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中医药
北京中医药

赵静

月刊

1674-1307

bjzy1589@126.com

010-65251589

100005

北京东单三条甲7号

北京中医药/Journal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开阖枢理论及其在藏象学说中的运用

    孙维新李吉磊姜伟艳朱泠霏...
    1305-1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阖枢"理论出自《素问·阴阳离合论篇》.从空间角度来看,开阖为天地相离、相合的过程,枢则为开阖之始与归,对开阖同时有约束、促进作用.从时间角度来看,开阖枢是阴阳二气各自的生长收藏趋势变化.将开阖枢理论应用于具体的藏象学说中,十二脏腑依其三阴三阳属性可分别归属为阴分、阳分之开阖枢,形成"开阖两两相配"与"阴枢自配、阳枢自配"的生理功能协同框架,即肝、肺协同,脾、心包协同,大肠、膀胱协同,胃、小肠协同,心、肾协同,胆、三焦协同,共计6种协同关系.

    开阖枢三阴三阳天地四时藏象学说

    基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辨治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思路

    强睿庞博
    1310-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腔黏膜炎(OM)是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和(或)化疗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口腔黏膜疼痛异常、张口及吞咽困难、味觉减退、口干口臭、进食障碍等.与普通口腔溃疡相比,放化疗性OM具有难治性、症状复杂性、复发性等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的病机十九条是中医病机制论鼻祖与临床实践纲领,"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即出于此,点明了痛、痒、疮等病症的主病之脏在心.基于此,以心立法,从心论治,从心火盛弱、血脉痹阻、心血亏耗、心神失养等角度探讨放化疗性OM的发病机制,并确立清心泻火、育阴清热、活血通络、补益心血兼顾宁心安神为相应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详察兼证,兼顾他脏,并配合局部外用药,挖掘经典理论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新内涵,以期助益放化疗性OM的中医药治疗.

    放化疗口腔黏膜炎病机十九条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机与防治

    姜河延周之贤王郅轶李阳...
    1316-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中医学"肺胀"范畴,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文基于内经"阳化气,阴成形"观点论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认为阴阳失衡是其病机,且病机关键为由"阳化气不足"而导致的"阴成形太过",因此本病以"阳化气不足"为本,"阴成形太过"为其标.治疗上分为慢性缓解期与急性发作期,慢性缓解期主固其本,注重配伍温阳药以促进阳化气之力;在急性发作期主祛其标,注重化痰祛瘀利水之法以祛除阴邪.且祛邪与扶正在不同时期有主次之分,多相辅为用.

    阳化气,阴成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机

    从温胆汤制方理念探究"胆-髓-脑相应"学术思想及脑病辨治思路

    吴犀翎王家鹏陈玉静王飞雪...
    1319-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胆汤乃名方,亦是临床常用方剂,常用来治疗不寐、心悸等.从温胆汤的源流、方名本意、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等方面分析其组方原则,溯源"胆-髓-脑相应"学术思想,分析痰气郁阻可影响土和木的五行生克关系,进而导致土壅木郁,使木不得升,少阳失和,致"胆寒""髓虚",进而变生各种脑病.故脑病可从"胆"、从"痰"论治,予温胆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

    温胆汤胆寒胆-髓-脑相应脑病

    基于肠道超声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思路

    朱曦含邓鑫窦丹赵鲁卿...
    1323-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尚无诊断金标准,主要依靠肠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辅助诊断.肠道超声简便易行、无放射性、非侵入、价格低廉,被逐渐应用于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及活动性评估中.UC属中医学"痢疾""休息痢""肠澼"等范畴,湿热蕴肠、气滞络瘀是UC的基本病机.UC的肠道超声表现主要包括肠壁增厚,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增多,肠蠕动减慢、肠壁弹性减弱及结肠袋消失.针对肠壁增厚的患者,可选择清热燥湿解毒类中药;针对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增多者,可合理运用凉血止血类中药,炒炭之品效果更优;针对肠蠕动减慢者,可配伍补气、行气的中药;针对肠壁弹性减弱、结肠袋消失者,可尝试化痰祛瘀通络之品.

    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超声中医药诊疗思路

    从"皮肤间风"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

    汪津禾任建勋李亚琴屈欢欢...
    1327-1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荨麻疹以发作性风团、瘙痒为主要表现."皮肤间风"理论出自《诸病源候论》,皮为皮肤,为肺所主,为卫气所行;肤为肌肤,为脾所主,为营血所充.即慢性荨麻疹病位在皮肤之间;该病主要以风邪为患,风邪有外来内生之分.该病的病因、病机、证型均与"皮肤间风"有关.其主要病因为在表之邪和在里之因;治法为解肌发散、直清肌肤、收敛固护,在此基础上选用相应的方剂均能达到良好的疗效.

    慢性荨麻疹皮肤间风解肌发散直清皮肤收敛固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