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出版广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出版广角
出版广角

裴路(兼)

月刊

1006-7000

cbgj48-84@163.com

0771-5588124

530028

南宁市金湖路53号广西新闻出版大厦15楼

出版广角/Journal View on Publish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出版广角》创办于1995年,以“与中国出版同步,为中国出版服务”为宗旨,站在中国出版主流文化的层面,悉心观照出版文化的大事和大势,已发展成为具有理论先导地位和新锐气象的高品位专业期刊,被同行公认为是内容办得最好、形式办得最活、观点颇具权威性的出版业品牌期刊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供性视角下城市书展阅读场景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

    乔晓鹏王鹏飞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可供性理论,城市书展阅读场景包括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与技术可供性等三个层面的可供性要素和12项可供力,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城市书展阅读场景在内容供给与资源共享、情感共鸣与社交互动、个性适配与沉浸体验方面的综合潜力.结合具体的城市书展阅读场景实践,未来城市书展阅读场景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智能化与个性化阅读体验提升、社交化与社区化阅读生态构建、移动化与便捷化阅读服务创新等三个方面.

    城市书展可供性阅读场景

    深圳城市书展的场景构型与文化效用研究

    张晗龙浩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新芝加哥城市学派的后场景理论视角,提出城市书展构型模型:构建在地场景,彰显城市文化价值观;善用文化舒适物,聚合城市文化社群;打造文旅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促进文化消费,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深圳书展在涵养全民阅读的城市文化精神、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消费景观、助力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促进城市间文化交流互鉴等方面的作用,为我国大型城市的阅读推广、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等提供有益参考.

    深圳书展城市文化后场景文化效用

    从体验空间到服务平台:城市书展赋能"阅读+"路径展望

    王志刚王爱元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城市书展的"阅读+"活动多集中于短期的文化体验,缺乏长期的文化影响力和持续的市场拉动力,无法有效构建持久的"阅读+"生态.因此,城市书展亟须实现从文化体验空间到文化服务平台的功能转向,从读者连接到利益相关者连接的服务升维,从"阅读+"到"悦读+"的业态延展,进一步深化其功能定位、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的平台化转型,通过多方协作构建可持续的"阅读+"文化服务体系,助力城市文化的长远发展.

    城市书展赋能"阅读+"体验空间服务平台

    作为文化体验空间的书展:基于媒介融合视角的分析

    卢嘉杰葛岩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书展主要发挥文化展示交流、图书销售和促进版权交易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在新媒介技术的推动下,读者的阅读行为和出版业态变得更多元化,书展也相应地被赋予新的功能.随着阅读文本数字化和多媒体化程度的提高,基于数字技术开发的融合媒介拓宽了阅读行为和内容形态的范畴,书展不仅是实体图书的展示空间,也是由融合媒介构建的多维度文化体验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观展体验,书展所构建的空间从物理空间扩展至在线空间,突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基于此,未来书展应丰富观展者的文化体验,通过参与式文化构建阅读社群,联通线上和线下的体验空间,促进书展从图书展示空间到文化体验空间的转型.

    书展媒介融合文化体验空间参与式文化阅读体验

    解释学视角下智能出版伦理共治的主体间性分析

    尤丽娜周荣庭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出版作为一种新兴出版形态,突破了传统出版中单一主体即"主体—客体"的局限,代之以"主体—主体"的新型互动模式,其独特的主体间性对于分析出版活动中的伦理风险及治理具有显著优势.随着具备"主体"特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崛起,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主体性的问题引发众学者深思,同时引发智能出版领域内新一轮的伦理反思.从解释学视角出发,解析智能出版中多维主体间性的具体表现及其伦理治理路径.通过案例分析,提出认知弥补、责任推理、道德决策及价值对齐等四大机制,旨在破解智能出版中的伦理风险难题,构建面向未来的智能出版伦理共治理论框架.

    智能出版伦理共治主体间性AI智能体

    跨文化空间视域下网络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文本策略

    侯瞳瞳杨扬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凭借不同文本的类型优势,网络文学通过文化符号架设的认知空间、神话逻辑编织的想象空间、跨媒介叙事营造的参与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文化空间中中国故事的世界表达.借力网络文学打开中国出版走出去新局面需要注重以下方面:重视文化符号的开掘,借助数字技术手段、跨媒介叙事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充分调动读者群体的能动性,让广大用户参与故事世界的构建;致力于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讲述与青年人在地文化生活相共鸣的中国故事.

    跨文化空间网络文学中国故事文本策略出版走出去

    全民阅读视域中乡村少儿阅读的现状及发展路径

    胡苗亢琪边玉芳
    4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研分析乡村少儿阅读现状以及乡村地区少儿的家庭和学校阅读情况,指出乡村少儿阅读存在早期阅读起始年龄较晚、阅读量整体偏低、手机阅读比例更高、家庭阅读比例较低、学校阅读比例较高、乡村地区少儿课外阅读参与度低于城市和县镇等问题,提出政府政策引导与资源保障、学校阅读教育质量提升、家庭阅读氛围营造以及社会机构的资源优化配置等发展路径.同时,强调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以保障乡村少儿的阅读安全.

    乡村少儿阅读全民阅读阅读资源阅读环境网络素养教育

    多模态人机融合:智慧出版视域下AIGC数字协同机理与模式演进研究

    周泊霖孙敬鑫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关系嵌入"向"多模态融合"的演进,AIGC正从底层结构属性的关系工具转变为功能联结的跨界平台,编辑正面临能力解体与数字驯化的双重挑战.AIGC与编辑数字能力的主体性从理论上的分流争议逐渐转向实践中的合流协作,二者展现关系式赋能、情景式调适、功能性联结的协同逻辑机理,数字协同模式从"主体—客体"的主副模式向"主体—主体"的家庭融合模式演进,构建了关系互嵌、伴随式记录、深度学习、多模态牵引的协同模式,呈现从技术化脱域到人格化演进的趋势.智慧出版借助数据资本和内容共生,正逐步实现从技术去中介化到"人格"再中介化的效果递进.

    人机融合智慧出版数字能力协同机理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新型出版人才培养

    锦传银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推进出版高质量发展,应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分析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培养新型出版人才之间的关系,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知识结构广、创新能力强、数字素养高、规划统筹强等应成为新型出版人才的培育方向,并提出具体实施路径: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新型出版人才评价体系,以持续学习培训为举措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以融合发展为契机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培养数据创新型人才,以资源高效配置为抓手培养管理创新型人才.

    新质生产力新型出版人才人才评价体系

    有声读物精品的出版趋势与实现路径

    吴雷谷晨崔璐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对连续五届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入选项目的数据,分析有声读物精品出版的特征与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打造有声读物的经验,提出策划制作有声读物精品的实践策略:在选题策划上聚焦主题出版,彰显强国精神;在内容选品上与相关机构融合共建,发挥各自优势;在剧本改编上立足文本特点,突出听觉叙事;在演播设计上应用声音要素,打造沉浸式"画面".

    有声读物融合出版精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