌术后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帮助其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获取更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胰腺癌术后疼痛疼痛护理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

    刘文超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针对预防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中采取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旁观癌患者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共计80例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并开展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则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的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同时对患者焦虑、抑郁以及肿瘤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分析得知,采取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焦虑、抑郁情况都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高于观察组,两组区别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癌患者术后,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膀胱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效果

    护理干预对急诊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

    闫振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对急诊重症监护室内患者护理环节中相关干预措施在导管相关性感染方面所发挥出的作用.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选取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4月,按照实验开展的要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遵循人数均等制原则,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两种方法,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液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导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存在的差异性,以上述指标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评判依据.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和呼吸机相关性感染发生概率明显偏低,导管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组间数值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期间,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频率,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在实际护理环节中体现出了应有的价值.

    护理干预急诊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感染价值

    风险性护理管理在肝胆手术后患者胆瘘预防中的应用

    黄平
    175,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临床出现肝胆相关疾病的患者病例在不断的上升,究其原因是由于人们在不断提升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没有注意身体的保健,因此常常会出现肝脏负载过高的现象.罹患这些疾病的患者常常由于肝功能的急剧恶化而导致临床药物不能有效的起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较为惯用的治疗手段是进行肝胆手术,以从物理角度解决疾病问题.但是要知道,手术所带来的风险远远要高于药物治疗,临床上由于肝胆手术所带来的并发症也随之显现出来,笔者经过统计后得出几种较为多见的肝胆手术后并发症.

    险性护理肝胆手术胆瘘预防

    南充市精准扶贫地区脑卒中防控与对策研究

    朱晓丽王莉季一飞
    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在精准扶贫地区内,脑卒中防控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性对策,以此来为脑卒中防控措施的创新与完善提供重要依据,力求能够在根本上解决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本次研究中,先后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定性访谈等方式,对南充市精准扶贫地区脑卒中防控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详实分析,并提出有价值的学术见解和对策,并提出脑卒中精准管理、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强化公共影视教育等对策与建议,以改善我市精准扶贫地区的脑卒中防治.

    南充市精准扶贫脑卒中防控问题对策

    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丽芳
    178-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实施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计115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58例纳入西医组,剩余57例纳入中医组,西医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则实施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下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肿胀程度、疼痛评分、肢体肿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西医组的84.48%,(P<0.05);治疗后中医组肢体肿胀程度较西医组更轻, (P<0.05);治疗后中医组疼痛评分低于西医组,肿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与西医组的1.7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实施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轻患者肢体肿胀和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安全、有效的方法.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活血化瘀汤中医按摩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