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综合护理应用于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效果研究

    朱水玲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样本即为来源于我院收入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82例,并分为对照组(采纳传统护理)和观察组(采纳综合护理)各41例,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评分分别为(74.02±6.88)分、(93.65±6.7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69±6.55)分、(71.01±7.29),t=9.684,10.668;P<0.01,有统计学意义;就护理满意度而言,观察组患者为95.12%,显著高对照组的75.61%,x2=9.656,P=0.00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十分满意,值得推广.

    综合护理脑卒中继发癫痫护理效果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取栓术后患者的护理分析

    樊晶晶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取栓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样本即为来源于在我院接受大脑中动脉闭塞取栓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纳传统护理)和观察组(采纳综合护理)各21例,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就护理后的NIHSS和MRS评分而言,观察组均明显低于观察组,t=7.584,7.221;P<0.01,有统计学意义;就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伤残发生率而言,观察组分别为14.29%、42.86%,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3.33%、66.67%,有统计学意义(x2=6.584,6.112;P<0.05);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观察组患者为85.71%,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1.43%,x2=8.989,P=0.00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取栓术后患者中的效果十分满意,值得推广.

    急性脑梗死大脑中动脉闭塞取栓术术后护理

    助产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

    衣翠芹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以及探讨对高龄初产妇实施助产护理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大致为102例.把这些产妇分为常规护理组(产妇为51例)以及助产护理组(产妇为51例).常规组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实施常规化的护理,而护理组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实施助产护理,并对于分娩时间,出血量以及分娩情况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反映出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造成的影响等.结果:常规护理组在第一产程花费的时间为(556.09±95.06)分钟,第二产程花费的时间为(51.23±31.08)分钟,第三产程花费的时间为(7.09±2.18)分钟以及总产程花费的时间为(603.47±56.74)分钟,而助产护理组当中的产妇在第一产程花费的时间为(328.36±19.08)分钟,第二产程花费的时间为(40.07±5.37)分钟,第三产程花费的时间为(5.88±6.72)分钟以及总产程花费的时间为(389.42±31.58)min.与常规护理组的产妇相比较,具备差异性,统计学意义非常明显(P<0.05);纵观分娩结果,常规组当中,实施阴道分娩的产妇为23例,实施剖宫产的产妇为28例,占比分别为45.10%以及54.90%,助产护理组当中,实施阴道分娩的产妇为34例,实施剖宫产的产妇为17,分别占据66.67%以及33.33%,实施阴道分娩的产妇要高于常规护理组当中实施阴道分娩的产妇,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意义非常明显(P<0.05).在常规组当中,分娩之后的失血量大致为(242.87±15.96)ml,助产护理组当中分娩之后的失血量大致为(138.52±38.46)ml,和常规组相比较要少很多,具备差异性,统计学意义非常明显(P<0.05).结论:和常规组相比较,护理组实施助产护理可以大大地缩短高龄初产妇的具体分娩过程,使得分娩结果得到改善,并降低高龄初产妇的出血量,因此可以大大地进行推广.

    高龄产妇分娩助产护理

    胡意君延续护理在社区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胡意君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共76例,依照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常规组采取基础治疗和基础护理,延续组在实行基础治疗之上采用延续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及体重的数据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延续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4%),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4.2%),二者对比,延续组患者更高,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延续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为(5.67±1.0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为(10.22±2.0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为(7.23%±1.22%),对比常规组更优,P<0.05;延续组患者中高血压人数为(5)人,超重人数为(3)人,对比常规组更少,P<0.05.结论: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数据可以看出,实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其护理满意度更高,有效地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应该加以利用并且广泛运用到临床护理中,减少护士工作者的护理负担.

    护理满意度延续护理糖尿病治疗效果

    体位护理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血氧饱和度影响分析

    夏小昆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体位护理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血氧饱和度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体位护理的36例定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的36例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总体效果(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血氧饱和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总体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实施体位护理,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氧饱和度,护理满意度理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优势价值.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氧饱和度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观察

    张静飞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于产妇焦虑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9年1月-6月住院分娩的200位初产妇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2019年7月-12月我院200位初产妇为观察组,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及分娩质量的不同.结果:观察组产妇进行干预后产后焦虑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然分娩疼痛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妇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还能加速产程进展,有效提升分娩质量.

    产妇焦虑产科护理分娩质量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心理状态的影响和护理质量的观察

    朱梅珏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状态的影响和护理质量.方法:将100例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段为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按照单双号分组,将接受普通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另外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发生率、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经过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8%,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为32%,护理满意度为72%,本次研究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有着明显的护理作用,在减少心绞痛产生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冠心病心绞痛循证护理护理质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对改善医患关系及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

    林丹瞿金念赵星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对改善医患关系及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到我院进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患者中任意选择100例参与本次研究,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50例心脏病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背景下,对照组心脏病患者接受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心脏病患者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护理后的负面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脏病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观察组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两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过了个性化心理干预后,不良情绪明显改善,不仅仅消除了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还提升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我国当前比较紧张的医患关系,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个性化心理护理医患关系不良情绪

    多学科协作用于重症子痫前期病人中的急救护理效果

    王丽娜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探讨于重症子痫前期病人抢救护理中多学科协作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收治的重症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对照研究的主体,入院抢救时间为2016年4月-2020年4月,纳选对象共计68例,选用方便抽样法将选取对象均匀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将采用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多学科协作者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数值对比结果为P<0.05;对比分析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为P<0.05;采取护理措施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在重症子痫前期急救护理期间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母婴结局,起到减低并发症风险性的效果,患者对于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认可度比较高,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多学科协作重症子痫前期急救护理护理效果

    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郁佳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阻肺疾病,多发生于老年群体当中,需要积极对病情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包含感染预防,双扩类药物需要长期使用,同时实施支气管扩张和家庭氧疗等相关方面的治疗,若是无法有效地控制此类患者,就会进一步加重病情,而后续还会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诸如呼吸系统衰竭、肺性脑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骨质疏松,以及内环境严重紊乱等.重症患者甚至会直接死亡.因此,对慢阻肺患者而言,需要全面加强临床上的管理和护理工作,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慢阻肺老年慢阻肺心理护理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