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兵团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兵团党校学报
兵团党校学报

赵柳成

双月刊

1009-0274

btdxxb@sina.com.cn btdxxb@163.com

0994-5677935 5677987 5677058

831300

新疆五家渠兵团党委党校院内

兵团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XPCC of C.P.C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1989年7月创刊,1999年2月更名为《兵团党校学报》,并全国公开发行。《兵团党校》由新疆兵团党校主办,是外界了解兵团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宣言

    郝永平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是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行动遵循,在一定意义上说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宣言。

    中国式现代化政治宣言二十大报告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思维能力重要论述的生成理路、体系建构与实践路径

    行国通张雯雯刘备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关于领导干部思维能力的讲话,形成了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思维能力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从战略思维能力到四大思维能力再到七大思维能力并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加以完善的过程。这一重要论述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是以战略思维能力为引领、辩证思维能力为核心、历史思维能力为观照、创新思维能力为动力、系统思维能力为基础、法治思维能力为保障、底线思维能力为基石、精准思维、极限思维能力等为延展的科学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这一重要论述,不断提升思维能力。为此,需要做到笃实好学,提升理论素养;躬体力行,提高实践能力;爱民为民,站稳人民立场。

    领导干部思维能力生成理路体系建构实践路径

    大党独有难题的多元成因与破解之策

    崔发展唐欢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大党独有难题的新命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政治清醒与战略定力。这一重大原创性理论判断,要求我们不仅要科学理解大党独有难题科学内涵、正确把握其多元成因,还要在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着力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坚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制度规范体系,坚决落实"三个务必"的要求。这对于新时代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大党独有难题多元成因破解之策

    毛泽东教育思想对当代青少年"筑基"工程的启示——基于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和青年工作的视角

    顾华详
    2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同志,毕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高度重视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少年,特别是其教育思想在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中仍居于指导地位。毛泽东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应着眼于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深刻认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战略先导和支撑引领作用,坚持掌握思想教育,明确"筑基"工程的战略方位,加强党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党内法规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规定"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要求,牢牢把握"九个以"的战略部署和实践要求,强化工作绩效考核和政治巡察,确保树牢青少年"筑基"工程的使命意识,切实引领青少年崇德向善,赓续和弘扬爱党爱国光荣传统;坚持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优化立德树人、"筑基"铸魂育人的有效措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聚焦青少年工作的战略性任务特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强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的教师队伍,确保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思想教育又红又专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党的教育事业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

    刘新圣陈姿廷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这段时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这一时期,党中央通过实行"大包干"改革、转变对乡镇企业的态度、鼓励经济特区先行一步、通过"放权让利"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举措,摆脱了"一大二公"体制的束缚、打破了"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这些成就启示我们: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经济体制改革要正确选择突破口;改革要循序渐进、稳步前进;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要协同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经济体制改革

    理论·规律·意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态势演进

    王浩东张正光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双向互动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纵观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演变历程,其理论成果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规律是"两个结合""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意蕴是引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赋予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和引领更加合理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演进基本规律价值意蕴

    恩格斯对杜林假社会主义的批判——基于《反杜林论》的考察

    姜爱华史国伟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70年代,德国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流行,尤其是杜林的错误观点影响了工人运动的正确方向。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杜林所谓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基础上,因而是假社会主义,绝不是科学社会主义。

    《反杜林论》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

    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建构: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杨绘荣安亚倩
    5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使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领域的文献加以综合分析,可以提炼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议题主要集中于国家认同的形成过程、构建路径以及层次之辩的探讨等几个主题;而且更细化的可视化分析还预测出三个潜在的学术热点,即国家认同的主题基础——个体认同、国家认同的道路指向——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与传播和国家认同的内在动力支撑——情感认同。此外,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还显示,该研究主题在理论架构上正处于不断发展与加固的阶段,研究领域内的学者与机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分散性,现有研究多基于实证视角阐析仪式活动在激活集体记忆及构建国家认同中的关键作用,在理论深度上和研究创新性方面仍有广阔的空间可以挖掘。总体而言,该领域的学术探索虽起步较晚,却在不断走向深化。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建构研究呼吁更多的理论创新与学理阐释,通过不断的理论突破与实证检验,为理解国家认同提供更全面而独特的学术视角。

    集体记忆国家认同CiteSpace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综述

    周金鑫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经历了较长时间发展,如今已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呈现出"研究数量上升""研究内容的深化与视野的拓展""研究步伐伴随新理论的出场与时俱进"等特点。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涵盖了基本内涵、出场与演进、相互关系与整体性研究、实践路径、经验启示研究等内容。但仍存在"理论衔接不足、话语转化不充分""探索历程梳理不到位、经验总结不充分""与重大理论命题结合不紧密、对新背景下时代问题总结不深入"等问题。未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命题的研究。第一,要努力做好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的理论衔接和话语转化,提高理论话语的自洽性;第二,要认真总结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的探索经验和时代启示,增进理论应用的指导性;第三,要继续推进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的内容创新和视野拓展,增强理论发展的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综述

    文明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当代启示——兼论人类文明新形态

    徐兴龙阮李全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文明思想的尺度是同社会进步紧密相连的。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前提,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精神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文明展开批判,指明了在资本主义文明下三个方面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西方现代文明的超越,是"两个结合"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文明形态,与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文明思想相契合,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精神文化的发展营造美好氛围以及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现实条件。

    现代文明资本主义批判人类文明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