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RNA与鼻咽癌侵袭转移相关性的进展分析

    刘欢成浩曹卫群雷琛...
    259-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鼻咽癌是由鼻咽粘膜内膜引起的上皮癌,好发于鼻咽咽隐窝,受家族遗传、种族、病毒感染级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异常表达可对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鉴定哪些miRNA促进或抑制NPC的转移,将其作为该疾病鉴别诊断中的理想肿瘤标记物,在此基础上寻找肿瘤靶向治疗手段,控制疾病发展进程,改善预后,促进鼻咽癌临床治疗迈入新台阶.在此背景下,本文就miRNA与鼻咽癌侵袭转移相关性展开如下综述.

    微小RNA(miRNA)鼻咽癌侵袭转移相关性

    护患纠纷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岳园
    26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网络免费调查问卷对120名医院护士进行调查,接着根据问卷调查结果 归类整理导致目前医院内护患纠纷问题严重的原因,分别将其归纳为患者方面的原因和护理人员方面的原因,然后整理总结出这些护患纠纷所导致的不良影响有哪些,最后根据观察和分析的结果 对目前这种护患纠纷现状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的提出.结果:发生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存在于患者和护理人员双方上,即随着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权益意识的提高,护理人员不能够只停留在过去那种服务层面.结论:避免护患纠纷需要医院和护理人员共同努力,首先医院提供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由护理人员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共同为打造良好护患关系而努力.

    护理临床护患纠纷解决方案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药理分析

    祁凤燕
    263-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采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药理及疗效.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定44例脑梗死患者,为2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40mg/d辛伐他汀治疗,为2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20mg/d辛伐他汀治疗.结果:对比对照组,明显观察组治疗后DNS评分、总有效率均更加理想,P<0.05.结论:脑梗死采用40mg/d辛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

    脑梗死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药理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降低心脑血管住院病人坠床跌倒风险的效果观察

    魏海燕
    265-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降低心脑血管住院病人坠床跌倒风险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接收的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住院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根据常规住院护理进行改进,实施预防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前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观察组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明显比护理前降低,P<0.05.(2)与对照组21.82%对比,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1.82%明显更低,P<0.05.(3)与对照组78.18%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36%明显更高,P<0.05.(4)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体健康情况、身体疼痛、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但是对照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体健康情况、身体疼痛、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坠床跌倒风险进行防范,可以有效地减少坠床跌倒风险事件.

    预防性护理干预心脑血管住院病人坠床跌倒风险效果

    14岁以下儿童患者行眼部手术围术期的心理评估与干预效果

    苏静王玉凤
    267-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14岁以下行眼部手术的患儿围术期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杭州西湖朝聚眼科医院小儿眼病科进行眼部手术的14岁以下患儿共计166例,符合纳入标准,进入本研究.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术前访视和围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围术期心理评估及干预.并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对两组患儿的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得分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对两组的焦虑得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儿的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患儿.对本研究中两组患儿术中血压心率和术后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14岁以下行眼部手术的患儿围术期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效果良好,可进行推广应用.

    14岁以下儿童眼部手术围术期心理评估干预

    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亚临床甲减合并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赵敏
    269-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亚临床甲减合并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亚临床甲减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2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以及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较对照组的87.10%要高(p<0.05).治疗前,两组的TSH、TC、TG、LDL-C、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较对照组25.81%要低(p<0.05).结论:采用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亚临床甲减合并冠心病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TSH、hs-CRP以及血脂水平,利于延缓冠心病病情进展,值得推广应用.

    亚临床甲减冠心病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卡毛先
    271-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普外科治疗的116例围手术期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使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应激指标、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腹腔粘连、盲肠壁脓肿、腹腔脓肿、粪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RP、ET-1、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心理焦虑程度,降低手术应激性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速度,提升整体康复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急性阑尾炎围术期优质护理效果

    公立医院移动支付的风险与防范研究

    何亮
    273-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移动支付得到了进一步普及,促使医院的收费结算方式方式了改变,逐渐形成了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支付的多种收费形式.移动支付主要是指用户使用移动电子终端,亦或是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商品、服务等一系列消费的支付行为,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及便利等优势,有效改善了收支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公立医院实现移动支付虽然给就医带来了便捷,但同时应增加了支付风险性,故做好移动支付的风险防范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公立医院移动支付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公立医院移动支付风险防范措施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排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

    翟蕊
    275-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排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3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8月-2019年7月,均行多排螺旋CT检查,观察患者的病变情况,包括范围、部位、强化程度、胃壁厚度、胃腔、浆膜与黏膜改变情况、胃周淋巴结、其他器官的侵犯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均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病灶24例,单发病灶6例.使用CT诊断可见胃壁不均匀增厚,即9-63mm,平均为(45.47±4.39) mm,其中15例弥散性增厚,12例节段性增厚,3例局限性增厚;均匀强化25例,片状低密度坏死5例;完整的胃壁黏膜线18例,粘膜坏死12例;4例胃壁浆膜面模糊,26例浆膜面清晰;胃腔不具有明显狭窄14例;胃周淋巴结肿大8例,肝脏未出现侵犯.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使用CT诊断,具有特征性,使用多排螺旋CT诊断可有效诊断与鉴别疾病.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排螺旋CT影像学

    移动支付在医院收费系统中应用的现状和问题

    陈程
    27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支付逐渐被应用到了各行业各,且成为了一种主流支付方式.在医院收费系统中应用移动支付,有效的解决了挂号、收费、候诊等一系列的繁琐流程,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及质量,促进了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受各因素的影响,医院使用移动支付存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威胁着患者及医院的经济利益.基于此,为进一步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就移动支付在医院收费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移动支付在医院收费系统中应用的安全对策,以供参考.

    移动支付医院收费系统现状问题安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