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草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草业科学
中国草原学会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业科学

中国草原学会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侯扶江

月刊

1001-0629

cykx@lzu.edu.cn

0931-8912486

730020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

草业科学/Journal Pratacultur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草业科技与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的园地,旨在沟通国内外草业科学信息、推进草业科学研究,培养草业科学人才。内容以中国草业科学为主,兼顾世界草学精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离自羊茅属植物的内生真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多样性

    刘俊英许文博田沛
    1650-1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羊茅属(Festuca)内生真菌,筛选适于内生真菌生长的培养基并比较不同菌株的生长速度,本研究设置了不同的生长培养基,包括不同pH(4、5、6、7、8、9、10),不同碳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D-木糖、D-山梨糖醇、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蛋白胨、胰蛋白胨、硝酸钠、硝酸铵、尿素、草酸铵、硝酸钾)和不同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察氏培养基(Czapek agar)、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和水琼脂培养基(WA)],选择11株从羊茅属植物分离的香柱菌属(Epichloë)内生真菌(G1、G2、G3、G4、291-4、291-14A、1、2、9、57A、84F)在这些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探究上述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和pH对内生真菌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速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内生真菌的最适生长pH为4~7,利用能力最强的碳源为D-山梨糖醇,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其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是菌株1和2,生长速度最慢的菌株是291-4和291-14A。

    pH氮源碳源培养基生长速度产孢能力菌株

    萹蓄两种异型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特性

    高悦秦启娟严佳玥崔静怡...
    1660-1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潜在的草坪绿化资源。萹蓄种子具有二型性:夏季产生黑色小种子,秋季产生棕色大种子。为探究篇蓄异型种子幼苗在大小以及生物量分配模式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野外盆栽试验与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篇蓄两种形态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新成熟棕色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高于黑色种子(P<0。05)。2)棕色种子幼苗株高显著大于黑色种子幼苗(P<0。05),且棕色种子幼苗比黑色种子幼苗根系伸长和生物量积累更快、子叶更大。3)5月12日四叶期最后一次测量时,棕色大种子和黑色小种子幼苗的根冠比分别为0。07和0。29,黑色种子幼苗的根冠比显著大于棕色种子幼苗(P<0。05)。异型种子幼苗的差异为种群提供了灵活的生态适应策略,最大限度地保障种群的成功。

    萹蓄异型种子萌发幼苗子叶生物量根冠比

    宁夏引黄灌区10个品种小黑麦籽粒产量及营养价值评价

    魏向宇王斌王腾飞冯琴...
    1668-1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筛选适宜的小黑麦(× Triticale Wittmack)品种是宁夏引黄灌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小黑麦的主要农艺性状、种子产量和营养品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0个小黑麦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冀饲草3号'的株高最高,为171。17 cm,与'鉴46''鉴12'和'晋饲草1号'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鉴46'的节数最多,为5。33;'晋饲草1号'的穗长、穗重、小穗数、千粒重、穗粒重和种子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4。32cm、5。56 g、31。67、55。14 g、4。47 g和7 478。95 kg·hm-2;小黑麦的籽粒粗脂肪含量介于2。77%~3。82%,籽粒粗蛋白含量介于12。31%~13。63%,其中'冀饲草1号'的籽粒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3。63%和3。82%;对小黑麦饲草营养品质而言,'普瑞'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9。31%,'晋饲草1号'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43%,'优能'的粗灰分含量最高,为7。46%,'甘农2号'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分别为57。07%和31。16%。经主成分分析得出,'晋饲草1号'综合得分最高,相比于其他品种更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

    小黑麦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籽粒营养品质饲草营养品质相关性综合评价

    玉树鹅观草主要生育期的化学计量特征

    周浪敏李长慧土旦加湛宇...
    1679-1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植物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对于评估植物的养分需求和养分供应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揭示植物适应环境的生态策略。本研究测定了玉树鹅观草(Roegneria yushuensis)在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及完熟期的茎、叶、穗、根的C、N、P含量以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和分配比,探究玉树鹅观草各功能构件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生育期变化规律,为玉树鹅观草的科学收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玉树鹅观草C、N、P含量均值分别为 408。52、8。75、2。15 mg·g-1;C∶N、C∶P、N∶P 比值均值分别为 65。52、537。55、9。75,叶片 N∶P 均值小于14,表明玉树鹅观草的生长更易受N元素限制。2)玉树鹅观草叶C、N、P含量、穗N含量、根C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穗P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除蜡熟期外,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穗部N、P含量最高,且穗中C、N、P分配比随生育期的推移整体不断上升,在完熟期达到最大值,说明进入花期后养分逐渐向穗中转移,玉树鹅观草在生长策略上倾向于获得更多的后代。3)所有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0。1,小于1。0,属于中度变异范畴。变异来源分析表明,生育期对玉树鹅观草C含量变异的贡献大于功能构件差异,而功能构件差异对玉树鹅观草N、P含量及C∶N、C∶P、N∶P变化的贡献大于生育期变化。

    玉树鹅观草生态化学计量学功能构件生育期动态变化生长限制因子高寒地区

    杂草水提液对3种一年生牧草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陈国豪杨光刘琪琪陈泽林...
    1690-1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杂草是牧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在牧草建植阶段通过化感效应严重影响出苗效果。本研究以2种农田主要杂草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赖草(Leymus secalinus)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水提液(0。25、0。50、0。75、1。00 g·mL-1)下对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谷子(Setaria italica)和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3 种牧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绿藜和赖草水提液对3种一年生牧草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效果随浓度提高而增强。在牧草种子萌发期间,杂草水提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萌发率下降和延缓萌发时间方面,谷子萌发被赖草和灰绿藜完全抑制的预测阈值为0。3~0。6g·mL-1,而苏丹草和湖南稷子为0。9~1。2g·mL-1。在牧草幼苗生长过程中,2种杂草水提液对3种牧草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均有影响,其中赖草水提液对湖南稷子的幼苗的影响呈现低浓度(低于0。75 g·mL-1)同时影响根和苗的生长、高浓度(0。75~1。00 g·mL-1)根和苗生长抑制作用不一致现象;湖南稷子对灰绿藜和赖草水提液化感作用抗性分别在低于0。50和0。25 g·mL-1浓度表现较高,而谷子最弱,主要表现在根长和苗长受抑制影响最大。虽然3种供试牧草都受到2种杂草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但各牧草幼苗生长对其化感作用耐受能力有差异。其中苏丹草和湖南稷子对2种杂草浸提液的耐受阈值相同(0~0。75 g·mL-1),高于谷子的耐受阈值(0~0。25 g·mL-1)。本研究表明化感效应可以通过影响萌发策略,调控地上、地下生长行为,抑制牧草苗期建植。苏丹草和湖南稷子在对抗灰绿藜和赖草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力,种植这2种抗性较强的牧草,可以减少杂草的影响,为牧草生产中地建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杂草水提液牧草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一年生牧草化感作用

    2024年6月国际市场主要畜产品与饲料价格分析

    谢凯丽
    1701页

    抗、感紫花苜蓿品种对豌豆蚜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姚路王森山马瑞魏江文...
    1702-1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昆虫无法合成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全部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或其他途径获取,而植物韧皮部氨基酸被认为是蚜虫生产性能的关键限制因素。为明确抗蚜紫花苜蓿品种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液相-质谱联用仪测定了豌豆蚜取食抗、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抗蚜品种'甘农5号'和感蚜品种'猎人河')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及供试植物材料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甘农5号'色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猎人河'(P<0。05),差异倍数为2。25;豌豆蚜取食'甘农5号'后天冬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豌豆蚜取食'猎人河'后的含量(P<0。05),差异倍数为1。48;豌豆蚜取食'甘农5号'后脯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低于豌豆蚜取食'猎人河'后的含量(P<0。05),差异倍数分别为0。31、0。81、0。61和0。86。说明抗蚜紫花苜蓿品种'甘农5号'可导致豌豆蚜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且可通过影响豌豆蚜的脯氨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来影响豌豆蚜的生存和发展。研究结果可为豌豆蚜的防治及优质抗蚜苜蓿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豌豆蚜昆虫紫花苜蓿游离氨基酸液相-质谱联用仪抗蚜氨基酸测定

    白三叶种质资源耐酸铝性综合评价

    张鹤山张婷婷田宏熊军波...
    1710-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是一种世界性优质的蛋白饲草,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被广泛栽培,而南方地区多为酸性土壤。研究发现,白三叶具有一定的耐酸铝性,因此筛选耐酸铝种质对于开发白三叶优异资源、培育耐酸铝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以30份国内外白三叶种质为对象,研究不同酸铝浓度下的白三叶萌发特性,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耐酸铝性综合评价。随Al3+胁迫浓度的增加,白三叶发芽率逐渐降低,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下降,胚根变短、变粗;Al3+浓度≥1。0mmol·L-1时白三叶种质发芽率和胚根长度受到显著抑制(P<0。05)。除胚根直径外,白三叶萌发性状不同胁迫浓度间差异显著(P<0。05),且萌发期每个胁迫处理下同一性状不同白三叶材料间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2 mmol·L-1处理下白三叶多数性状具有更大的变异系数指标差异,可作为白三叶耐酸铝性综合评价的适宜胁迫浓度。聚类分析将30份白三叶划分为3个耐酸铝能力不同的类群,其种质耐酸铝性强弱与综合评价值基本一致。来自荷兰的种质'EM196'和来自澳大利亚的种质'EM085'具有较高的酸铝胁迫耐受性。

    白三叶耐酸铝萌发综合评价

    生育期对燕麦全株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那亚陶雅李峰花梅...
    1720-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测15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等指标,研究不同生育期对不同燕麦品种全株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为鄂尔多斯地区引进高产优质的燕麦品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在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干草产量最高的品种分别是'爱沃256''领袖'和'黄燕麦';2)粗蛋白含量在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最高的品种分别是'爱沃256''青引2号'和'甜燕麦';3)粗灰分含量在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最低的品种分别是'青引1号''白燕7号'和'黄燕麦';4)'青引2号'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灌浆期最低,蜡熟期和乳熟期最低的品种均是'白燕7号';5)在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品种均是'白燕7号';6)随着生育期的推移,'白燕7号'的干草产量先降低后增加,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下降。综合分析得出,'白燕7号'可作为鄂尔多斯地区高产优质的燕麦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其最适刈割期为蜡熟期。

    燕麦生育期品种产量营养成分引种鄂尔多斯

    盐地碱蓬青贮发酵进程

    徐晶赵学群王珍珍江杰...
    1729-1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盐地碱蓬(Suaeda salsa)青贮发酵过程中品质的变化,采用真空包装避光发酵,分别在0、7、14、21、28、35、42、49、56d开袋取样,测定青贮的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发酵品质。结果显示,青贮的气味、色泽和物理状态在发酵42d内品质良好,之后开始下降。干物质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在21~42d间无显著变化(P>0。05)。发酵7~35和49 d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原料(P<0。05),随青贮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稳定的趋势。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青贮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在14到56 d显著降低(P<0。05)。21 d以后的pH显著低于前14d(P<0。05),后趋于稳定。28d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发酵时间(P<0。05)。随着发酵的延长,不良产物乙酸、丙酸、丁酸、氨态氮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乙酸和丙酸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分别在28和14d开始趋于稳定,35 d产生丁酸,但含量极低,49d后的氨态氮/总氮均显著高于前期(P<0。05),V-Score评价表明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青贮发酵品质整体呈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盐地碱蓬青贮最适宜的发酵时间为28~42d。

    盐地碱蓬青贮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发酵时间青贮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