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编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编辑学报
编辑学报

陈浩元

双月刊

1001-4314

bjxb_bj@163.com

010-63577685

100053

北京宣武区白广路18号报刊总社8号信箱

编辑学报/Journal Acta Editologica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期刊。以学术性、实践性、规范性为特色,是我国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编辑工程与标准化,改革探索,经营管理,期刊现代化,人才培养,办刊之道,学术争鸣,标准修订讨论,编辑人物,编辑感悟,名刊风采,有问必答,谬误辨析,他山之石,读者作者编者等。读者对象为:科技期刊及科技图书编辑人员,编辑出版研究者、管理者,高校编出版专业的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技期刊青年编委会设置的现实隐患和解决路径

    孙劲楠丁佐奇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科技期刊青年编委会管理模式,探讨青年编委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青年编委无法积极投入期刊工作、科技期刊固有的管理模式削弱青年编委积极性、青年编委约组稿件可能达不到期刊要求等现实问题,结合《中国天然药物》的工作经验,提出科技期刊可以采取更灵活的编委管理模式,通过多形式的激励措施结合定期召开青年编委会以及提升期刊自身学术和社会影响力等措施解决以上现实问题.

    青年编委编委会期刊建设管理模式

    《编辑学报》发表文章的黑马校对常见问题举隅

    王媛媛
    169页

    对国外一篇撤销论文在我国相关学术研究中不良影响的调查及思考

    康彦红蔡皓东孟艳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撤销是学术界自我纠错、净化和完善的机制,也是维护学术诚信、保障期刊质量的基本保障制度.论文的撤销对学术界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论文虽被撤销,其已对相关领域的科研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被撤销的"8条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在我国相关学术研究中的影响进行调查,发现在国内期刊发表的应用该量表为服药依从性评价工具的论文高达517篇,发表的论文也已被后续的研究大量引用;涉及的国内期刊很多为高水平学术期刊,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引领作用.因此,发表一篇问题论文,对学术界的不良影响不容小觑.学术期刊在论文发表前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查、勇于质疑,对减少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论文误发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保证学术成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对学术发展方向具有匡正作用.

    论文撤销论文审查科研诚信质疑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办刊策略探索——基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和国际顶刊的对比研究》审稿意见

    174页

    综合性科技期刊与学会合作出版专题的实践——以《科技导报》为例

    刘志远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作出版专题是科技期刊与学术组织之间实现有效联动的途径之一.根据《科技导报》的出版实践,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依托学会理事会或秘书处、学会分支机构来开展与学会的专题合作,具体协同合作模式体现在确定合作专题的方向、制定详细出版方案、组织高质量评审及拓展多元化宣传渠道4个方面.通过与学会合作出版专题,《科技导报》服务学科发展的能力得到持续提升,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知名度也得到显著增强.结合实践提出:综合性科技期刊应借助自身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优势,加强与全国学会的专题出版合作,不断拓展学科覆盖,促进国内相关学科的繁荣与交叉融合;革新思维,利用学会专业领域内的专家资源优势,打造更优质的科普内容,切实发挥好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作用;创新与学会的合作模式,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中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学会综合性科技期刊专题学科交叉融合科学素质

    姓氏中的多音字

    王媛媛
    178页

    提升编辑学术组织力 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以《地球科学》编辑部为例

    肖骏王淑华谢晓红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编辑学术组织力与科技期刊学术组织力息息相关.为提升编辑学术组织力,《地球科学》编辑部尝试了许多策略.本文以《地球科学》编辑部为例,介绍了《地球科学》《Journal of Earth Science》两刊提升编辑学术组织力的路径和成果:通过提升编辑数据和信息收集、运用能力,提升编辑对选题策划、组稿约稿的把控能力,通过强化信息敏感度追踪地质重大事件,编辑部邀约了一批高质量专辑、专栏以及高影响力论文;通过加强编委身份认同、加强编辑与编委期刊工作交流、加强编委工作目标管理等具体措施,提高两刊编委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其鼎力支持两刊选题策划、组稿约稿、撰稿审稿、推广宣传、组织学术会议与论坛等实质性工作.《地球科学》的办刊实践表明,提升编辑内容组织力和学者组织力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

    科技期刊人才培养数据处理信息处理编委会建设

    不应将西方国家表示数量份额的缩写词作为计量单位符号使用

    郝远
    182页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大模型技术认知及其影响的调研研究

    袁庆沈锡宾刘红霞王立磊...
    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了解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对大模型技术的认知、应用现状及其他方面的影响,本研究向科技期刊编辑通过问卷星发放调研问卷,问卷包括国内外大模型技术和平台的认知情况、在期刊出版不同流程的应用情况,对大模型技术的需求、期望、风险和担忧,以及对大模型技术的投入意愿.本次问卷共回收450份有效问卷,82.44%的调研对象表示对大模型技术有过了解,但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仅占16.67%.对于大模型平台的认知方面,国外的除ChatGPT外,其他平台/工具认知度非常低;国内的以文心一言、星火大模型为多.在科研型平台方面,国内的Aminer为认识较多的平台.在实践应用阶段,目前在稿件组织和采编、内容传播和知识服务环节相对较好,在编辑和生产出版环节应用相对较少.74.89%的编辑对于大模型技术保持乐观和非常乐观的态度,仅不到2%的编辑表示悲观.在编辑的各环节中,认为相对比较容易被替代的工作环节是排版生产与数据加工,最不易被替换的是同行评议与选题策划,但文字编辑与传播运营方面也有超过60%的认为是可以被大部分替代的.为应对大模型技术的影响,编辑需要在技术应用、政策规范、前沿技术、出版伦理等多方面接受培训,尤其对技术应用方向,9成编辑需要得到相关的信息.编辑对于大模型技术抱有开放拥抱的态度,并亟须获得相关的培训与教育机会,以解决他们在应用场景上的困难,以及在政策法规及诚信建设方面的困惑.

    大模型技术科技期刊编辑调查研究

    学术期刊中虚拟数字人与视频融合出版实践——以西南大学期刊社为例

    崔玉洁文娟包颖孙文静...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研究了学术期刊中虚拟数字人与视频融合出版的实践情况,着重探讨其在提升学术期刊传播效果和优化读者阅读体验方面的潜力.通过详细介绍虚拟数字人和视频在学术期刊领域的应用,结合期刊社数字运营部的实践案例,阐释了虚拟数字人和视频融合的具体操作步骤.这一创新性实践不仅提高了学术传播效果,还使学术期刊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为学术传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虚拟数字人视频融合出版智能导读虚拟主播科普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