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文关怀在胃镜检查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李艳杰宁改焕冯彩娟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胃镜检查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96例行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比组、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基础上的人文关怀护理,各48例.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检查前15min、检查后15min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参比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文关怀利于患者不良心理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及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人文关怀胃镜检查护理效果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

    吕红梅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从2019年1月到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采用超声引导的介入治疗卵巢囊肿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择60例采用常规开腹切除囊肿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6.7%,表明观察组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囊肿手术是一种微创方式,用于治疗临床上的卵巢囊肿临床应用效果好,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副作用小,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卵巢囊肿

    放射诊断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临床分析

    李洋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X线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12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CT扫描检查并给出相应诊断结果,以查体、影像学、血生化检查等综合诊断结果或术中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计算X线、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并建立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结果:120例初筛疑似患者经后期证实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共71例,X线检出66例,CT检出74例,X线的诊断灵敏度81.69%、特异度83.6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5;CT的诊断灵敏度94.37%、特异度85.71%、AUC为0.908;CT诊断效能大于X线.结论:X线、CT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均具有较高诊断效能,CT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

    放射诊断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腕关节不稳定

    胆汁反流在胃黏膜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申婷婷王文豪潘光敏陈宁...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胃胆汁反流临床特点及其在胃黏膜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3月-2019年6月所检出原发性十二指肠胃胆汁反流病例胃镜特点,对胆汁反流进行分度,并对性别、年龄、胃黏膜病变等因素分析.根据患者胃黏膜内镜下胆汁反流程度划分为Ⅰ、Ⅱ、Ⅲ级.结果:观察组急、慢性炎症、萎缩、不典型增生、肠化生、上皮内瘤变检出率较对照组高,合并Hp感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反流程度变化,与胃黏膜急、慢性炎症、萎缩、肠化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在Ⅰ、Ⅱ级)(P<0.05),合并Hp感染检出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胆汁反流患者胃黏膜急、慢性炎症、萎缩、不典型增生、肠化生、上皮内瘤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胆汁反流程度与胃黏膜病变发生率或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Hp感染或无明显相关.

    原发性十二指肠胃胆汁反流胃粘膜病变幽门螺杆菌

    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病患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汪召斌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慢阻肺与肺部感染合并症治疗中应用盐酸氨溴索所呈现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2019.6~2020.6时间段就诊于我院的慢阻肺与肺部感染合并患者32例,以治疗方法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分析,均分例数(n=16),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盐酸氨溴索治疗的病例所在组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2种治疗方式所呈现出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对比于对照组病例,研究组病例总治疗有效率提升明显,临床症状(体温、肺部啰音、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明显,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与肺部感染合并症治疗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可达到满意的治疗目标,建议推广.

    慢阻肺肺部感染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

    微信延续护理在宫颈癌患者临床化疗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孙连连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在宫颈癌患者临床化疗治疗中应用微信延续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60例,将其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患者予以微信延续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之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对比,数据差异性较小(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微信延续护理在宫颈癌患者临床化疗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优势,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提高患者预后效果方面的作用显著,值得借鉴和应用.

    微信延续护理宫颈癌患者化疗治疗应用价值

    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

    吴婷娜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的63例临床诊断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及咽拭子/痰液,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咽拭子/痰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炎支原体DNA,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不同病程阳性检出率情况.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高于间接免疫荧光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病程<7d的患儿,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高于间接免疫荧光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均可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辅助诊断,但对于病程<7d的患儿,实时荧光定量PCR能缩短肺炎支原体感染检出时间,有助于实验室及时为临床提供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原学依据.

    间接免疫荧光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

    De Winter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冯英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早期识别De Winter综合征心电图改变,了解这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选择恰当的治疗策略,需要按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处理,尽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减少心肌坏死面积,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8月-2020年8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均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3例,有9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表现诊断为De Winter综合征的患者,分析其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共筛选出9例De Winter综合征心电图改变的患者,男8例,女1例,占2.4%,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罪犯血管病变均表现为左前降支近段急性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并都成功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论:De Winter综合征这类患者,心电图常常表现为胸前导联ST段上斜型下移,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左前降支近段急性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病情非常凶险,要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待,需尽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DeWinter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左前降支治疗策略

    导管冲洗器GCP临床实施对策研究

    杨文琴杨晓俊赵悦闫海娟...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GCP研究是我国目前研究的热点,探索出一种适合临床护理GCP的研究模式,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本论文会带给你一些启示.

    导管冲洗器临床实施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

    王川红李滋聪鲍坤旺
    79-8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纵隔淋巴结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NIC)对肺癌淋巴结转移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双源CT对22例肺癌确诊患者行双能量成像扫描,分别测量患者主动脉碘浓度及纵隔淋巴结碘浓度,计算NIC,根据术后病理将纵隔淋巴结分为转移组与无转移组,比较两者碘浓度及NIC差异.结果:转移性纵隔淋巴结组碘浓度(1.881±0.351)mg/ml,无转移性纵隔淋巴结组碘浓度(3.319±0.473)mg/ml,转移性纵隔淋巴结NIC0.4287±0.0621,无转移性纵隔淋巴结NIC(0.2488±0.0750),两组淋巴结碘浓度及NIC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有较大意义,碘浓度及NIC可提高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

    双源CT双能量成像肺癌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