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装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装世界
包装世界

双月刊

1003-9929

bzsjbjb@163.com;bzsj18@yahoo.com.cn

0571-85330153

310006

杭州市邮电路23号

包装世界/Journal Packaging World
查看更多>>《包装世界》杂志是浙江省经贸委主管,中国包装联合会、浙江省包装技术协会、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中心主办,是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中心的指导刊物,中国包装核心期刊。创刊于1986年,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浙江省唯一的一本反映包装、印刷、设计方面的公开刊物,是业界人士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动态、博览行业信息,了解最新实用技术的好帮手。《包装世界》杂志社愿与社会各界合作,携手共进。 读者对象:包装工业、包装印刷、包装设计、化工、食品、医药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包装院校及涵盖设计、机械、印刷、工程、电子、科技的专业师生。 主要栏目:政策解读、业内动态(反映国内外包装界的最新市场、方法、需求、开发、趋势、调研等。)、包装论坛(探索业界各方面的现状、发展、举措。)、信息快讯、企业文化、人物风采、群英谱(报道人物先进事迹简单介绍、企业简单介绍)、产业研发(报道新产品、新技术、新专利、新应用)、论文选萃(包含工程、应用、管理、设计艺术、设计作品)、艺术鉴赏。媒体优势:作为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中心指导刊物,中国包装核心期刊,浙江省唯一的一本包装方面的杂志,办刊20多年来在包装界深有影响。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应对市场的需求,积极与全国各地自治区、直辖市、省市包装协会合作,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及国外发行市场,是企业宣传报道的舞台,订户掌握信息的好帮手。 发行方式为邮发与自办发行。国内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32-78。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国外邮发代号:BM2680。自办发行(直接订阅):邮局直接汇款到《包装世界》杂志社或银行转帐两种方式,备有正规征订发票,免邮资费,全年定价96元。《包装世界》杂志社联系方式:社址:杭州市杭州市邮电路23号 邮编:310006 电话(0571)85330153 传真:(0571)85330821投稿信箱:bzsjbjb@163.com;bzsj18@yahoo.com.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潮风格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刘悦林海燕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对"国潮"的发展背景、"国潮文化"的界定、"国潮风格"的特征及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调研当下国潮产品的不足和消费者需求,提出国潮风格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希望为当下国潮产品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优化设计形式和内容.

    国潮文化国潮风格国潮产品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媒体交互艺术表达设计

    刘文佳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使世界范围内的大数据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并且朝着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人工智能和技术研发等领域中.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交集,人工智能艺术对新媒体交互艺术进行了拓展,可以实现传统艺术创作所不能实现的各种思想理念的表达.该文对人工智能的定义、新媒体交互艺术的内涵及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进一步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新媒体交互艺术表达设计的影响,对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媒体交互艺术的应用进行了具体说明,最后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下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希望可以促进新媒体行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智能技术新媒体交互艺术

    中式园林景观意境与现代园林景观的融合研究

    丁方仪陈思凡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园林以表达自然的意蕴为核心理念,在"天人合一"的模式下,将人类的价值与大自然结合,使风景的空间步态变化,峰回路转,其意境之美即"天人合一"的精神之美.不同国家都有着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风格,我们国家现代园林中最为流行的当属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把中国园林的意境美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可以使其在现代与中式之间更好地契合.中式意境以其独到的审美意境,根植于中华大地,历史悠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散发出独具特色的光芒.但是,采取什么样的路径将中式园林景观意境与现代园林景观进行融合,是一个亟须有效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该文试图从传统的角度来探讨和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与现代园林的结合,从而为以后的现代园林设计提出一些新的思考与创新,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人员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与借鉴.

    中式园林景观意境现代园林景观融合探究

    Photoshop辅助在食品塑料包装设计中的作用研究

    夏奴奴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包装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食品包装,不仅能够对产品以及品牌进行宣传,还能产生良好的促销作用.Photoshop技术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设计和宣传效果,使人们在短时间内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激发购买欲望.该文主要以食品塑料包装设计为例,对Photoshop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图像处理食品塑料包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创新设计理念的相关实践

    闫汉霖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觉传达艺术使人们能够从视觉上接收设计者传递出来的各种信息.作为一种艺术,它是一种对创新追求的态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发展的灵魂所在,创新精神在艺术设计中十分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视觉传达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设计观念,将时代感和创新理念相结合,充分发挥创意设计的作用,从而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设计理念综合实践

    地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及传承

    张驰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文化对地区环境建设、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等都有着重要影响.环境建设、空间规划设计是文化的载体,能够充分体现出一个地区、国家的人文思想、文化理念,将地域文化有效运用于环境设计中,能够促使环境设计更具人文性及文化思想性,充分彰显出地区文化的先进程度.不仅如此,在环境设计中有效运用地域文化,还可以促使地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如历史伟人雕像、龙形元素、凤形元素等在城市规划设计、环境建设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地区人民的思想状态.因此,重视地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促使其能够在环境设计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是当前相关人士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该文以"地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及传承"为研究对象,旨在借助研究地域文化、环境设计等具体内容及应用现状等,给出几点切实可行的设计应用及文化传承建议,助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

    地域文化环境设计应用传承

    传统家具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荆奕君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家居设计中既要运用时尚元素,突出家具的时代特征,也要有意识地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在新时代再一次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在家具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与家具之间的融合可以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我国传统家具有艺术造型上的独特美感,其所蕴含的古典元素对于现代家具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现代家具设计中,既要应用传统家具元素,也要结合其中的设计精华,寻求符合时代艺术风格的素材,从而提高作品设计的质量,保证设计精美及产品独特.该文主要探究了传统家具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家具元素现代家具设计

    论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

    杜国强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核心话题.在以往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通常设计方式过于简单,现代民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基于这种社会形势,我国建筑行业以及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开始将工作重心放在低污染、低能耗的节能建筑设计中,我国也在2006 年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明确指出了建筑工程绿色,节能设计的指标、要求以及相关规定.基于此,该文就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建筑工程设计节能

    博物馆动漫形象IP文创开发的商业化发展探究——以辽宁省博物馆为例

    张博刘昂效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经济形势下,商业化运作已成为促进博物馆发展的新方法,博物馆IP形象作为博物馆视觉印象的体现,是博物馆品牌效应的核心支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秀的动漫形象IP文创产品开发对塑造博物馆品牌形象、提升博物馆影响力、增加游客数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博物馆品牌打造到游客体验消费再到产品研发等环节都是值得探索的.该文对博物馆动漫形象IP文创产品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辽宁博物馆为例,提出动漫形象IP文创产品开发与宣传建议.

    辽宁博物馆动漫文创开发IP

    中西古代建筑风格的浅析

    张杨婧怡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西传统建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塑造了各自辉煌的建筑文化,对两者进行对比有助于形成更深刻、清醒的认知,掌握人类文明共同的艺术规律,为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该文从建筑审美、建筑材料、建筑空间布局和建筑发展演变过程等方面,分析中国和西方建筑艺术的不同发展特点.

    中西建筑建筑文化建筑布局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