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采矿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采矿技术
采矿技术

周爱民

双月刊

1671-2900

ckjs@263.net

0731-88631209

410012

湖南长沙市麓山南路343号

采矿技术/Journal Min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采矿技术》是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于2001年公开出版的刊物,它由长沙矿山研究院主办,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的会刊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的网刊,以服务矿山,推广先进实用的技术,沟通、传播国内外信息为宗旨,具备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影响面广的特点。实用性强。《采矿技术》以“服务矿山,推广先进实用的矿山技术和装备,沟通、传播国内外矿业信息”为宗旨,交流发表的论文除知名专家的综述性和论述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成果的文章外,70%以上是反映矿山一线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成果的文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信息量大。《采矿技术》正刊为双月刊,版面为大16开,设有地质与测量、经营管理与矿业动态、资源开采与综合利用、信息技术与机电装备、安全环保与灾害防治、爆破与岩土施工技术,以及信息园地等主要栏目,年发表论文数量200篇以上。影响面广。《采矿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的会刊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的网刊,植根于广大矿山企业,是矿山采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互相探讨、交流、学习的重要园地,素有矿山企业自己的专业性刊物的良好形象,拥有学会委员和信息网理事等特定读者群,他们都是矿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生产技术主管,因而历来为矿山企业所重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底抽巷围岩变形特征及破坏控制技术研究

    王相仁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底抽巷受采动影响发生顶板变形破坏、底鼓等问题,以贵州金沙县某矿底抽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底抽巷上部运输巷进行切顶卸压,达到减小围岩应力传递的目的.通过数值模拟对比运输巷切顶卸压与未切顶卸压条件下底抽巷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形情况,并对底抽巷围岩变形进行现场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运输巷切顶卸压,有效切断了矿岩体中应力的传递途径,减小了运输巷道周边的围岩应力,从而有效控制了底抽巷围岩变形.通过对运输巷进行切顶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底抽巷垂直应力减小了37.1%,底抽巷顶板垂直位移减小了27.3%.通过现场实测可知,底抽巷顶板平均下沉量由398 mm减小到219 mm,顶板下沉量降低了45%,有效地降低了底抽巷的围岩变形.

    切顶卸压底抽巷围岩变形顶板下沉

    竖井修复加固方案及其稳定性研究

    刘金海李晓辉王亚军哈斯木·热合曼...
    117-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由于建井时间较长,竖井在使用过程中其衬砌发生一定磨损,加之竖井周边岩体质量较差,导致竖井在不同地段发生一定变形破坏,影响竖井的正常运行.基于喀拉通克铜镍矿1#竖井基本地质条件及变形破坏情况,对竖井变形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注浆锚索+锚杆的联合支护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加固后竖井周边的应力和位移进行了分析,最终验证了该方案的真实可靠性,为后续井筒修复施工奠定了基础.研究可为类似矿山井筒修复提供一定借鉴.

    竖井修复加固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

    煤矿采空区分布特征对公路隧道施工力学响应研究

    丁于哲唐秋元刘玉玲陈超...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其以隧道形式穿越煤矿采空区的地质问题日益突出.以重庆某穿山公路隧道项目为依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既有煤矿采空区与隧道相对位置及尺寸对公路隧道施工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采空区与隧道竖向距离增大,采空区围岩应力值逐渐下降,随着采空区厚度和长度增大,其围岩的拉、压应力均呈增大趋势,但并未发生拉裂破坏;采空区围岩变形以竖向沉降为主,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大竖向位移的比值约为0.25;隧道结构的最大应力和变形值均随着采空区与隧道竖向距离,采空区厚度和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隧道结构左右两侧呈非均匀变形;边坡安全稳定系数Fs随采空区与隧道相对距离、采空区厚度和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相对位置变化对Fs影响最为显著.

    煤矿采空区应力变形边坡稳定系数数值模拟

    地下矿山采空区群治理方案优化研究

    杨建桥刘陈明杨德敏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强绿色矿山建设,需对地下采空区进行有效治理,由于采空区治理的影响因素较多,治理方案的优化选择尤为关键.以某地下矿山采空区为治理对象,其采空区具备空间分布不规则和采空区距地表较近,有地表塌陷风险等两个特征.通过运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对冒裂带破坏范围、冒落空气冲击波和冒落区范围等进行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综合分析,判断了采空区的稳定性状况,确定了采空区治理方案.该矿山采空区治理方案的优化选择可为类似矿山采空区治理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绿色矿山顶板冒落采空区治理数值模拟

    石灰石矿溜井堵塞因素及影响规律分析

    贺保龙刘洋周勇郭虎强...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溜井放矿井筒堵塞频发是矿山生产中的共性问题,为分析溜井堵塞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首先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造出隶属于溜井结构、矿石性质和溜井管理3类因素下的17项子因素的评价指标层次结构,得出矿石性质权重占比为70%,是溜井堵塞的关键因素,其次为溜井管理因素.结合石灰石矿的生产实际,选取矿石块度和贮矿高度作为主要控制因素.采用PFC软件建立溜井放矿模型,研究不同矿石块度放矿过程中矿石颗粒运动特性,对比各工况下的溜井放矿效率,优选出最优矿石块度配比,进一步分析了溜井贮矿高度对放矿的影响规律,得出0~200 mm,200~800 mm和800~1000 mm的矿石比例为1∶5∶4时,溜井放矿的大块率应控制在50%以下,溜井贮矿高度应保持在溜井总长度的2/3以上,加大贮矿高度有利于减小堵塞概率.该研究对石灰石矿山控制溜井堵塞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溜井堵塞块度级配贮矿高度放矿效率

    近断层矿岩对爆破动载的动力学响应

    温骁东王春光温翔飞东忠谦...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部矿岩体构造极为复杂,采动诱发的断层活化会引起诸多动力灾害,严重威胁矿山生产.为探究近断层巷道掘进产生的爆破动载对矿岩的动力学响应,以山东省某金属矿为工程背景,采用COMSOL软件构建了近平行断层缓倾斜薄矿体沿脉开采三维模型,从应力波传播机理角度分析了爆炸应力波对含断层矿岩的动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爆炸应力波以爆破作业面为原点向外廓岩体传播,断层、拟剥离矿体和矿体围岩结构面均对爆炸应力波具有衰减作用;由于矿体、围岩结构面和断层对应力波反射的耦合作用,爆炸应力波在矿体走向方向的应力峰值高于围岩位置的应力峰值;随着爆炸应力波的传播,巷道位置处所形成的应力集中区沿巷道空区方向偏移;断层附近出现位移峰值集中的现象,且爆破载荷面近断层侧的位移峰值均高于爆破载荷面远断层侧位移峰值,断层对爆炸应力波的截断效应在向断层传播方向最为显著.

    爆炸应力波近断层巷道缓倾斜数值模拟

    多中段高溜井卸矿冲击气流产生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聂兴信王佳慧张鑫马菁遥...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中段高溜井卸矿时所产生的冲击气流使溜井内粉尘进入溜井联巷,冲击气流的产生规律及风速大小决定了粉尘运移规律及粉尘浓度.以某金属矿多中段溜井为背景,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考虑颗粒碰撞作用,对高溜井卸矿时不同因素影响下冲击气流的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矿石下落过程中颗粒运动位置与各中段气流方向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矿石下落过程中,溜井内及各中段溜井联巷的风速逐渐增加,矿石下落造成溜井内产生负压,使部分中段溜井联巷风流方向发生变化;随着卸矿量的增大,卸矿口冲击风速逐渐增加,气流进入联巷后在阻力作用下,冲击风速逐渐减小;卸矿高度越高,卸矿口冲击风速越大,达到峰值的时间越长;矿石粒径与卸矿口冲击风速呈负相关,矿石粒径越小,对气体的推动和夹带量越大,冲击风速也越大.

    多中段高溜井冲击气流数值模拟冲击风速

    溜矿井稳定性微震监测与预警研究

    陈晓云彭府华任海龙刘显锋...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眼前山铁矿2#溜矿井井筒壁垮塌及稳定性监测预警问题,采用多通道微震监测技术对该井筒围岩进行监测.通过制定微震系统方案、波形识别和建立预警模型,实现了溜矿井稳定性实时在线监测和灾害预警.通过对现场监测获得的微震波形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井筒岩体破裂信号波形特征;将非定位事件率和定位事件空间聚集椭球率作为预警指标,建立了井筒稳定性预警模型.通过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期间监测得到的微震数据可知,2#溜矿井井筒岩体破裂事件水平较低,其稳定性较好.

    溜矿井微震监测稳定性预警非定位事件定位事件

    微震监测技术在某金属矿的应用与研究

    胡禧晶朱卓慧周舟甄海...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金属矿在开采作业过程中,由于巷道和采空区顶板地压活动时有发生,基于安全生产需要,建立了适用于该矿山的微震监测系统,布设了微震监测系统台网.波速校正后,构建了该矿山微震监测系统原始数据库,获得了该矿微震监测系统原始数据的信号特征.通过分析该矿山2022年6月至9月监测获得的数据,对微震事件与爆破事件之间的"时、空、强"发展变化规律展开了研究.采用能量指数与累计视体积两参数分析了地压活动,并成功预报了矿山0 m中段区域的冒顶事件.

    微震监测波速校正信号特征地压活动

    降雨条件下排土场边坡动态稳定性分析

    彭卫华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排土场是矿山生产的重要工程设施之一,排土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生产的安全.柿竹园矿的太平里排土场设计最终标高为+525 m,总高度为79 m.基于非饱和土渗流分析理论,借助Geo-Studio软件的SEEP和SLOPE模块,分析了太平里排土场边坡在多种降雨强度下的孔隙水压力和稳定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主要影响边坡表层土体,降雨强度越大,排土场边坡受影响的范围越广,在50 mm/d、100 mm/d、150 mm/d和200 mm/d四种降雨强度下,排土场边坡受影响的深度分别为8 m、10.3 m、11.8 m、16 m.降雨强度越大,边坡的安全系数下降幅度越大,计算得出的各工况下的最小安全系数分别为1.2893,1.2717,1.2470,1.2162,均高于规范要求的安全系数,说明边坡稳定性较好.

    排土场边坡降雨非饱和渗流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