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系统化护理对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王艳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护理对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期间接收等ICU住院患者76例作为资料,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并发症率,测定护理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63%、压疮率5.2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79%、21.05,P<0.05;护理后,观察组APTT、FIB、PT、Hb等指标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住院患者开展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率,促使凝血功能进一步改善,护理价值较高.

    早期系统化护理ICU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凝血功能

    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探讨

    马静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的讨论和探索.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并分别对其施用常规护理措施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后,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存在的差异较大,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后,其发生率为20.0%,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的差异较大,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心理状态方面,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1.05±11.04)、(42.20±7.68),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3.29±3.25)、(52.48±3.7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组间数据存在的差异明显,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结论:对于参与探究的接受过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的患者而言,他们更满意于加强安全管理的护理措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能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降低,可以将其推广及使用.

    护理安全管理护理风险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

    集束化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ICU综合征患者中的干预价值

    施宇慧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ICU综合征患者中的干预价值.方法:在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本次研究选取本院72例急诊重症监护室ICU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住时间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比组(2017年6月-2018年9月收治)与研究组(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各36例.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而研究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就两组的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与ICU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护理,研究组的谵妄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比组(22.22%)(P<0.05);同时研究组的谵妄持续时间与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ICU综合征患者中实施集束化护理,能有效减少谵妄发生,改善其精神状态,促进恢复.

    急诊重症监护室ICU综合征集束化护理谵妄

    门诊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研究

    李育红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同时随机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管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取门诊护理管理方式,对比两组卫生指标合格情况、护理满意率、医患纠纷及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卫生合格率、空气质量合格率、使用器械合格率、消毒标准合格率、护理满意率、医患纠纷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医院感染控制采用门诊护理管理的方式可产生积极作用及效果,可进一步推广.

    门诊护理管理感染

    共情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溶栓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赵玉婷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共情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溶栓患者康复的效果,为此类患者开展共情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入院顺序随机选取我院普外科2018年9月-2019年10月间接收的60例脑卒中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30例.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两组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明显降低(均P<0.05),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此外,出院时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共情护理对促进脑卒中溶栓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效果,值得推广借鉴.

    共情护理脑卒中溶栓患者康复效果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

    陈春兰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抽取6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协同护理模式的34例为护理组,行普通护理的34例为一般组,观察两组血糖水平及护理依从性.结果:护理组糖化血红蛋白(5.62±0.74)%、空腹血糖(6.35±1.17)mmol/L、餐后2h血糖(8.53±1.62)mmol/L低于一般组,P<0.05.护理组护理依从性(97.06%)高于一般组(82.35%),P<0.05,护理组负性心理评分结果数据(37.14±3.12、2.56±4.61)相比于一般组,护理组评分优势更加明显(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后,其血糖水平有所降低,护理依从性高,可推广使用.

    老年糖尿病协同护理模式护理有效性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马雯汤柠嘉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应用于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0例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编号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的护理,试验组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心理以及住院期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住院满意率.结果:试验组住院期间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不仅可有效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而且还可以提高住院满意率,值得借鉴.

    个性化护理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

    中职护理技能竞赛对护理实训教学的影响研究

    李小艳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护理技能竞赛不仅是对学生现阶段学习成果的检测,也能够为他们提供一次有价值的实践机会,从而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促进护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的活动对学生发展以及实训教学的改革都具有重要影响,教师需要努力探索更加优质的竞赛组织策略,从而更好地为教学和学生而服务.本文将围绕中职护理技能竞赛对护理实训教学的影响展开相关论述.

    中职护理技能竞赛护理实训教学影响

    心理护理对行胚胎移植术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蒋欣成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胚胎移植术(IVF-ET)患者妊娠率的影响效果.材料及方法:选取我院生殖医学中心2019年1月-2019年6月接受胚胎移植术的女性不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0例.其中,对常规组6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干预组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措施,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的平均得分为(47.78±3.24分),较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平均得分(53.78±3.67分)显著改善,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平均得分为(46.21±4..02分),较常规组患者护理后抑郁平均得分(52.48±3.87分)抑郁情况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妊娠率为63.33%,高于常规组妊娠率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324,P<0.05).结论:对进行胚胎移植术的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且有助于提高受孕概率,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多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呵护和健康指导,以此帮助患者缓解抑郁,提高妊娠率.

    心理护理胚胎移植术妊娠率

    734例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沈旭吴岚
    178-179,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医院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血标本,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进行,结果判断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6年标准,数据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各科室送检血培养标本共28308份,分离出病原菌734株,血培养阳性率为2.6%,其中革兰阴性菌360株占49.1%,革兰阳性菌351株,占47.8%,真菌23株,占3.1%.检出病原菌前四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极低为0.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无耐药菌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无耐药菌株.结论: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性各不相同,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为临床病原学诊断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医生采取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治疗,提高治愈率.

    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