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装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装世界
包装世界

双月刊

1003-9929

bzsjbjb@163.com;bzsj18@yahoo.com.cn

0571-85330153

310006

杭州市邮电路23号

包装世界/Journal Packaging World
查看更多>>《包装世界》杂志是浙江省经贸委主管,中国包装联合会、浙江省包装技术协会、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中心主办,是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中心的指导刊物,中国包装核心期刊。创刊于1986年,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浙江省唯一的一本反映包装、印刷、设计方面的公开刊物,是业界人士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动态、博览行业信息,了解最新实用技术的好帮手。《包装世界》杂志社愿与社会各界合作,携手共进。 读者对象:包装工业、包装印刷、包装设计、化工、食品、医药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包装院校及涵盖设计、机械、印刷、工程、电子、科技的专业师生。 主要栏目:政策解读、业内动态(反映国内外包装界的最新市场、方法、需求、开发、趋势、调研等。)、包装论坛(探索业界各方面的现状、发展、举措。)、信息快讯、企业文化、人物风采、群英谱(报道人物先进事迹简单介绍、企业简单介绍)、产业研发(报道新产品、新技术、新专利、新应用)、论文选萃(包含工程、应用、管理、设计艺术、设计作品)、艺术鉴赏。媒体优势:作为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中心指导刊物,中国包装核心期刊,浙江省唯一的一本包装方面的杂志,办刊20多年来在包装界深有影响。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应对市场的需求,积极与全国各地自治区、直辖市、省市包装协会合作,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及国外发行市场,是企业宣传报道的舞台,订户掌握信息的好帮手。 发行方式为邮发与自办发行。国内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32-78。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国外邮发代号:BM2680。自办发行(直接订阅):邮局直接汇款到《包装世界》杂志社或银行转帐两种方式,备有正规征订发票,免邮资费,全年定价96元。《包装世界》杂志社联系方式:社址:杭州市杭州市邮电路23号 邮编:310006 电话(0571)85330153 传真:(0571)85330821投稿信箱:bzsjbjb@163.com;bzsj18@yahoo.com.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广告导向性分析

    王慧敏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广告而言,其对应的作用对象为消费者,为保证广告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需要从消费者购买行为及心理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其需求动机、消费习惯以及行为特征,并以此为导向,分析广告主题创意、广告表现形式等,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刺激消费购买行为的发生.因此,该文从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角度出发,分析广告导向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论证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广告导向设计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发挥广告导向性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的措施,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消费者购买行为广告导向性

    网络媒体舆论经济生成机制分析——以山东淄博网络营销为例

    崔耀齐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营销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营销活动开展的主流形式.最早的网络营销主要在电商领域被广泛应用,通过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各大电商品牌的知名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打造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即网络媒体舆论经济发展模式,其不仅对品牌的发展有促进效果,还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对此,该研究以山东淄博的城市网络营销为例,分析城市网络营销视域下网络媒体舆论经济的生成机制.根据城市网络营销与网络媒体舆论经济的特点,探索山东淄博网络营销的创新道路,为互联网时代山东淄博的城市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助力.

    网络营销网络媒体舆论经济互联网时代城市品牌营销

    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策略思考

    罗海波张国栋梅法文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电线路施工是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其他施工而言,其专业性非常强,往往由多工种、多专业的工作人员交叉作业,施工的区域比较广,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施工管理工作比较复杂.目前,在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有效的改进策略,从而提高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质量.

    电力工程建设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策略

    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彭跃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路面施工是公路建设的关键部分,路面强度、承载力等会直接影响后期的交通运输状况.沥青路面是一种由石油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等按配比配制形成混合料,经摊铺、碾压等一系列施工作业而成的路面结构形式.因此,该文就道路工程路面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质量控制要点.

    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陇南天水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文涛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陇南天水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红色文化遗产"具有相应的学术概念,并带有一定的事件、时间及意义的指向性,是一种来自特定历史时期或事件、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产.基于此,该文结合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协同发展的内在需求,对陇南天水区域文化资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提高该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的有效路径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陇南天水红色文化遗产文化资源

    深基坑h型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及监测分析

    夏彪蒋为谢珠玑周景深...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通过分析某市某基坑在前期已进行第一次设计及部分施工一年后,由于方案更改需进行第二次设计的实际案例,鉴于想合理利用已施工的部分支护结构,结合现场工程、水文地质等条件分段采取多种支护方式,对以h型双排桩和单排桩+锚索支护为代表的两种支护类型进行阐述,并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此次支护方案设计不仅完全保证了工程的安全,还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此成功应用案例为以后类似工程案例提供了参考.

    基坑支护h型双排桩基坑监测数值模拟

    人工智能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以Midjourney为例

    张君豪刘洵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迎来井喷式发展,艺术设计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渗透.人工智能设计软件的出现,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对人类设计师的主体地位造成影响.人工智能的部分功能早已足够媲美优秀的人类设计师,部分人类设计师也在AI的冲击下处于高替代风险中.该文通过分析人工智能设计的优缺点,探讨人工智能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从人类设计师的角度阐述核心能力对艺术设计表达的重要性,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全新设计生产模式.

    人工智能设计人类设计师替代危机核心能力人机协同

    OBE理念下高职"会议运营与管理"教学实践研究

    戴文婷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会议运营管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文结合教学实际、社会调查和相关文献研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OBE理念在高职"会议运营与管理"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积极意义;全方位地总结高职"会议运营与管理"教学实践存在的不足与困境;以OBE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学生学习接受度与应用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以期真正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为社会培养优质的会展人才.

    高职院校会议运营与管理OBE理念教学实践

    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

    谢俊良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办学质量与高职学生的专业发展息息相关.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定位,高职教育教学必须做好相关实施方式的优化与调整,以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为基础,保障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在突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同时,真正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全面提升的同时,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保持较高的专注度,基于良好的高职教育教学,推动高职学生综合能力持续提升.该文就当前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基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提出了有效优化高职教育教学的实践策略,为广大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技能

    通过设计管理教学体系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刘瑞蔡晓聪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在艺术教育领域,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教育培养的核心目标,艺术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相比于其他领域,国家对艺术设计类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更高.但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很多院校在相关人才培养上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艺术设计类新型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该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对当前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类新型人才素质与能力的结构要求以及艺术设计类新型人才培养要点进行了简要阐述,在充分分析当前艺术设计类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科学理论知识,提出了通过设计管理教学体系创建艺术设计类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该文的研究内容能够为我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设计管理教学体系艺术设计类新型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