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播与版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播与版权
传播与版权
传播与版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

    肖帅帅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这一主题,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选题策划、创作、编校、审核、传播发行等环节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及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以期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出版融合发展

    自媒体社会监督行为中的虚假信息传播风险与治理路径

    鲁欣然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概述了虚假信息的定义和特征,梳理了自媒体社会监督行为的法律价值和风险,从执法力度、处罚力度、协同机制三个角度探讨了现有法律对虚假信息传播的抑制效果,分析了自媒体平台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建立甄别信息机制,制订信息真实性验证标准,推动法律和技术创新结合等建议.文章认为,除了法律法规的限制,自媒体平台也应采取相关措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推动平台建立虚假信息举报的机制,提高对虚假信息真实度的鉴别能力,强化自媒体账号的认证和惩罚机制;自媒体从业者应遵纪守法,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增强法律意识,从而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

    自媒体社会监督虚假信息信息传播法律责任

    5G时代高校图书馆网络视频化阅读服务路径探析

    梅雨晴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5G时代,高校图书馆迎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机遇,网络视频化阅读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文章分析了5G技术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阐述了网络视频化阅读服务的意义,探讨了网络视频化阅读服务在高校教育、学习体验和知识传播方面的影响,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视频化阅读服务的路径,包括在恰当的视频平台提供恰当的服务、打造网络视频阅读社区、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等,以期更好地理解网络视频化阅读服务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从而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

    高校图书馆5G网络视频化阅读服务

    广电虚拟数字人赋能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探析

    杨光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媒体融合进入深水期的当下,多家广电主流媒体推出虚拟数字人,广泛应用于融媒生产、新媒体平台运营、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等各个方面.文章从发展现状、分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方面,剖析现有广电虚拟数字人赋能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并结合市场和案例分析广电虚拟数字人未来发展方向.

    广电虚拟数字人媒体融合AI

    媒体融合视域下党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文献信息传播效果研究

    何思奇聂映
    55-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媒体融合时代,微信公众号逐渐成为党校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文献信息的传播效果,在读者阅读推广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文章以清博WCI指数为评价指标,选取传播力和影响力较强的党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研究,梳理其文献信息传播现状.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以打造优质内容为核心,以开辟多元互动渠道为路径,以构建党校阅读推广平台为保障的党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文献信息传播效果的提升策略.

    媒体融合党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文献信息传播

    农业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研究概况及发展策略探析

    杨晶杨永坤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体融合方面的文献研究有助于梳理农业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趋势.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CSCD来源期刊为数据源,检索到与农业科技期刊媒体融合主题相关文献91篇,从文献发布年代、来源、作者、机构、研究热点与趋势等方面分析农业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研究.研究显示:该领域高产作者较少,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作者和机构之间合作较少;2005-2023年农业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研究可大致分为探索期(2005-2009年)、发展期(2010-2018年)和成熟期(2019-2023年)3个阶段,整个发展过程与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历程大致吻合但稍显滞后;媒体深度融合、全媒体融合研究以及农业科技期刊强刊兴农的路径探索将成为该领域后续的研究方向.农业科技期刊人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为农业科技期刊注入更持久的生命力.

    农业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新媒体发展策略

    基于共建共赢的高校图书馆与校园书店角色定位及转型研究

    王勋荣马坤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与校园书店作为信息服务和文献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阅读、提供知识服务、促进学术交流等多重功能.文章阐述校园书店的建设背景和现状,以及高校图书馆与校园书店的角色定位,分析高校图书馆与校园书店的服务转型、共建优势,促使高校图书馆与校园书店搭建良好互补关系,相互促进发展,形成并有效落地"高校图书馆+校园书店"模式,实现共赢局面,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对知识获取和文化传承的需求,推动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

    高校图书馆校园书店协同发展共建共赢

    区域阅读推广活动品牌的构建研究——以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江淮读书月"活动为例

    奚淼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江淮读书月"活动为例,在论述构建区域阅读推广活动品牌的作用、"江淮读书月"品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事实列举、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构建区域阅读推广活动品牌的方法,即优化品牌概念,完善管理机制;资源共建共享,营造互助协助氛围;拓展传播渠道,进一步融入社会力量.

    区域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品牌构建"江淮读书月"

    图书馆在数字人文服务研究中的实践与优化路径

    文颖李英剑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阐述数字人文概念和作用,通过部分国内外图书馆在数字人文服务方面的典型案例,分析图书馆在数字人文服务研究中的现状,指出数字人文领域资源基础相对薄弱、图书馆角色定位未明确、数字人文人力资源建设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合理规划,完善数字人文服务体系;明确角色定位,积极参与各方协作;研究个性化需求,链接各类资源,寻求精准化资源供给;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数字人文队伍建设等图书馆参与数字人文服务研究的优化路径,为我国图书馆界数字人文服务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图书馆数字人文人文服务数字技术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路径——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为例

    江敏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读者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公共图书馆存在缺乏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缺乏技术支持和馆员信息素养不高等问题.为此,文章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为例,从转变服务观念、提供信息服务、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提升智慧服务效能与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路径.

    "互联网+"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信息技术