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关键因子探讨白芍总苷对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区组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一贯煎组、白芍总苷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连续6周腹腔注射2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并灌胃甲状腺片(30 mg/kg)以制备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造模期间,空白组、模型组大鼠每天灌胃蒸馏水,一贯煎组及白芍总苷组大鼠分别灌胃一贯煎水煎液(635 mg/kg)及白芍总苷混悬液(50 mg/kg),连续6周.给药期间每2周检测大鼠体质量、肛温;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24 h摄食量和摄水量、舌面湿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含量,并计算cAMP/cGMP;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含量;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并计算胶原面积百分比;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PI3K、AKT和mTO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2、4、6周体质量降低,第2、4、6周肛温升高,24 h摄食量增加;cAMP升高、cGMP下降、cAMP/cGMP升高,IL-1、IL-6、TNF-α含量均升高,IL-10、IL-1Ra含量均降低,ALT、AST、γ-GT、ALP、TBIL、TBA水平均升高,肝脏胶原面积百分比增加,PI3K、AKT和mTOR mRNA及蛋白磷酸化表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芍总苷组大鼠第2、4、6周肛温下降,24 h摄食量和饮水量减少,舌面湿度升高;一贯煎组和白芍总苷组大鼠cAMP降低、cGMP升高、cAMP/cGMP下降,IL-1、IL-6、TNF-α均下降,IL-10升高,肝脏胶原面积百分比降低;白芍总苷组大鼠ALT、AST、γ-GT、ALP、TBIL均下降,PI3K、AKT和mTOR mRNA及蛋白磷酸化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 白芍总苷对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大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加抗炎细胞因子释放,从而发挥白芍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