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钟媛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ICU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红蓝分组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两个小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ICU患者应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ICU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将两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患者的肺功能、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ICU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护理满意度为70%,并发症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的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产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针对性护理干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功能护理满意度

    舒适护理在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马佳玲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阑尾炎手术的5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顺序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n=28)接受常规护理而试验组(n=28)接受舒适护理,统计其一般资料并在无显著差异(P>0.05)的情况下继续研究,分别在护理前后以VAS视觉疼痛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对比VAS量表得分可知,护理前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护理后,试验组(2.46±1.07)显著低于对照组(4.03±1.12),差异显著(t=9.756,P<0.05);试验组中并发症患者共2例,对照组5例,试验组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17.86%),差异显著(x2=9.827,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情况也明显少于经常规护理处理的患者,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舒适护理阑尾炎手术护理应用分析

    品质链护理模式在门诊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运用研究

    吴娜娜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品质链护理模式的实践应用对于提高门诊部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品质链护理模式的应用前后,将3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应用后)154例和对照组(应用前)1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5%>82.19%,χ2=17.151)、依从性(97.40%>83.56%,χ2=5.023)以及门诊部护理质量评分[(96.33±2.57)分>(89.23±4.62)分,t=16.560]相对更高(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1.30%<6.16%,χ2=5.023)相对更低(P<0.05).结论:品质链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门诊部护理质量.

    品质链护理模式门诊部护理管理实践运用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危重病人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奕涵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危重病人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ICU危重症患者分成两组后进行研究,分别给予常规营养支持对照组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对比不同护理干预方法下,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差异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比对照组更好,而且免疫功能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相比,在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若能合理运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理健康状况,稳定病症,对于后续治疗和患者护理均有积极影响.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危重病患免疫功能营养指标

    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干预效果分析

    王亮方盼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营养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采取救治措施的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5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护理中实施营养护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营养护理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干预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李明钰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探析.方法:抽取来我院就诊的60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普通护理干预(常规组)和系统护理干预(试验组),各30例;对比两种护理干预对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相比常规组较低,遵医嘱服药、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定期复查等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试验组(96.67%)>常规组(80.00%),经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价值,可进行推广和采纳.

    系统护理干预慢性胃炎胃溃疡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降阶梯思维导入SBAR模式对STEMI患者PCI术导管室交接安全护理效果的影响

    阮丽萍贾亚平余丽萍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降阶梯思维导入SBAR模式用于STEMI患者PCI术中护理交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进行抢救STEMI患者PCI治疗的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抢救交班模式和降阶梯思维导入SBAR模式交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交班主次清楚,重点突出,术前准备有序、完整.在不良事件的发生和交接班质量的比较、救治相关水平指标分析、PCI术患者满意度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STEMI患者PCI术治疗过程中应用降阶梯思维导入SBAR模式,能够显著提高PCI术护理交接的精确性,为保护心肌赢得速度,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缩短了PCI术D-B的救治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进而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救治满意度及护理满意度.

    降阶梯思维SBAR模式心肌梗死抢救

    探析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

    韩雪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在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过程中,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接诊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86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法主要为宫腔镜下刮宫术,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法主要为宫腔镜下电切术.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其总有效率整体更高.结论:在针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相比于宫腔镜下刮宫术来说,宫腔镜下电切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宫腔镜下电切术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比较

    品管圈在提高急诊腹痛患者分诊正确率中的应用分析

    刘红娥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急诊腹痛患者分诊正确率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12月-2020年7月为研究时间,将我院急诊接收的62例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2月-2020年3月实施常规分诊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4月-2020年7月实施品管圈的31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分诊正确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分诊正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询问技巧、熟练程度、服务态度、温馨提示、分诊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腹痛患者实施品管圈可以提高其分诊正确率,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发挥重要作用.

    品管圈急诊腹痛分诊正确率

    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

    徐丹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8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重症患者共186例,分析在院期间发生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对比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影响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18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7例,占比57.53%,107例感染患者中检出病原菌165株.(2)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好,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氯霉素、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的耐药性好;铜绿假单胞菌对替考拉宁、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好,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红霉素耐药性较好.(3)医院感染与气管是否切开、胃管是否置入、有无机械通气、是否为急诊手术、年龄、深静脉置管、术后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卧床时间及是否患有糖尿病均相关.结论:通过分析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可以得出影响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菌,并使用敏感性较好的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分析影响感染的相关因素可以做出有效预防,减少感染.

    急诊科重症患者病原学特点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