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缝隙连接蛋白 43(Cx43)途径探讨益元灸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储尿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 80 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2 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68 只大鼠按照改良Hassan Shaker脊髓横断法制备骶上脊髓损伤模型,待脊髓损伤模型稳定后,筛选出符合标准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益元灸组、抑制剂组、益元灸+抑制剂组,每组 14 只.益元灸组大鼠进行益元灸治疗,抑制剂组大鼠尾静脉注射AMPK抑制剂多索吗啡(0.2 mg/kg),益元灸+抑制剂组大鼠予益元灸联合尾静脉注射多索吗啡(0.2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连续14 d.干预结束后采用尿流动力学评价大鼠膀胱功能;HE染色观察膀胱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膀胱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膀胱组织中磷酸化AMPK(p-AMPK)、Cx43、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kit)阳性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膀胱组织中 AMPK、p-AMPK、Cx43、C-kit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膀胱组织中Cx43、C-kit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益元灸组大鼠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顺应性增高,漏尿点压力降低;细胞相对规则有序,空泡细胞减少,组织水肿减轻;膀胱组织中ATP含量减少,p-AMPK阳性表达率升高,Cx43、C-kit阳性表达率下降,p-AMPK蛋白表达升高,Cx43、C-kit蛋白表达下降,Cx43、C-kit mRNA表达下降(均P<0.05).与益元灸+抑制剂组比较,益元灸组大鼠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顺应性增高,漏尿点压力降低;细胞排列较紧密,组织水肿减轻;膀胱组织中ATP 含量减少,p-AMPK阳性表达率升高,Cx43、C-kit阳性表达率降低,p-AMPK蛋白表达升高,Cx43、C-kit蛋白表达下降,Cx43、C-kit mRNA表达下降(均P<0.05).结论 益元灸可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的储尿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膀胱组织中AMPK-Cx43 途径,降低膀胱逼尿肌细胞间兴奋传递,从而降低平滑肌收缩频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