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中医药
北京中医药

赵静

月刊

1674-1307

bjzy1589@126.com

010-65251589

100005

北京东单三条甲7号

北京中医药/Journal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蒿琥酯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抗菌活性的影响

    董国伟唐新宁钟英成郭洁...
    16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与抗生素联用对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分离的CRECO 20株,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物质青蒿琥酯(ASN)、左氧氟沙星(LEV)、头孢他啶(CAZ)、亚胺培南(IMP)最小抑菌浓度(MIC).用棋盘法测定ASN与LEV、CAZ、IMP协同抗菌活性;用细菌生长曲线法观察不同处理组CRECO临床菌株(E5)生长的情况;用RT-PCR检测外排泵基因以及调控基因的表达.结果 抗菌物质ASN、LEV、CAZ、IMP的MIC50分别为>8192、64、2048、32µg/mL.协同抗菌试验显示:ASN(1024µg/mL)与LEV联用时,LEV的MIC50由64µg/mL降至16µg/mL(即1/4 MIC50),联合作用效果以协同为主;与CAZ联用时,CAZ的MIC50由2048µg/mL降至1024µg/mL(即1/2 MIC50),联合作用效果以相加为主.生长曲线显示,ASN联合LEV能有效抑制CRECO生长,曲线走向平缓.20株菌株全部携带外排泵基因AcrA和AcrB基因.RT-PCR结果显示ASN联合LEV可降低外排泵基因AcrB表达.结论 ASN对CRECO无抗菌活性,但ASN联合LEV能有效增强抗生素的抑菌作用,其协同抑菌机制与降低外排泵基因AcrB表达相关.

    青蒿琥酯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左氧氟沙星抗菌活性

    李乾构治疗泄泻病学术思想探析

    肖旸李享孟梦李乾构...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乾构教授认为,引起泄泻的常见病因有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所伤和阳气亏虚.诸因损伤脾胃,纳运失职,饮食停滞,清浊不分,相混而下,而致泄泻.治泻需健脾除湿,以四君子汤为治泻的基础方;暴泻不可骤涩;久泻不可纯补,宜先消后补;治泻宜配合运用祛风药,顾护胃气,同时配合药膳食补,可取得满意疗效.

    泄泻病李乾构学术思想

    《北京中医药》杂志对论文中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

    《北京中医药》编辑部
    169页

    李乾构从肝脾论治"喉痹病"临证经验

    盖建青艾建伟王俊阁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乾构教授临证近50载,在脾胃病的治疗上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对于脾胃相关性疾病如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上亦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其认为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病机多为肝脾同病,临床证候以肝郁脾虚为主,治疗以肝脾为中心,多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

    李乾构喉痹病肝脾论治名医经验

    祁宝玉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眼底血证相关疾病的临床经验

    孙婉钰张秀清裴铮张红...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祁宝玉教授总结了眼底血证使用活血化瘀药物的指征,提出辨眼底血证时应仔细分析血瘀的症状及原因;在使用活血化瘀药物的同时应注意其配伍用药,尤其强调软坚化痰药及虫类药的应用;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眼底血证效果显著.

    活血化瘀眼底血证祁宝玉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名医经验

    崔述生运用"调督助阳以健神府"诊治交感型颈椎病经验

    吴寿长崔述生郭丁嘉杨欣玥...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感型颈椎病呈现高患病率,多伴情绪抑郁状态.崔述生教授认为交感型颈椎病合并抑郁乃督脉元阳不足,脾生化乏源而致.督脉为精明之府,是其他脉络联结之重要通道,是一身阳气输布所系;督脉通利则神府明健、骨正筋柔;督阳调则五脏和,以养精神,疏抑郁.通过口服方药、推拿点穴、捏脊调督、走罐闪罐、运动康复及心理开导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每获良效.

    崔述生交感型颈椎病抑郁督脉调督助阳

    倪青应用《温病条辨》气化法治疗2型糖尿病湿热证经验

    张月颖张珊温志歌史佩玉...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临床多运用脏腑辨证及六经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T2DM).倪青教授依据中医四诊信息,认为T2DM辨证属湿热证者病位在三焦,可采用《温病条辨》之三焦气化理论作为其辨治依据,三焦气化辨证方法融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以及卫气营血辨证于一体,治疗用药应升降通施,以调畅气机,恢复脏腑气化功能.

    2型糖尿病湿热证三焦气化理论证治要点

    基于《金匮要略》胸痹、心悸、消渴病证治探讨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诊疗

    孟醒谭丽高慧娟冯兴中...
    18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性心脏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视其症状可将其归为中医学"胸痹""心悸"等范畴.《金匮要略》所载的许多条文和经方,对本病的治疗极具指导意义,至今仍被后世临床广泛运用.《金匮要略》认为消渴病心病的病机多与阴阳偏盛、痰瘀阻滞、水饮凌心、气机不畅等因素相关,治疗时当审病求因,明辨证型,兼顾消渴,活用经方,对证治疗.

    糖尿病性心脏病变金匮要略胸痹心悸消渴

    基于玄府、腠理认识的从表达邪治疗间质性肺病经验探讨

    蔡松张立山司徒惠昀程元元...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体肌表之皮毛与汗孔,是肌表之玄府,人体呼吸道之黏膜、纤毛等,是肺内之玄府,皆属于表,为肺所主.间质性肺病(ILD)病位在肺间质,在中医是为肺之腠理,是三焦与肺的功能相协之处.肺之腠理可通于肌表之玄府与肺内之玄府,有内外两种出路.ILD的治疗应注意给邪以出路,可开玄府、通腠理,或兼扶正气,从而起到从表达邪的治疗作用.

    从表达邪玄府腠理三焦间质性肺病

    欢迎关注《北京中医药》杂志微信公众号

    1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