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采矿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采矿技术
采矿技术

周爱民

双月刊

1671-2900

ckjs@263.net

0731-88631209

410012

湖南长沙市麓山南路343号

采矿技术/Journal Min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采矿技术》是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于2001年公开出版的刊物,它由长沙矿山研究院主办,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的会刊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的网刊,以服务矿山,推广先进实用的技术,沟通、传播国内外信息为宗旨,具备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影响面广的特点。实用性强。《采矿技术》以“服务矿山,推广先进实用的矿山技术和装备,沟通、传播国内外矿业信息”为宗旨,交流发表的论文除知名专家的综述性和论述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成果的文章外,70%以上是反映矿山一线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成果的文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信息量大。《采矿技术》正刊为双月刊,版面为大16开,设有地质与测量、经营管理与矿业动态、资源开采与综合利用、信息技术与机电装备、安全环保与灾害防治、爆破与岩土施工技术,以及信息园地等主要栏目,年发表论文数量200篇以上。影响面广。《采矿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的会刊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的网刊,植根于广大矿山企业,是矿山采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互相探讨、交流、学习的重要园地,素有矿山企业自己的专业性刊物的良好形象,拥有学会委员和信息网理事等特定读者群,他们都是矿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生产技术主管,因而历来为矿山企业所重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厚煤层坚硬顶板预裂爆破切顶卸压技术及应用

    张建静王成帅李建明吴雪峰...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硬顶板强度高、不易垮落,特别是坚硬顶板工作面初次垮落步距大,矿压显现强烈,易发生支架过载受损等事故.针对锦程煤业10-205厚煤层坚硬顶板工作面,为减小工作面坚硬顶板悬顶面积,避免工作面开采初次来压过大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受伤,保障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工作面切顶卸压原理和卸压效果,设计确定了预裂爆破切顶关键技术参数,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由45 m减小至34.5 m,来压步距和强度不大,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为工作面正常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

    坚硬顶板预裂爆破切顶卸压初次来压步距

    阿舍勒铜矿残矿堆巷道围岩特征及超前支护优化研究

    张建强林炜赵海祥张明...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阿舍勒铜矿残矿堆巷道围岩存在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围岩特征分析和超前支护技术优化研究,分析了残矿堆状态以及原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破坏特征,并基于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特点,提出了自钻式锚杆及配套设备的"钻进+注浆+支护"超前综合支护优化技术,该技术可实现钻进、注浆、锚固三大功能一体化.通过有限元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应力和塑性区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优化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巷道顶板垮落现象.通过对比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钻进+注浆+支护"超前综合支护优化技术的有效性,对提高阿舍勒铜矿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支护方案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阿舍勒铜矿残矿堆巷道围岩特征超前支护

    香炉山钨矿地压活跃期微震监测预警分析

    冷修宁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但地压灾害仍然具有广泛的危害性,因此地压监测预警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香炉山钨矿2023年"五一"期间发生的连续多个微震定位事件,结合井下建立的多通道微震监测系统,开展震源位置定位、现场踏勘,并对微震波形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发生微震定位事件的原因是采场内的矿壁开裂和矿柱局部开裂与垮塌;矿柱、顶板整体稳定性好,基本没有明显的开裂现象,只有在局部区域可见地压显现,说明本次事件对周边采场及井下其他区域影响微小.建议在进行矿柱与矿壁的削采、回采时,先进行加固支护,以提高整体稳定状态,另外,尽快充填治理老 W6采场与老 W8采场的高大空区,避免大面积垮塌事件的发生.研究成果预测了585采场地压状态的未来发展趋势,为香炉山钨矿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微震监测地压活跃期预警分析治理措施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矿房结构参数对一步骤充填体稳定性影响分析

    董军庭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矿房结构参数对一步骤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3D-σ岩土分析软件构建充填体强度力学模型,模拟马坑铁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9种不同矿房结构参数,分析一步骤充填体应力分布情况规律,并选取一种矿房结构参数进行工业试验,进一步验证模拟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一步骤充填体中基本上为压应力,拉应力几乎不存在;矿房宽度对于一步骤充填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而矿房高度对于一步骤充填体的稳定性影响显著;为保证一步骤充填体的稳定性,当矿房高度为36 m、60 m、72 m时,要求充填体强度分别不低于1.1 MPa、1.8 MPa、2.1 MPa,并通过工业试验进一步验证研了究结果的有效性.

    矿房结构参数一步骤充填体稳定性充填体强度矿房高度

    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杨加龙王文通杨再高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边坡规模和数量宏大,由边坡造成的危害严重影响露天采场的安全生产,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进行评价是边坡危害治理的前提,对边坡的精准评价至关重要.在考虑边坡评价各影响因素基础上,选择多项评价指标,利用国内55组数据,引入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建立SSA-BP模型,并建立同样本与同模型参数的BP模型与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P模型作为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SSA-BP模型具有更优秀的评价效果,可为类似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麻雀搜索算法BP神经网络边坡稳定性评价

    槽波地震法在煤矿工作面地质异常体探测中的应用

    孙坤张志强
    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矿山工作面地质异常体进行精细探测,可以为矿山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准确的地质安全保障.槽波地震法可以对槽波发育良好的煤层提进行精准探测,但对槽波发育不良或不发育的煤层,探测效果较差.为此,采用Kelvin-Voigt黏弹性模型和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研究了黏弹性煤层中地震波场的传播与衰减特征,利用透射槽波对煤层断层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分析了折射纵波、多次横波和一阶瑞利槽波对不同断层落差模型断层结构检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模槽波发育较差的工作面,一阶瑞利槽波可以代替基模槽波定位工作面的地质构造.

    勒夫槽波瑞利槽波波场特性地质异常体探测

    普朗矿山聚矿槽降雨入渗边界的改进与出矿口涌水量预测

    黄恒成群智赵明亮牛向东...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普朗矿山聚矿槽降雨入渗的数值模拟中,传统的降雨边界不能准确地反映坡面积水深度变化对坡面实际入渗率的影响.基于运动波径流方程改进了传统的降雨边界,使得降雨条件下坡面积水深度动态变化可以和实际入渗率进行耦合计算,并通过Lima斜坡试验验证了改进边界的可靠性.将改进边界用于普朗矿山聚矿槽渗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降雨边界可以实现降雨条件下流量边界与压力水头边界的实时动态转换;雨季初始阶段约一个月时间内(即5月份),降雨入渗的雨水主要进行渗透和浸润,6月才会出现涌水情况,出矿口涌水量会在7月中旬达到第一个峰值,涌水量为8.05 m3/d,8月中旬达到第二个峰值,涌水量为8.12 m3/d;剩余未封堵的出矿口正常排泄的总涌水量为350.42 m3,排泄失效下的总涌水量为471 m3.

    降雨边界渗流运动波径流方程动态转换涌水量

    断层滑移对采动压力的影响及断层影响区巷道支护设计优化

    刘俊生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护断层区域巷道稳定性是目前煤矿企业在安全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山西泰安煤业13101综采工作面为例,重点研究了深部矿井断层带回采巷道稳定性控制措施.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对所考虑的"预裂切缝顶板+NPR锚索(PSCR-NPR)"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深孔定向聚能爆破有利于实现巷道定向切顶,使巷道顶板形成均匀的结构面,并引起周围地质构造的变化;煤矿断层区域回采巷道采用PSCR-NPR技术,使巷道围岩所受剪应力的降幅约为30%,而回采巷道的低应力区域则扩展了约5.5倍,断层滑移收敛量减少约45%~50%.

    采掘巷道预裂切缝顶板NPR锚索切顶安全系数

    某磷矿断层保安矿柱参数优化研究

    郭虎强周勇牛聪聪江飞飞...
    1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某磷矿在矿区背斜西翼靠近轴部一带发育有F4逆断层,区内长4.3 km,最大断距为120 m.为防止断层破碎带连通矿层与富水性中等的灯影组含水层,避免井下突水事故,需要优化研究出经济合理的断层保安矿柱参数.参照防隔水矿(岩)柱经验公式计算结果,采用FLAC3D软件对矿区变形最大位置的两个典型断层剖面NF4、SF4分别在矿柱宽度为20 m、30 m、40 m工况时的变形、应力和塑性区分布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F4断层对矿区采动覆岩变形的传递具有明显的阻隔作用,断层矿柱宽度的增大有利于断层上、下盘围岩变形的控制;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扰动应力随之增加,导致靠近断层矿柱位置应力集中显著,但断层矿柱宽度的变化对其上、下盘围岩应力分布状况影响较微弱;当矿柱宽度由20 m增大至30 m时,断层矿柱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当矿柱宽度由30 m增大至40 m时,断层矿柱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根据变形、应力计算结果,结合塑性区分布情况,建议在F4断层两侧1 920 m以上、以下区域分别留设30 m、40 m宽的矿柱.

    断层矿柱采动影响矿柱宽度数值模拟

    煤矿开采瓦斯突出致灾机制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李宇杰刘小鹏
    15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与瓦斯突出严重威胁着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极大程度地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针对监测数据精度低、误报现象频繁等问题,迫切需要构建更加完备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理论及技术体系,以适应突出危险性日益增大的现状.为了提高监控预警的准确度,建立完备的防突技术体系,实现矿山智能化和保障安全高效生产,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突出监控与预警的方法及关键技术,总结了局部防突增透措施及新兴技术方法,并提出了研究展望.在加强对复杂地层及不同构造条件下突出耦合演化机理研究的同时,聚焦于精准探测、预测、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推动突出机理的定量描述,进一步发展远程智能防突技术.

    煤与瓦斯突出突出机理监控与预警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