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兵团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兵团党校学报
兵团党校学报

赵柳成

双月刊

1009-0274

btdxxb@sina.com.cn btdxxb@163.com

0994-5677935 5677987 5677058

831300

新疆五家渠兵团党委党校院内

兵团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XPCC of C.P.C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1989年7月创刊,1999年2月更名为《兵团党校学报》,并全国公开发行。《兵团党校》由新疆兵团党校主办,是外界了解兵团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特性、优势转化与守正创新

    沈建波
    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实践,这一战略实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鲜明特质与战略优势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顺应了"十四五"时期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极大拓展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也为我们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价值特性优势转化守正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和时代价值

    王琳琳肖楠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人民性是其鲜明底色和基本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具有其内在生成逻辑,继承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立足于新的文化使命和文化需求,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建设成效由谁评判的核心问题。这一思想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和强大的思想武器。

    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时代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意蕴和实践价值

    郭呈才蔡澳宁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方向指引;有利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筑牢物质文化基础;有利于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筑思想长城。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全面深化改革的谋划情境、基本特质与核心范畴

    张伟军蒋锐刘雄旺
    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系统擘画和全面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图景与行动方略。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主线,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复合情境中谋划并受到多重因素的规定。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全面性、根本性、人民性、主体性、文明性的特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坚持守正型改革与创新型改革统筹联动、回应型改革与引领型改革统筹联动、结构型改革与功能型改革统筹联动、治理型改革与发展型改革统筹联动、纵向型改革与横向型改革统筹联动、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扩大开放统筹联动。

    全面深化改革谋划情境基本特质核心范畴

    全面深化改革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吴文杰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全面深化改革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的逻辑意蕴。在历史逻辑上,以"两个划时代"论断为依据阐明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生、发展的内在关联。在理论逻辑上,从矛盾论阐明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从目的论上阐明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在价值论上阐明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统一于人民性当中。在实践逻辑上,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遵循原则、坚持方向,突出重点、系统集成,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实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以系统观念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聂雄新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发轫自党的初心使命,赓续于管党治党伟大实践,凝结着新时代重大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开辟出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本文运用系统论观点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系统:其建构历程具有自我革命的连贯性、其制度构架具有层级分类的协同性、其体系边界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其运转过程具有管党治党的整体性。进而阐明健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明确其目标导向、聚焦其要素联动、关照其执行优化。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系统观念

    党性修养的研究演进、热点及展望——基于CNKI期刊(1992-2023)的文献计量分析

    向亦茹李敏杰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性修养在党的建设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1992-2023年CNKI收录的606篇北大核心和CSSCI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样本,采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发现:当前党性修养研究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和核心机构群,但研究成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研究议题的演进经历了萌芽期、积累期和发展创新期,呈现继承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因应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发展进路、围绕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特征;研究主题聚焦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党性修养相关论述,党性修养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党性修养的价值定位,党性修养的主体,新时代提升党性修养的实践对策五个方面;未来党性修养研究亟需补足基础概念研究,研究视角注重整体性与精细化相结合,补足经验研究方法并且加强学者、机构间合作。

    党性修养文献计量CiteSpace

    《论犹太人问题》中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周琪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早年间实现"两个转变"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其中对现代性的批判,是蕴含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对犹太人解放问题的探讨,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现代性问题的批判性反思。马克思通过批判现代性的制度根源、核心表象及其理念内核,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所带来的发展悖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启示我们,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要发挥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从而避免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消极影响,走稳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现代性《论犹太人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当代启示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

    韦燕廖和平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凸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已成为必然要求。从理论内涵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新的文化使命"具有不同的要义旨趣。从二者关系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本质内核、内在要求与目标追求。从行动逻辑看,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强调要以理论学习为文化引领力,明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方向;以党的领导为文化凝聚力,夯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政治基础;以"第二个结合"为文化驱动力,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华章;以"三个超越"为文化塑造力,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感召力。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必然要求

    世界文明视域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维阐释

    李月明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在全面系统深入地把握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命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文明、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文明、为民族复兴培根铸魂的精神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形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探索的确切所指,不仅有着中华文明的原初视野,更有着世界文化的现代眼光和人类文明跃升的宏大视野,其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同时,也不断破解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之问,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充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根基,丰富了世界文明的百花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世界意义。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文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