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口腔护理用具在ICU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莫丽黎艳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浅析ICU患者口腔护理中使用新型口腔护理用具的应用价值.方法:囊括本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ICU重症人工气道患者10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口腔用具,实验组使用新型口腔用具,就患者口咽部细菌菌群计数、口腔清洁度、口腔pH值及护理时间进行组间比对.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1h、3h、5h相较于对照组口咽部细菌菌群计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口腔清洁度更优,口腔pH值趋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护理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口腔护理用具能降低口腔菌群计数,提升口腔清洁度,维持口腔正常pH值,缩短护理时间.

    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护理用具口腔清洁度

    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伍玛妮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于实验正式开始前,在我院选取76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存在有老年性痴呆典型临床症状,经临床诊断,符合实验入组标准.同时,在其入组后,将其分配为使用不同干预方法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种不同干预方法下患者的MMSE、ADL、HAMD、HAMA等评分.结果:经实验分析后来看,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MMSE、ADL、HAMD、HAMA等评分显著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护理干预老年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应用价值

    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研究和进展

    刘妙珍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急诊护理是护理学中重要的内容,对临床护理学的研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水平逐渐提升,临床急诊护理工作越发明显,并且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急诊护理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敏感指标,而且依据急诊护理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制定当前急诊护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灵活、实用、统一的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进一步推动急诊护理学的快速发展,积极提升急诊护理人员管理水平,护理技能水平,患者护理满意水平,护理认可水平,以及护理监督.本文就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研究和进展展开积极探讨分析.

    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研究进展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评价

    宋盼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作用效果及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针对72例脑梗死病患予以遴选,就诊区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依据于数字随机抽取法予之分组: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循证护理),就二者间的护理有效率、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及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经对不同干预对比,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较对照组显然更高,统计差异有可比性(P<0.05).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差异无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然-更低,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显然更高,统计差异有可比性(P<0.05).经对不同干预对比,观察组总满意度较对照组显然更高,统计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予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促护理效果得以显著提升,同时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循证护理脑梗死疗效神经功能满意度

    在生殖医学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与研究

    张娜娜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生殖医学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7月之间陆续就诊我院的82名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观察患者中安全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对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之后,安全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为0,在82名患者中,有72名患者表示对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非常满意,剩下8名患者对该模式基本满意,护理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在生殖医学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其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故出现的概率,提高患者对生殖医学科中心的满意程度.

    生殖医学科安全管理效果

    综合护理对耳鸣耳聋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压力的作用分析

    张逸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耳鸣耳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后对其睡眠以及心理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14日-2020年6月19日收治的50例综合护理对耳鸣耳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比组(25例耳鸣耳聋患者,基础护理)与研究组(25例耳鸣耳聋患者,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睡眠情况、心理情况、生活质量、满意指数等多项数据.结果:干预后,对比组耳鸣耳聋患者睡眠情况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干预后,对比组耳鸣耳聋患者心理情况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干预后,对比组耳鸣耳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P<0.05;干预后对比组耳鸣耳聋患者满意指数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耳鸣耳聋患者心理压力大,睡眠质量不佳,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后不仅能够关注患者睡眠情况,并且注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从多方面优化耳鸣耳聋患者生活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综合护理耳鸣耳聋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有效性探究

    戈卫娟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进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文的实验样本均选取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50例,根据入院时间将样本平均分为实行组和常例组,常例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实行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术后恢复时间和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行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常例组(P<0.05),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实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2.00%,常例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2.00%,实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常例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00%,相比之下,实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进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康复的速度,提高满意度,增强术后的恢复效果,促进医患关系,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术后恢复满意度

    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晓霞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消化内科护理中使用分组护理制度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64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开始于2019年10月,结束于2020年10月,为了探究分组护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本次使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将所有患者根据1:1的比例分为了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n=32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32,采用分组护理制度),不同方法实施后,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并记录护理期间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护理前后临床症状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无论是临床症状评分,还是HAMA评分、HAMD评分相比,均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护理后两组的各项评分相对于护理前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较为明显的是观察组,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采用分组护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情况,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消化内科分组护理制度应用效果

    门诊护理服务持续质量改进中PDCA循环理念的应用价值评析

    李爱霞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门诊护理服务持续质量改进中应用PDCA循环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60例/组,接受常规门诊护理管理的小组命名为对照组,接受PDCA循环理念的小组命名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消毒隔离质量(93.52±4.15)分、抢救设备齐全(95.46±2.63)分、健康教育质量评分(95.45±2.53)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SAS评分(32.26±5.24)分与SDS评分(30.21±1.52)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服务态度(97.63±2.52)分、安全管理能力(96.58±2.15)分、护理责任(94.58±3.11)分与操作能力评分(95.61±4.0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纠纷率(0.00%)、投诉率(0.00%)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护理服务持续质量改进中PDCA循环理念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满意度评分,值得在临床中进行使用与推广.

    门诊护理服务持续质量改进PDCA循环理念效果

    精细化护理对结直肠息肉患者康复期胃肠道恢复的影响分析

    束剑芬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结直肠息肉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方式完成干预后对其康复期胃肠道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05月-2020年07月收治的58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精细化护理组(29例):采用基础护理+精细化护理方式完成疾病护理;基础护理组(29例):采用基础护理方式完成疾病护理;就组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不同时间段心理改善程度以及并发症(感染、出血、肠胀气)总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精细化护理组结直肠息肉患者胃肠道恢复时间(52.49±10.59)h以及住院天数(8.03±1.49)d均短于基础护理组胃肠道恢复时间(71.79±11.25)h以及住院天数(12.29±2.69)d明显(P<0.05);护理前,精细化护理组结直肠息肉患者SDS评分(55.25±4.92)分、SAS评分(56.02±5.12)分同基础护理组SDS评分(56.04±4.79)分、SAS评分(55.39±4.57)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精细化护理组SDS评分(40.15±2.39)分、SAS评分(41.26±2.66)分均低于基础护理组SDS评分(46.55±2.85)分、SAS评分(48.29±3.29)分明显(P<0.05);精细化护理组结直肠息肉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0.34%)低于基础护理组(44.83%)明显(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方式有效运用,可使结直肠息肉患者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获得明显缩短,并且将心理改善程度显著提升,确保感染、出血、肠胀气等并发症发生充分减少,最终实现结直肠息肉患者有效预后以及康复期胃肠道快速恢复.

    精细化护理结直肠息肉康复期胃肠道恢复心理改善程度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