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密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密科学技术
保密科学技术
保密科学技术/Journal Secre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筑国家网络安全防线——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

    本刊综合
    3-6页

    云身份安全

    7页

    基于云服务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概述

    李池宁俊义张彬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 5种主要的身份认证技术类别,包括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基于硬件设施的身份认证、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及基于多因素混合的身份认证,并通过对这些技术类别的细致探讨,分析了各种方法在云服务安全中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进而提供了相应的案例研究验证不同身份认证技术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这一研究有助于加强云服务安全的身份认证机制,确保用户数据和隐私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云安全身份认证用户访问

    云身份安全方法的置信维度分析

    曹国彦冉景飞马彦慧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分析云身份安全方法的置信维度,提出一种置信度评估思路,对云身份安全方法进行置信度与可靠性评估,可为云平台安全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云计算平台身份安全隐私保护置信度分析可靠性评估

    云化工业软件身份安全研究

    孟祥曦吴冬寒栾燕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4.0的推进,云计算技术为工业软件带来了资源优化、即时协作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同时也引发了复杂的身份安全问题.分布式架构、多租户环境与第三方服务集成虽推动了行业进步,却也带来了安全边界模糊、访问控制复杂等挑战.本文综述了云化工业软件身份安全的现状、挑战与对策,深入分析了身份认证与资源访问控制的难点,并围绕身份认证难点问题,对多因素身份认证和细粒度访问控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研究与展望.

    云化工业软件身份认证访问控制身份安全

    云环境身份与访问控制安全管理研究

    马铭骏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美国最新发布的关于云安全的十大战略指南,探讨了云环境身份与访问管理安全问题,并分析总结了关于云环境身份与访问控制安全管理的策略与最佳实践,以期为云身份安全管理策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云环境身份访问控制安全管理策略

    云原生时代下身份管理方法研究

    马飞杜岚仇保琪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云原生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广泛应用,身份管理领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时代下身份管理的新方法,分析了现代企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云原生时代下身份管理方法的变革,并针对性地介绍了基于云原生身份服务(IDaaS)的解决方案,全面阐释了 IDaaS的核心技术和价值,揭示了云原生身份管理方法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

    云原生云原生安全身份管理身份即服务

    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综述及展望

    亓文法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安全威胁的多样性使得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网络安全态势评估在信息安全防御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2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态势评估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领域的技术研究和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基于多模态的应用程序风险智能检测方案探讨

    许晴雯马宁宁李坤姜清明...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高风险应用程序(App)对用户隐私和资金安全的威胁日益增大.传统的App风险检测方法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对抗手段时往往难以检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人工智能(AI)分析的App风险智能检测技术,通过融合文本、图像、静态分析和动态检测等多种模态数据,全面提升云上高风险App的检测精度和覆盖面.本文首先阐述了多模态AI分析的理论基础;接着探讨了文本、图像、App静态分析和App动态检测模态在App风险检测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最后详细分析了模态融合的过程和应用案例,并对多模态AI技术在App风险智能检测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多模态AI分析App风险检测多模态融合

    智能无人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王照陈敏潘扬王云...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无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并从信息数据流转角度阐述了指控环路与智能环路的工作流程;其次从指控环路与智能环路2个层面,对智能无人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提出了智能无人系统安全防护体系架构,从系统平台、通信网络和智能单元3个方面展开,旨在确保平台的可控性、信息的可信性及任务的可靠性.

    智能无人系统安全威胁安全防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