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医学
北京医学

月刊

0253-9713

bjyxzz@yahoo.com.cn

010-65223466

100005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北京医学/Journal Beijing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对象是广大中、西医学卫生人员及科研人员。本刊的任务是推广交流北京地区及周边各省市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和中、西医药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为提高医学科学水平服务。主要栏目有论著、论著摘要、实验研究、综述、药物与临床、短篇报道、病例报告及临床经验交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道工具的研究进展

    刘又鹍高元朝
    23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道管理指是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的一个重要环节.困难气道是指接受过麻醉培训的医师在气道处理中遇到可预料或未预料的困难或失败的临床场景,包括但不限于面罩通气、喉镜显露、声门上通气装置通气、气管插管、气管拔管或建立有创气道困难或失败,是全麻并发症的主要影响之一.患者气道解剖结构复杂、个体化差异明显,困难气道发生率较高.解决困难气道主要依赖临床经验和气道工具.随着麻醉学发展,出现了许多处理困难气道的新型气道工具.本文从气道工具的结构特点、使用方式、适用范围等最新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降低困难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

    气道工具气道管理困难气道气管插管可视化技术

    川陈皮素在阿尔兹海默病防治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皮悦耿姣郑宇祥倪诚...
    236-239,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如中枢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有关.川陈皮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多甲氧基类黄酮,广泛存在于柑橘类水果,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功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影响MAPKs、PI3K/AKT和NF-κB炎症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减少促炎介质生成和多种途径协同作用增加ATP产量、降低活性氧水平有关.此外,川陈皮素还以非竞争的方式抑制β蛋白裂解酶的活性,减少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protein-β,Aβ)的水平,影响昼夜节律基因的表达等方式,对昼夜节律稳定起调节作用,并通过调节肠道功能影响肠道菌群活性等缓解AD的临床症状.本文将从AD相关药物的研究现状和川陈皮素在AD防治中的可能机制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川陈皮素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中枢炎症认知功能障碍老年

    《新生儿和婴儿气道管理:ESAIC/BJA联合指南》解读

    陈莹潘守东
    240-243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轻中度斑块狭窄致命性冠状动脉痉挛二例并文献复习

    张程征李朝密张娜娜崔英华...
    24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轻中度斑块狭窄致命性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7年6—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PCI治疗的CAS并发心源性猝死患者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病例1 女,49岁,入院前8年出现发作性心前区不适伴左上肢麻木,入院前8 d胸痛加重,外院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提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近段狭窄40%,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LCX)远段狭窄90%,并植入支架1枚;入院后胸痛时ECG胸前导联ST段短暂性抬高,考虑CAS并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阿托伐他汀20 mg/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50 mg/d和盐酸地尔硫卓30 mg/次、4次/d联合治疗5 d,胸痛仍反复发作,并出现无脉室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为LAD致死性CAS且存在药物抵抗,急行CAG提示LAD近段痉挛并植入支架1枚.病例2 男,73岁,入院前2个月出现发作性胸痛伴晕厥,CAG提示LAD近中段弥漫性狭窄80%并植入支架1枚,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近中段狭窄40%~50%,术后胸痛、晕厥反复发作,并出现ECG下壁导联ST段抬高、无脉室速、Ⅲ°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阿托伐他汀钙40 mg/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50 mg/次、2次/d和盐酸地尔硫卓30 mg次、4次/d联合治疗3 d,胸痛、晕厥仍发作,诊断为RCA致死性CAS且存在药物抵抗,再次行CAG并于RCA植入支架2枚.2例患者出院后分别随访55个月和60个月,均未再出现胸痛、晕厥、猝死等.相关文献显示,药物抵抗的潜在机制可能是痉挛节段在非严重狭窄基础上发生斑块急剧进展,提示药物并不能完全预防CAS和恶性心律失常.结论 PCI治疗轻中度斑块狭窄的CAS缺血和猝死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药物疗效不佳的顽固性变异型心绞痛,可考虑尝试支架植入的治疗方式.

    冠状动脉痉挛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支架

    生活方式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分析

    李佳张德贤姚娜宿慧芳...
    250-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管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的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程序化生活方式管理干预,主要包括降胆固醇治疗、降压治疗、制订健康生活方式目标、鼓励低脂饮食和适当体育锻炼、心理干预等,干预6个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QOL,采用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评估心功能.观察和比较干预前后两组QOL、血糖、LDL-C、TG、BP、生活习惯和心功能等.结果 78例患者中,研究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4例,共调查71例患者;其中男50例、女21例;年龄63~77岁,平均(65.9±4.7)岁.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F-36评分和各项指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LDL-C、TG、BP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糖、LDL-C、TG均比干预前下降,且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不良生活习惯的发生率(吸烟、嗜酒、熬夜)和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管理的知识和态度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91.67%比6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活方式管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并增加冠心病生活方式管理的认知水平.

    生活方式管理冠心病生活质量老年

    老年患者行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诱发自主神经反射致心脏停搏一例报告

    张焕焕张延红
    255-2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