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草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草业科学
中国草原学会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业科学

中国草原学会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侯扶江

月刊

1001-0629

cykx@lzu.edu.cn

0931-8912486

730020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

草业科学/Journal Pratacultur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草业科技与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的园地,旨在沟通国内外草业科学信息、推进草业科学研究,培养草业科学人才。内容以中国草业科学为主,兼顾世界草学精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史艳丽郭涛代露茗王力...
    739-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快速、便捷、无损、绿色等优点,成为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研究中最具潜力的方法之一。本文简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饲料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饲料的掺假鉴别及定量分析、饲料在瘤胃的降解情况、饲料在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情况和反刍动物采食量预测方面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指出了后续应对已有模型进行不断优化。最终得出结论:目前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在饲料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掺假鉴别和定量分析方面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较高,而对饲料在瘤胃的降解情况、动物体内消化率和采食量的预测方面,其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饲料营养成分饲料掺假鉴别养分消化率采食量定量分析预测模型模型优化

    不同贮藏时间对紫花苜蓿干草营养品质和氨基酸的影响

    珠娜王志军郝百贺赵牧其尔...
    750-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Bara310SC'为试验材料,于初花期刈割收获后调制成干草;分别在贮藏30、60、90、120 d时测定营养品质和氨基酸组成,研究苜蓿干草在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和氨基酸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干草的营养品质呈现下降的趋势;粗蛋白(CP)含量、相对饲喂价值(RFV)逐渐降低,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含量则逐渐上升。此外,苜蓿干草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功能氨基酸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贮藏30 d后其氨基酸比值系数最高。粗蛋白含量与脯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丙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氨基酸组成之间具有复杂的相关性。苜蓿干草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发现,贮藏30 d的干草品质最好。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干草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其品质呈降低趋势。为保证苜蓿干草品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应尽量在30 d贮藏时间内饲喂家畜,从而取得良好的饲喂效果。

    紫花苜蓿干草贮藏时间氨基酸营养品质相对饲喂价值

    添加油橄榄果渣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何玉鹏叶文斌苏满春陈文东...
    762-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添加油橄榄(Olea europaea)果渣对玉米(Zea may)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设玉米秸秆(C)、5%油橄榄果渣+95%玉米秸秆(T5)、10%油橄榄果渣+90%玉米秸秆(T10)、20%油橄榄果渣+80%玉米秸秆(T20)、30%油橄榄果渣+70%玉米秸秆(T30)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300 g。经青贮调制室温避光保存45 d后测定青贮发酵指标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在感官评分上,C、T5和T10的评分等级为优,而T20和T30的评分等级为良。在发酵品质上,T30的pH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5),T10和T20的pH显著高于C和T5(P<0。05)。T5、T10、T20、T30的乳酸含量显著低于C(P<0。05)。C和T5的乳酸꞉乙酸显著(P<0。05)高于T10、T20和T30,T10和T20的乳酸꞉乙酸显著高于T30(P<0。05)。T20和T30的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C(P<0。05)。在营养价值上,随着油橄榄果渣添加量的提高,混合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合分析感官评分、发酵指标和营养价值,油橄榄果渣与玉米秸秆的混合青贮,油橄榄果渣的最高添加比例为20%,为油橄榄果渣的饲料化利用提供了策略。

    油橄榄果渣玉米秸秆青贮感官评分发酵品质营养价值添加比例

    水分含量对红豆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吴璞王虎成沈禹颖
    770-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水分含量对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青贮品质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红豆草青贮调制的适宜水分。试验以含水量为60%的红豆草为原料,在此基础上添加无菌水,使其水分含量分别达到65%、70%和75%,青贮60 d后测定其感官品质、发酵性能、营养成分及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水分含量为65%的青贮组感官评价得分最高;2)水分含量对红豆草青贮pH、乳酸、丁酸、粗蛋白、粗灰分影响显著(P<0。05),其中70%水分含量青贮组pH(P=0。04)及丁酸(P=0。04)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65%和75%水分含量的青贮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粗蛋白含量在含水量为65%的青贮组中最高(P=0。001);3)60%和65%水分含量的红豆草青贮其乳酸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4)通过主成分分析,红豆草青贮品质排名依次为水分含量65%、60%、70%、75%的青贮组。综合分析,65%的水分含量为红豆草青贮调制的适宜水分。

    红豆草水分青贮发酵特性微生物主成分分析

    亦师亦友任先生

    杨振海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