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抗心脏β1影响分析

    王丽娟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及对抗心脏β1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80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常规治疗+比索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心率、抗心脏β1、N-端脑钠肽前体(NT-BNP)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压、心衰控制时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观察组治疗后抗心脏β1、NT-BNP水平、hs-CRP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较对照组更低,且LVEF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且心衰控制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比索洛尔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抗心脏β1水平及心功能,且安全性较佳.

    慢性心衰比索洛尔抗心脏β1不良反应

    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

    任艳玲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尿微量白蛋白检查以及尿蛋白检查方法完成糖尿病肾病检验工作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07月~2019年05月收治的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诊断组;同时间段采取66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研究对象合理展开尿微量白蛋白检查以及尿蛋白检查操作,最终就检查结果展开对比.结果:诊断组尿蛋白水平为(96.43±23.21)mg/L;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42.51±5.71)mg/L;对照组尿蛋白水平为(0.12±0.04)mg/L;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7.15±1.59)mg/L;诊断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及尿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明显(P<0.05);诊断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以及尿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明显(P<0.05);随着病程增加,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现出显著增加,阳性检出率呈现出显著增加(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检查以及尿蛋白检查方法的有效应用,使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结果获得显著提升,可为疾病确诊提供指导依据,最终实现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治以及有效预后.

    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效果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对策

    孟艳芳张文辉杨旭丹陈家佳...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给药治疗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为研究组100例患者选择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为对照组100例患者选择甲氨蝶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与治疗前后主要病征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PGA评分与MDGA评分.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10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00例患者在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量、关节肿胀数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情况,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两组患者的VAS评分、PGA评分与MDGA评分三个方面,研究组100例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100例患者,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而言,采用温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主要病征,有效控制病情,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类风湿关节炎醋酸泼尼松甲氨蝶呤

    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文永吴佳桃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期内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血液生化检验,包括FBG(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的血糖水平检验,TG(甘油三酯)、CHOL(总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的血脂水平检验.结果:研究组FBG、餐后2h血糖、HbA1c分别为(2.49±1.21)mmol/L、(9.39±1.87)mmol/L、(11.46±3.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G、CHOL、LDL分别为(3.00±0.61)mmol/L、(5.91±0.99)mmol/L、(3.70±0.88)mmol/L,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DL为(1.40±0.21)mmol/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较健康人群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血液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血液生化检验糖尿病诊断临床价值

    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临床研究

    马礼鸿廖光尚付超张春...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到2019年6月时间段收治的56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将患者平分,随机列入观察组及对照组中,每组各28例,前者采用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后者采用常规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指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情况、皮瓣温度及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结果:与对照组75.00%的治疗优良率比较,观察组96.43%的治疗优良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TAM评分显著提升,疼痛评分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TAM评分显著提升,疼痛评分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皮瓣温度为(33.22±1.38)℃,毛细血管反应时间为(1.10±0.13)s,对照组皮瓣温度为(27.87±1.18)℃,毛细血管反应时间为(3.76±0.55)s,观察组皮瓣温度高于对照组,毛细血管反应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效果显著,患者的手指关节活动度得以提高、疼痛情况缓解明显,且皮瓣温度高,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短,可推广.

    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治疗效果手指关节活动度疼痛皮瓣温度毛细血管反应时间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孙伟光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19年8月,将184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92例,为参照组行硝苯地平控释片药物口服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药物口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收缩压指标和舒张压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收缩压指标和舒张压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指标和舒张压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药物口服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临床效果研究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曾建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来我院寻求救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6例,以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为依据将其交叉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称为A组并实施单纯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方案,另一组称为B组并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ROM评分、HSS评分明显较A组患者更高;B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方案能有效提升其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与膝关节功能,降低其疼痛程度.

    全膝关节置换术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早期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创伤的临床分析

    潘登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早期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创伤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来我院寻求救治的46例股骨近端骨折创伤老年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治疗时机的不同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骨折发生超过7天时接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骨折发生7天内接受治疗,两组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均为闭合复位小切口植入股骨近端髓内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5.65%(22/2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91%(17/23);研究组患者的下地行走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皆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中4.35%(1/23)患者发生并发症,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0.43%(7/23)相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尽早接受治疗能大大提升股骨近端骨折创伤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加速其疾病恢复,并降低其所面临的并发症发生风险.

    早期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创伤老年患者临床效果

    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的临床效果

    沈华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窝沟封闭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预防龋齿的临床技术,本文主要针对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近两年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00名接受龋齿窝沟封闭技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两百名患儿平均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B组患者采取窝沟封闭术进行龋齿的预防,在一段时间之后,比较A组患者与B组患者患有龋齿的概率.结果:在一段时间之后,发现A组患者龋齿脱落率比B组患者要明显要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窝沟封闭术可以进行龋齿的有效预防,减少龋齿发生的概率,对于口腔卫生的保持以及患者的口腔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发展与研究过程中.

    窝沟封闭技术龋齿临床效果

    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肖书佳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详细观察应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40例,按照电脑随机选取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有20例,两组治疗分别采用氯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将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记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最终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治疗有效率达到95.0%;而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仅为70.0%,两组之间的数据指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经计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20例患者用药后仅有1例患者产生了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20例中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达到了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30.0%,二组之间的临床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方面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接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少,且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故建议推广应用.

    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