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采矿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采矿技术
采矿技术

周爱民

双月刊

1671-2900

ckjs@263.net

0731-88631209

410012

湖南长沙市麓山南路343号

采矿技术/Journal Min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采矿技术》是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于2001年公开出版的刊物,它由长沙矿山研究院主办,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的会刊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的网刊,以服务矿山,推广先进实用的技术,沟通、传播国内外信息为宗旨,具备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影响面广的特点。实用性强。《采矿技术》以“服务矿山,推广先进实用的矿山技术和装备,沟通、传播国内外矿业信息”为宗旨,交流发表的论文除知名专家的综述性和论述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成果的文章外,70%以上是反映矿山一线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成果的文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信息量大。《采矿技术》正刊为双月刊,版面为大16开,设有地质与测量、经营管理与矿业动态、资源开采与综合利用、信息技术与机电装备、安全环保与灾害防治、爆破与岩土施工技术,以及信息园地等主要栏目,年发表论文数量200篇以上。影响面广。《采矿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的会刊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的网刊,植根于广大矿山企业,是矿山采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互相探讨、交流、学习的重要园地,素有矿山企业自己的专业性刊物的良好形象,拥有学会委员和信息网理事等特定读者群,他们都是矿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生产技术主管,因而历来为矿山企业所重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邹庄煤矿7401工作面采空区动态自燃"三带"变化规律研究

    孟刚武向强
    165-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常一个工作面只测定一次采空区自燃"三带".但工作面遇到断层、煤厚变化时,会阻碍推进速度,同时也影响采空区的氧化进程,因此,采空区自燃"三带"是动态变化的.为了研究采空区动态自燃"三带"变化规律,通过在现场铺设束管系统测量采空区氧气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基于氧气浓度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煤温变化的升温幅度法,并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监测实时温度进行"三带"划分.结果表明:研究断层复杂地区使得自然"三带"扩大;煤层越厚,氧化带越窄;推进速度加快时,整体氧化带发生后移现象.

    邹庄煤矿升温幅度法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动态自燃"三带"

    露天矿边坡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分析

    侯善营孙文诚王晗
    17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萨道夫斯基公式被广泛用于解决露天矿山爆破振速问题.为研究适用于露天铁矿爆破振动速度计算公式,对某露天矿山台阶爆破进行了 11 次爆破振动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露天矿山爆破质点振速随着爆心距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且爆心距对振速的影响远大于高程.从整体数据看,Y方向爆破振速峰值最大,X 方向的次之,Z 方向的最小.根据萨道夫斯基公式并利用数学回归方法计算出爆破振动场地系数K 和衰减指数α值,从而得到爆破振动质点振速的衰减公式,K 和α值均符合《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的允许范围.合速度、X 方向、Y方向和Z 方向的振速公式拟合结果表明,相关系数R2 均大于 0.8,线性相关性较好.该露天矿山爆破振动速度预测公式可为研究同类型露天矿山爆破振速提供一定的参考,并能有效地指导矿山安全生产.

    露天边坡萨道夫斯基公式台阶爆破爆破振动速度拟合回归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磷矿水害危险性评价的应用研究

    肖明正罗超金林清谭颜汶...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磷矿地下开采的安全生产,降低水害事故发生的概率,科学合理地评价磷矿水害威胁程度,从地质构造、充水水源以及开采扰动 3 个维度选取了 11 个指标,建立了贵州某磷矿危险性评价模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以贵州省某磷矿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扰动(权重为 0.5131)对该磷矿水害危险性影响最大,通过模糊综合量化后得出该磷矿整体评价的综合分数为 5.495,评价结果为危险性一般.

    磷矿水害危险性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基于组合赋权与TOPSIS法改进煤与瓦斯突出风险评价模型

    汪志萼徐景德蔡卓文马峻...
    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准确合理地评价煤与瓦斯突出风险,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调研,从地应力、瓦斯、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等 3 方面构建煤与瓦斯突出指标等级判据,基于耦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得到组合赋权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建立煤与瓦斯突出风险评价模型,并用煤矿 3 个煤层实际工程案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以煤层瓦斯压力、煤层瓦斯含量为主要表征的瓦斯是影响突出风险的主导因素,同时地应力和煤岩体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基于组合赋权与TOPSIS的煤与瓦斯突出风险评价煤矿 7 号、8 号和 10 号煤层具有突出风险,风险等级为一般风险III级,与现场实际相符,且模型评价结果更加精确.模型可以对煤层突出风险及影响突出的各因素进行评价,便于矿井防突措施的实施,可为保护层开采选择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煤与瓦斯突出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加法组合赋权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风险评价

    基于灰色关联TOPSIS法在磷矿通风系统安全评价的应用

    李丽邱丹丹刘献真
    18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定量、客观、准确地对磷矿通风系统进行安全评价,采用 AHP-CRITIC 计算组合权重与改进TOPSIS法的评价模型.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和查阅文献对磷矿通风系统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然后用层次分析法(AHP)与CRITIC赋权法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最后建立改进TOPSIS评估模型,引入灰色关联度的TOPSIS法克服了欧氏距离的缺陷,构建了新的距离测度,通过相对贴近度来划分磷矿通风系统的安全状态等级,降低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减少了误差,有效提升了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结果表明:运用引入灰色关联分析的 TOPSIS模型评价得到江家墩 4 个磷矿通风系统的安全状态等级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应用在磷矿通风系统中.

    磷矿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CRITIC赋权法改进TOPSIS法

    富水磷矿山复杂岩性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

    李涛李树建王宗勇周帆...
    195-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开采中,工程建设环境复杂多变,围岩稳定性的合理分类对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均存在直接影响.为了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准确评价,同时解决评价过程中指标不相容的问题,并减少人为主观赋值带来的误差.以昆阳磷矿二矿胶带斜井围岩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实际,甄选具有代表性的 13 个指标组成巷道围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构建熵权可拓模型对围岩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斜井巷道围岩稳定性等级整体以 IV类和 V类为主,围岩破碎,自稳能力较差,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吻合.实例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并针对评价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支护对策,研究成果可为矿山工程岩体风险评估提供新思路,对实现地下工程稳定性风险的有效预警起到推动作用.

    磷矿山物元可拓模型多指标熵权法巷道支护

    露天采石矿粉尘防治技术分析

    邓有凡
    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露天采石矿数量众多,生产过程的粉尘污染严重.为保护环境、保障职业健康安全,矿山必须采取有效的粉尘防治技术措施.为引导矿山选取合适、有效的防尘技术措施,通过现场调研明确了产尘的主要工序及粉尘危害现状,并按照降尘措施的技术途径,分别从技术特性、降尘效果、使用要点等方面,梳理、探讨分析了生产工艺抑尘技术、化学喷雾抑尘技术、喷雾降尘技术和抽尘净化技术,归纳形成了露天采石矿粉尘防治工程技术对比分析表,可为露天采石矿制定粉尘治理工程措施提供指导及借鉴依据.

    露天采石矿粉尘危害粉尘防治抑尘控除尘

    地下矿山高阶段溜井爆破开挖设计与施工

    马立飞郑汉文金鹏朱南南...
    208-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地下矿山直溜井爆破开挖工况,拟采用导井反井法钻凿中心导孔,并在溜井周边布设大孔径炮孔进行爆破开挖.将爆破工序分为上向中孔爆破和下向竖直大孔爆破两部分,结合经验公式计算了相关爆破参数,特别是溜井轮廓面光面爆破参数.同时为预测爆破效果,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溜井爆破作业中的岩体损伤情况和光面爆破成缝情况,根据模拟分析结果进行了现场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现场爆破后溜井成型较好,岩体破碎均匀,无堵塞情况出现,为类似工程爆破开挖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溜井光面爆破间隔装药爆破损伤

    某铜矿细粒级全尾砂充填试验及应用研究

    刘勋孙远江欧任泽万孝衡...
    214-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铜矿原有采矿方法存在损失贫化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优选采用充填采矿法回采,首先对该铜矿尾砂进行全尾砂充填材料特性试验,得到了合适的絮凝剂类型及剂量等,然后进行多种充填配比试验,确定了不同采矿方法的充填工艺,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全尾砂料浆的流动性及充填体强度能够满足井下回采技术要求.

    细粒级全尾砂絮凝剂充填采矿法

    某金矿分级尾砂充填材料固结性能研究

    张振华秦京波王兴刚韩超...
    220-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金矿使用分级粗尾砂充填后,大量细尾砂排至尾矿库,尾矿利用率极低,尾矿库容量严重不足,现有充填工艺亟须改变.通过对尾砂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塌陷度及其强度比试验,研究了尾砂不同配比及不同灰砂比、料浆质量浓度、胶固粉类型、养护周期等外在因素下,充填料浆的流动性能以及充填体强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尾砂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有毒有害元素含量较少;粗尾砂宜外售或制备其他生产骨料,分级细尾砂用于充填;以进路充填采矿法对充填体强度要求为:3 天强度大于等于 0.7 MPa,7 天强度大于等于 1 MPa,最优方案为:1#胶固粉,灰砂比 1∶6,料浆质量浓度为 58%~60%.

    金矿尾砂充填料浆流动性膏体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